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冲山,饱和式狙击打法(1/2)
第173章冲山,饱和式狙击打法
方淮从军多年,他所在的陆院教练团,不缺比较牛的战士。
他见过好争的兵,也见过踏实的兵,甚至不思进取的兵都有不少。
但像陈默这种,平时不吭不哈,关键时候突然冒出来,能震住一帮老兵的人,还真不常见啊。
二分队的十几人确实被陈默给震住了,不光是因为几句话那么简单。
要知道。
侦察兵首先是军人,至少自诩是优秀的军人,本身会几手绝活没什么稀奇,可要是自己引以为傲的绝活,能被人轻易看穿。
那特么这活到底还绝不绝了
看着分配武器期间,二分队的老兵都默默的将手中武器放回原位,只有401的安康,402的赖伟抱着85狙。
很明显是接受了陈默的建议。
方淮干脆后退几步,将发挥的机会,都留给学员自己。
反正考核的要求并不难,就看天亮之前究竟是哪一队,最先把旗子插到山顶,或者山上的人能不能守到天亮。
任务其实很简单。
真正难的点在于,这帮学员会不会相互配合,有没有谁具备指挥的能力。
光有指挥能力还不行,还要兼备着足够敏捷的思维,杀伐果断的气魄才行。
否则,都是老兵,谁能心甘情愿听你的
陈默自然知道这些道理,他铺垫了丁泽良的事,小小的装了一把。
而后,便快速招了招手,将附近的老兵全部都聚到一起。
没有列队,但所有人神色并不轻松。
陈默观察了一圈众人的神色,才开口说道:“兄弟们,今晚的任务不容易,明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如果我们红队的旗,没有插在山顶。
“那就意味着,我们败了。”
红队是陈默自己临时起的外号,临战之前,必须有统一的代号,用来凝聚整体的士气。
他虽说不善指挥,但胜在曾经听得多看得多,学也能学个七八成。
“秀才,你别几把那么多废话,就说该咋整吧。”丁泽良急脾气又上来了。
因为“败”这个字眼,对于向来高傲的侦察兵来讲,是很难正面去承认。
对于老丁的询问,陈默没有急于开口,他只是很淡定的摆了摆手:“班长,你们别着急。”
“四年前毛熊内战,王牌精锐131摩步旅的下场,你们应该都清楚吧”
闻言,有一部分老兵目光闪烁了几下,但也有人满脸茫然。
毕竟,相较于陈默的知识储备量,可不是所有基层单位的老兵,所能够接触的。
“这个我知道。”
谢勇率先点头道:“我们师里去年专门上过类似的课程,毛熊131摩步旅组织对武装罪犯占领的格城进行突击,他们那个旅装备并不差。”
“有120辆bp-2s步战车,还有27辆坦克,满编足足一千人,进入格城60个小时,除了旅司令部人员伤亡稍轻之外,其余单位全军覆没。”
谢勇的解说,绕是在场,有些老兵听过这事,依旧被震撼到。
而众人在这时候,也基本明白陈默,突然提格城战役的用意了。
因为目前,翠屏山上已经有四支小队,提前一个小时进山,学院等下会开车送他们去山脚。
若是不提前布置好战术。
那么他们别说插旗了,从车上下来的那一刻,怕是下场就跟131摩步旅最终的结果一模一样。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
有85狙这种大杀器存在,山顶上的人完全具备,从车辆进入山顶视线开始,就安排狙击点盯着山脚。
等人到地方,就可以开枪射杀。
不用想着躲,没有人能够躲得过居高临下的狙杀,再牛的侦察兵也没用。
甚至于,现在山顶的人就通过狙击镜,瞄准这边呢。
“妈的,应该让我们守山顶。”王博满脸愤懑道:“要是让我们去守,别的队别想上山。”
这话是不假,可惜是气话。
原本还对陈默安排任务有些抵触的老兵,这时候都不吭声了。
看时间也差不多了。
陈默便不再卖关子,他压低声音道:“兄弟们,想要顺利登山,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狙击手,和精确射手,提前规划战场咱们做不到。”
“因为不知道等下的下车点在哪,但没关系,咱们对整体地形熟悉,等会出发后分批下车,200米下一人,进行饱和式狙击,至少能清除一面山体的敌人。”
