首页 > 都市小说 > 谢邀,穿越一人之下,刚进聊天群 > 第224章 纷纷下凡

第224章 纷纷下凡(2/2)

目录

而这些门派的祖师可都还在呢,这不是在薅羊毛么,一旦被人发现,现在仙神可以出现的情况下,必然被追杀。

大多数胆子没那么大的野神一般都是在收刮土地公、城隍这类神仙的信仰之力。比如在一些偏远山村里,有野神幻化成“土地公”的模样,入梦窃魂。

或者是混入一些小道观,化作道童模样。当道士们在举行法会为信众祈福消灾时,这野神便在一旁暗中施展邪法,干扰法会的灵力运转。

随着时间推移,信众会不自觉地对道观产生过度依赖,不断捐献财物、信仰。而野神就能借此收集大量财富与信仰之力。

这些野神的手段层出不穷,且极为隐蔽,他们巧妙地利用凡人的信仰与无知,在暗中不断汲取力量。

逸清等人还不知道内景这些神仙之间的势力划分,苏云这边自然就一眼看透。佛道两家独大,高端战力是道门占优,仙人数量方面则是佛门当先。

在这个世界,米二描写的多为道门之事,但就不代表道门信仰更广。除了少数大派之外,世俗界更广为流传的还是佛门信仰。即使是异人界里,佛门分支流派也不少,例如三十六贼里的老大窦宏所属的无漏金刚就是典型的佛门分支。

“无漏”就是佛门术语。“漏”是烦恼的异名,漏泄之义。“无漏”指涅槃、菩提和一切解除世俗烦恼的事物。无漏金刚又可以简称“无漏法”。“无漏”是性功修行,“金刚”则是命功修行,也是追求性命双修的手段。

无漏金刚这个门派也是有祖师在上头罩着的。这个佛门祖师就叫作“无漏”。唐代神僧,本姓金氏。新罗国王子,生卒年代不详。曾渡海到中国,并欲赴天竺求经,远达葱岭以西,可以说是二代“唐僧”了。

一天夜间,唐肃皇帝在灵州行在,梦见沙门,身为金色,诵念宝胜如来名号,第二天早朝时,将梦中所见之事,询问左右,有人奏道:“贺兰山白草谷有一个新罗僧人,名无漏者,常诵此宝胜如来佛名号,颇有神异”。

无漏和尚就是跟之前提到的不空和尚同一个时期的大师。西游唐僧的事迹基本上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缝合了无漏、不空这些法师故事所形成的。

道门那边倒也不全是各派祖师这样的道人,神霄派林灵素这种成仙但心性不净之人也不是没有。只是相对而言,数量要少很多。

却见某座不算太出名的景区名山上多了一个道人的身影。但见他头戴一顶半旧不新的荷叶道冠,冠带用青藤随意捆扎,几缕霜雪似的白发从鬓角滑落,却偏偏在发梢缀着两朵不知从哪儿采来的野茉莉,细闻竟有淡淡酒气。

身上道袍是褪了色的月白,领口袖口却绣着密密麻麻的青蚨纹,细看去那铜钱纹路竟会随着步伐微微流转,似有真钱串在衣料下穿梭。

叫人捉摸不透的是他周身萦绕的气息——明明看着像个混迹市井的老江湖,衣摆上甚至沾着几处酒渍和香灰。

端的是“仙不仙,俗不俗”的模样,叫人见了既有点想拜服,又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刚从哪个酒肆里偷了酒钱溜出来的老不修。这股气质就跟穿越者团队里的青元道人有些相似。

“林灵素那家伙,倒是把‘借势’二字玩出了。”老道人忽然低笑,挥手成镜,镜中倒映出千里外的场景。某座新修的道观前,香客们排成长龙,殿中供奉的“太乙救苦天尊”神像眼尾微挑。

左慈忽然低吟,袖中青铜镜映出天下上百处香火旺盛之地,其中半数都有野神或旁门修士的气息在涌动:“当年老夫在天柱山斩白蛇、戏曹操,不过是图个乐子。如今这些后辈们嘛……”

“这家伙……应该就是左慈了吧。果然三国时期带有传说色彩,又没介入天下争锋之事的道士都成仙了。”苏云看着画面里的老道人,心中想到。

苏云想起《后汉书》里记载的左慈事迹:“当年在曹操宴会上钓鲈鱼、取蜀姜,看似游戏人间,实则每一步都在布局。现在他在世俗界搞事,怕是比野神更难对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