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激荡1979! > 第292章 《人间》完结,茅奖标杆

第292章 《人间》完结,茅奖标杆(1/2)

目录

第292章《人间》完结,茅奖标杆

奖项公布的很快,根本没有后世那么多活儿,魏明也来不及搞什么心理活动和表情管理。

70多岁的评委会主任张骏祥快速地念出获奖者,“叶楠《巴山夜雨》。”

然后魏明就看到一个跟编剧白桦长得一模一样的老头上了台。

白桦在武汉招待过魏明,两人关系不错,最近他的《苦恋》被彻底批死了,正在低调做人,所以哪怕他的《今夜星光灿烂》也是大热门,还提名了金鸡最佳导演和百最佳影片,但也没来。

不过叶楠来了,也就相当于他来了,或者说不定叶楠就是白桦扮演的,毕竟两人长得一模一样,他们是双胞胎来的。

弟弟白桦的作品有《孔雀公主》《曙光》《最后的贵族》《宰相刘罗锅》等。

哥哥叶楠也有《甲午风云》《巴山夜雨》《傲蕾一兰》《木袈裟》《唐明皇》等。

两兄弟在编剧这个行当里实力都是极强的。

虽然魏明没有拿到个人奖,但他并没有太多失落,毕竟他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赢了当然高兴,毕竟有自己改编的成分,输了也不遗憾,再接再厉就是。

很快到了最佳男女主和导演。

最佳男主只有朱识茂和李志舆获得提名,又是《牧马人》对《巴山夜雨》。

不过评委会很个性,觉得谁都不太够格,于是这个奖项空缺,整的老茂哭笑不得,搞不清是什么逻辑。

接下来最佳女主角,龚樰一个提名,老前辈田华一个提名,张瑜《巴山夜雨》和《庐山恋》两个提名。

最终张瑜靠着《巴山夜雨》拿到了第一届金鸡影后,而百奖是靠《庐山恋》,她算是彻底占领了陈充走后留下的生态位。

听到结果魏明还是为雪姐遗憾了一下,不过也没办法,《牧马人》里她虽然人设出彩,但戏份太少了。

最佳导演倒是给了谢进导演,第一届百奖的最佳导演也是他,这资历这地位在中国电影界算是无敌了。

接下来最佳美术片奖给了《三个和尚》,实至名归,最佳戏曲片奖空缺。

最佳故事片奖提名了三部《牧马人》《巴山夜雨》《法庭内外》,两个上影厂的,一个峨眉厂的,最终得奖的是《牧马人》《巴山夜雨》。

它来了,它来了,熟悉的双黄蛋味道还是来了!

原本以为《牧马人》取代了《天云山传奇》,或许会有变化,没想到还是前世那个双黄蛋。

等颁奖和表彰彻底结束后,还有一个晚宴,这次魏明是在招待所吃的。

吃饭的时候,谢进导演春风得意,举着酒杯迎来送往,大家都在恭喜他这个最大赢家,高兴的谢导一口一杯。

旁边的魏明和朱识茂则专心干饭,这招待所的伙食也不错,做的相当精致,油焖春笋嘎吱嘎吱,八宝豆腐qq弹弹。

等吃完饭,魏明和老茂老唐正要出去遛弯吹湖风,北影厂的水华导演叫住他。

“小魏,来来来。”他冲魏明招手。

在今年的评委中,魏明也就跟水华导演和特伟厂长比较熟,跟谢非老师也认识,其余十几人都很陌生,魏明其实都不算电影圈的。

水华导演拿出一个信封:“夏老因为年事已高没有来杭州,不过他委托我把这封信交给你。”

夏衍是文化部的副部长,也是今年金鸡奖的荣誉主任委员,金鸡评奖的时候他是全程参与的,所以早就知道结果了,这封信是提前写好的。

信中他对魏明没有得奖表示了遗憾,并说明其中因由,劝他宽心。

主要原因就是《牧马人》反思的不够彻底,过于温和,而刚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评委们多多少少都在那个年代受了些委屈,所以更倾向于《巴山夜雨》这种旗帜鲜明抨击的电影。

魏明心道:搜嘎斯内!