“现在的问题是,谁还能担当狙击手的任务,谁愿意当诱饵”
“狙击手我不行,但精确射手还是没问题的,去年年尾我在团里也得过前三。”401宿舍的罗思明开口道。
“那我算一个吧。”401的张少闯同一时间站了出来。
“我也可以。”谢勇开口。
“精确射手我没问题。”401的李继涛,402的刘木俊先后站出来。
学员小队就是这样,他们之间没有所谓的凝聚力,相互之间又没有上下级之分,可以在竞赛场上齐心协力,却不见得愿意接受调遣啊。
带兵原本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一个班就是一个小集体,更别说他们这种从各个基层过来的老兵了。
很多时候这些老兵的能力,带队之人在不清楚的情况下,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那,那我当诱饵吧,反正我各项能力稀松平常。”王博耸了耸肩。
所谓的诱饵就是跟车在终点下车,只要山上的人开枪,山下提前下车埋伏的人就能精准找到方位。
从而进行饱和式狙击。
他们二分队一共就十四个人,狙击手和精确射手占了七人,陈默作为指挥,丁泽良属于近距离突击的战士。
剩下五人,那就是诱饵了。
毕竟,车队到终点,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有,那只会让山上的人更警惕,在第一轮交战中,如果不能拔除足够数量的狙击点。
后面就不用玩了。
“我坐副驾驶,听拍车厢为号,每隔二百米下来一人,一定要隐蔽一些。”
“同志们,明天清晨的旗帜,能不能出现在山顶,就看等下咱们的配合了。”
“拿枪,登记,杀敌!!”
“杀!杀!杀!!”
所有老兵压低声线,怒吼一声后。
开始根据任务挑选枪支,三号楼下的枪械明显不是专为二分队准备。
数量上要比人数多得多。
精确射手基本就是85狙和85微冲的配置,陈默和丁泽良是81杠加手枪的配置。
当然,陈默自己也多背了一支85狙,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木刀什么的,学院不要求,那就不拿。
都特么什么年代了。
能动枪谁还跟对手拼刀啊。
至于诱饵,那没啥可说的,背支81杠就行,反正下车的一瞬间,大概率会被直接淘汰。
战术布置结束。
接下来的流程,那就简单多了。
由方淮监督,所有人员将领取的枪支型号,枪号,弹匣数量,子弹数量一一进行登记。
头盔,子弹带全部领齐。
包括对讲机,夜视仪等装备,也都准备齐全。
九十年代末,可没什么护具能用,陈默他们能抽空把衣服洗洗,就算是条件不错了。
装备全部领齐后,在方淮的注视下,四辆运兵卡车排着队开始出发。
针对这种考核,陆院的人也不傻啊,肯定不会安排一辆车运输,要不然山上那些参与考核的人,那不是赢得太容易了
四辆车都会是同一终点,但速度和路线会有不同。
陈默既然提前有安排,自然就不用分开乘坐了。
十三人集中到车厢内。
只有陈默自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车从陆院东门出发,沿着获铜公路一直向北行驶。
晚上九点多还不算太晚。
但由于陆院的位置比较偏,九十年代城市建设也比不上后世,沿途根本没有路灯。
到处都是一片漆黑。
陈默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他盯着远处的山体,黑暗中,翠屏山就犹如一头庞大的蛮荒巨兽,在凝视着前行的车辆。
这时候,陈默内心倒是没有多么慌张,甚至都没有一直盯着远处的山体观望。
其实他刚才提起毛熊格城战役,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醒他们出发途中,会被山上的人盯上。
因为这是常识,哪怕他不提醒。
出发前往的半路上,肯定还是有人会想起来这一茬。
提起格城战役的目的,只是因为当时在城市内的武装罪犯,所使用的就是矩阵狙击战术。
