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过程(2/2)
“带着人出去扫荡了。”
果然如此。
兔毛川不容易管理,在朝廷眼里是负担,但是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商人,王信甚至看到过,最无序和贫穷的索马里都有中国商人的身影。
连索马里都能吸引商人,何况是兔毛川。
朝廷负担不起,商人愿意负担,解决了军费,张灿也高兴,势必要清理出一个稳当的兔毛川交给商人们。
看到将军神情,马范担忧道:“将军不满意吗”
王信摇了摇头。
留下张灿在赤儿山,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倒不是不相信张灿对自己的忠诚,只是自己迟早会离开赤儿山,以后而,兔毛川的未来,就是张灿和商人们引导了。
张灿的勇武,加上商人的贪婪,为了解决自己的军费问题,王信自己都不敢肯定,这小火苗是哪一天被风吹灭了,又或者在这野外蔓延为熊熊大火。
总之,不能烧向关内。
王信不再多想,无论是好是坏,好的任其发展,坏的话,自己要出手挡在关外,忍不住抬起头,看了眼不远处的工地。
镇虏城的主要功能是集市,以及防御,商业需求占一半,甚至更多,所以在修建新城的时候,也会更注重这一方面,城里规划的马厩羊圈非常多。
建在浑河北边,加上城里贸易用的物资,不惧怕被敌人围堵。
几百人守着城墙,哪怕几千胡人都攻不进来。
等安装了大炮,就算上万胡人也只能撞个头破血流。
周边军士很多,但是不影响一群衣衫破烂的孩童在疯赶的玩闹,孩童尖细的笑闹声格外大,王信忍不住嘴角露出微笑。
工地的灾民,有去河边挑水的,有砌砖的,有往木头模具塞泥巴的,还有把泥砖一块块整齐的码放在地上,等着太阳晒干。
商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如此大的工程,有条不紊的展开,王信不得不佩服,这也是本事。
四周都有搭的棚子,商人们为了工人们干活的效率,于是建了四处吃饭的地方,让工人们不用走太多的路,中午吃完了饭,歇息片刻后,下午继续干活。
短短的一个月,有的地方已经有了城墙,有的地方还是空地,但是已经能看到雏形。
关注的商人多,讨论的事情也多,所以在浑河边,还临时搭建了十几顶帐篷,新成立的商行叫做聚众昌,七家商号负责大的事务表决,参与的商人有三十来人。
关外没有几件需要自己在意的事了,接下来就是拼效率。
是欧彦虎先征服了生胡诸部,到时候集合力量来灭了自己,那时候的欧彦虎,的确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了,自己对付单于都是用的诡计,不是硬碰硬的拼实力。
还是自己先稳固了河套地区,抄了欧彦虎的后路,把他从出征的猛虎,变成一条丧家犬。
谁的速度快,谁就占了先机,将会是自己能不能对付欧彦虎的关键。
“薛东家有没有回来”王信问道。
“还没有。”
在大同铸造大炮的事情,自己已经和张文锦说过,张文锦当时没有反对,在什么地方铸造大炮呢,关外肯定不行,不光是安全问题,条件也不足。
雁门关地形复杂,不利于大炮运输,最合适的地方在左云县的牛心山一带。
牛心山只是一座小山头,周边是平地,也是大同难得的平原地带,又有十里河,矿产资源也丰富,离团山口和威远关都比较近,属于目前最适合铸造大炮的地方。
有了商行答应的十万两银子,短时间内,自己不缺银子了,反而缺乏火炮。
薛岩回去雁门关,把从南方请来的工匠带去牛心山一带,让工匠们过目,等工匠们觉得此地没问题,接下来自己要去牛心山一趟,和工匠们讨论铸炮的事。
一件接一件,王信虽然感觉自己身体不错,也不禁有些吃不消,赶路实在是费神。
第二日。
王信睡了一觉,精神饱满。
这地水源丰富,附近有山有水,树木不少,否则历史上大明也不会在此地建立镇虏卫,现在的人没有环保意识,吃饭喝水都需要用到柴火。
每天都会有人进山砍伐树木,王信洗了把脸,吃着早饭。
史平从外头进来,说道:“硕尔辉回来了。”
“请他来。”
王信点了点头。
不久,硕尔辉沉稳的掀开帘子,来到了帐篷里,只看到王信和一帮亲卫坐着吃饭,并没有桌子,用两个木箱子拼凑的桌子,木箱子里装了不少东西。
“吃了没”
王信笑道。
“没有。”
“坐下来一起吃。”
王信招呼。
硕尔辉也不客气,挤了进去,有个少年亲卫起身给他拿碗筷。
这段时间,王信吃肉都快吃吐了,一锅小米粥,一锅水煮野菜,放了些许盐巴,仅此而已,虽然简陋,硕尔辉却吃的很香。
“硕尔辉,你想当台吉吧。”
见硕尔辉喝不动了,速度慢了下来,王信缓缓的开口。
硕尔辉是个奴隶。
他背叛单于,王信能理解,不愿意投奔大板升,因为大板升背叛过他,王信也能理解,但是没必要如此为自己卖力。
硕尔辉原本手里有四百人马,都是他从单于部带出来的,靠着这四百人马,整个大漠都可以由他横行。
简而言之,马贼。
自己能杀死宁隆雄,是因为宁隆雄不熟悉自己的打法,主动来送死,要是宁隆雄在大漠上避开自己,那自己拿宁隆雄是没有办法的。
不用被人约束,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要听自己的呢。
思来想去,只有如此了。
硕尔辉满脸震惊,呆呆的放下碗,他一个人就喝了好几碗,没有准备他的食物,他吃多了,别的人就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