不过夏衍在信中也肯定了《牧马人》整体艺术成分更高,电影水准更高,也更受广大观众喜爱,这也是最终《牧马人》能拿下双黄蛋的重要原因。

最后夏衍提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原稿,老头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稿子被他借出去后,竟然被化整为零,一章一章地分布在不同的老干部手里。

他现在也就收回了第二部的大部分,第三部还在外面漂泊,他表示会尽快帮他找回来的,毕竟《收获》五月刊马上就要上线了,想看大结局的老同志们可以直接看杂志了。

魏明看后笑了笑,没太在意,这要是最终原稿没有全部要回来,赚夏老一篇序言应该不成问题。

第二天是组织金鸡百与会者游玩的一天,比如乘船游览西湖,欣赏三潭映月,还有灵隐寺、岳王庙、六和塔也值得一看,魏明则是咔咔拍照跟合影。

另外还有文艺演出,浙江是古越之地,所以越剧非常盛行,魏明对越剧了解不多,就知道一个小百,不过现在还没小百呢。

除了游玩和文艺演出,再有就是买买买了,魏明是这一行人里购物最疯狂的。

杭州的丝绸、绸伞、杭扇还是不错的,丝绸可以做衣服,绸伞、杭扇可以作为房屋装饰。

虽然在燕京友谊商店也能买到,但这不是出来旅游了吗,还是从原产地带回去的更有意义。

另外他还买了几只包裹在硬泥壳里的叫鸡,可以路上吃,到了家也不会放坏。

当然肯定也少不了西湖龙井,这个魏明买的最多,的钱也最多,都是精美礼盒装,自己喝不完还能送人嘛。

跟在魏明身边拎包的老茂粗略算了一下,光是买茶的钱,自己一年的工资就没了啊!

他心疼了一路,回了宿舍,魏明直接把一罐茶叶塞进他的包里。

“哎呀不用不用,太贵重了。”老茂推托道。

“拿着拿着,我再给老唐送一罐。”魏明大方道。

魏明:我都这么大方了,回去的时候你们不得帮我拎包啊。

回去的时候魏明跟着八一厂北影厂的大部队一起坐火车回京,上了大巴车,李秀明看着唐国墙和朱识茂诧异道:“你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啊不过日子啦”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看向后面的魏明,他手里也拎着两个同款蛇皮袋。

李秀明:我就说嘛,你们俩也不像是很有钱的样子。

魏明自己写小说,还做编剧,这收入比他们当演员的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就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吧,千字十块,60多万字的大长篇那就是6000多块啊,够他们赚几年的工资了。

将来肯定还要出版单行本,到时候直接收入过万!一本书一个万元户。

他们这还不知道魏什么的收入也是他的,要不然更震惊,哪怕魏明让梅琳达打到国内账户上的外汇都有三万多美元了。

到了车站,老茂问了一句:“今天是25号吧,《收获》发刊的日子!”

唐国墙:“等着,我去买两本《收获》给大家看看。”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结局篇勾了全国读者四个月,期间光是解密《人间正道》,猜测主人公背后人物原型的各种文章就不可计数。

车上不少人都是八一厂的,而且中年男性居多,对这个类型很有兴趣,甚至动过改编的念头。

但也就是动过,这种时间跨度大,人物繁多,而且涉及真实历史人物的作品改编起来难度重重。

倒是目前另一种表现形式“电视剧”更适合《人间正道》。

唐国墙买了两本《收获》,不过回来后见同事们都盯着自己,为难之下,首先把其中一本给了于洋老爷子,另一本自己看。

其他人见状,想着路上漫漫三十来个小时,等着别人看完实在太煎熬,于是纷纷去买杂志,把人家直接买空了。

即便如此,也无法做到人手一本《收获》。

魏明就没有,不过他昨天买了一本杭州地方志,民国时期出版的,还是繁体竖版,厚厚一本,看着也挺有意思。

老茂问魏明:“一个火车上的小摊上就有这么多《收获》,这一期发行量肯定不少吧。”

魏明道:“好像首印130万册。”

又是一个历史记录,《收获》是奔着一次性满足全国观众对《收获》的需求,130万册后没想过要加印了,而且单行本也要等下半年再说了,让市场消化一下。

老茂嘶嘶作响,130万册就是130万码洋,哪怕纸张印刷发行成本摆在这,也有几十万的盈利了吧,合该人家魏老师赚这钱。

这一路上魏明是无法清闲了,因为他这个原著作者在这里,大家对作品有什么疑惑,或者哪里想要讨论都会找他。

往往聊着聊着就会变成集体讨论,车上有几个八一厂的同志是真的上过战场,远的不说,近的就有一位摄影师刚刚从老山前线拍完纪录片下来,所以说起打仗的剧情来头头是道。

说起战争的残忍也是唏嘘不已。

《人间正道是沧桑》第三部从日本投降开始,可以说是一场兄弟之战,同胞之战。

这一部分最大的看点就是江立中和江立民兄弟俩的隔空斗法,夹在他们中间的江立华干脆选择出国,眼不见心不烦。

而江立华在美国的视角也很重要,借她之口,还原了美国人和海外华人眼中的解放战争,这种角度对于国人还是相当新鲜的。

魏明的作品总有新东西,这也是他的作品总是很有市场的原因。

唐生明家,功德林优秀毕业生们又聚在这里看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