陈默看过完整的战后信息披露,那帮人以格城地标建筑为主,建立了上百处狙击阵地。
狙击手,成为了猎杀131摩步旅的主力。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嘛
这代表着131部队在进城之前,敌人已经控制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街道,教堂,医院,邮局,行政中心。
情况就跟眼下率先进山的小队,一模一样。
陆指,装甲,参谋,军医包括陆院另外两支小队,究竟是哪四支在山上,这点陈默不清楚。
因为方淮也没说。
但毫无疑问,不管是哪四支小队在山上,凭借白天对山里地形的熟悉。
哪怕是理论上,战斗力最差的军医学院小队,只要会玩枪,也能在山上找到足够多的狙击点吧
年中考核,每个小队的人数不是固定。
30中队的代表队是10人小队,学员一分队是三个班也就是21人的小队,二分队是十四人小队。
陈默记得白天负重考核时,军医学院的人最先退出,他们的人应该有12人左右。
装甲学院由秦小军带领的小队,有24人左右,参谋学院最多,足足三十多人。
这么算的话。
不管哪四支小队在山上,那最低都有六十人左右,哪怕六十人当中只建立四十个狙击点。
此刻的山上,也跟筛子一样,到处都是瞄准山下的火力区啊。
不过,陈默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翠屏山很多地方都是陆院的训练场,冲山的小队绝对不止他们一支。
山顶火力密集,山脚却地形复杂,山上若是真有四十个狙击点,那也得分四面防守吧
只攻一面的话,大概就是拔掉十五处狙击点。
十五人.十五处.
陈默目光幽幽的望着山上,战争这东西跟足球很像,假如说一支球队传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他们的前锋只要不是傻子,就能赢。
眼下,山顶的小队已经具备传控百分之九十的能力,唯一能对抗的,就是在山下摆诱饵,同样搭建足够多的狙击点。
引诱山顶开枪,从而拔除他们前行路上的火力点。
陈默盯着沿途的路,发现距离翠屏山脚越来越近,他扭头看向开车的战士。
对方注意到陈默的目光后,直接偏过脑袋,似乎是知道要询问他终点在哪停车似的,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面对这种情况,陈默也不打算浪费口舌了。
他抬手拍了下车厢铁皮。
“砰砰”的沉闷声清晰的传到车厢,原本抱着枪休息的赖伟听到动静。
他左手提着狙击枪,起身右手摁着车厢后盖,“嗖”一声跳下车,翻滚一下卸力后,躺在地上,借着路牙子当做障碍物躲藏。
而后利用枪支挑起钢盔,稍微晃动,再没有听到枪声,头盔也没有受到攻击时,瞬间爬起身,猫着腰。
快速的消失在黑夜中。
二分队的车厢中少了一人,其他人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该眯眼休息就休息。
陈默的任务就是盯着大路,在心里估计着,只要前行二百米,就会拍一下车厢。
声音传到车仓内,尾部都会有一名老兵快速跳下车。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就在陈默察觉到驾驶位的老兵,开始踩离合,踩刹车降低车速,准备开上进山的小路时。
他也瞅准空挡,快速推开副驾驶的门,利用前扑的方式,迅速扑到一旁的地面。
而后,右手提着狙击枪,弓腰借助车身的遮挡山顶视线的空挡,快速猫腰抄小路的灌木丛上山。
丁泽良跟陈默属于一组,他发现陈默的动作后,也从车厢中蹦出来。
跟着一起进山。
所有过程一直都挺顺利,甚至顺利的让陈默都不太敢相信。
因为按照方队长所说,其中四个小队在一个多小时前就进山了。
对方的任务就是在天亮之前,狙击别的小队冲山,那怎么会没动静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