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184章 朱元璋要召见沈玉儿母子!朱熈的天

第184章 朱元璋要召见沈玉儿母子!朱熈的天(1/2)

目录

第184章朱元璋要召见沈玉儿母子!朱熈的天赋!

此刻!

对于整个大明而言,攻破元都这一战果的出现,与之朱应正面击溃十万北元铁骑相比,那是完全不逞多让的胜果,足可激励大明子民之心,成为了最大的振奋。

破元都。

踏元庭。

尤其是对于新生的大明天下,以及那些在元庭执掌的时代饱受苦难的大明子民而言,这一消息必然带着前所未有的鼓舞。

元庭!

自一百多年前,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便在这片属于华夏汉家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属于他们的腐朽王朝。

虽说这个王朝的寿命短暂。

但对于华夏汉人来说,这却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

在元庭的统治下,汉人曾经遭受了种种不公与压迫,尊严被肆意践踏,甚至于汉人成婚,初夜都要献给元贵族。

直至大明的出现。

朱元璋的横空出世,率领着无数汉家子弟奋起反抗,逐鹿天下,最终推翻了元庭的残暴统治,重塑了汉家王朝。

毫无疑问!

朱元璋是整个华夏的英雄!

但元之存在,始终如同一把高悬在所有汉家百姓头上的利剑,时刻威胁着。

如今!

元都被大明北伐之军成功攻破,北元在长城内最后的一座城池被彻底拔除。

这一重大胜果之下,不仅意味着北元在华夏大地上将再无立足之地,更标志着他们彻底失去了王朝之名。

从此以后,北元将重新回归为游牧部落,他们对大明的威胁也将极大的降低。

此刻!

面对满朝大臣那此起彼伏的恭贺之声,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老脸上也不禁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破元都,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与他内心深处的宏伟预期相比,却仍有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他心之所想,乃是彻底瓦解北元,让“元”这个曾经给汉家百姓带来无尽痛苦的王朝政权彻底消失。

他要让原本以北元之名凝聚在一起的草原部落分崩离析,分裂为数个相互独立,彼此争斗的政权

毕竟,一个大一统的北元与诸多分离的部落相比,其对大明的威胁强弱可谓是显而易见。

一旦北元分裂,各个部落之间必然会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相互争斗,自顾不暇,自然也就无法对大明构成太大的威胁。

这,就是北伐真正目的所在。

“诸卿。”朱元璋缓缓开口,苍老而带着威严的声音在奉天大殿内响彻。

瞬间。

大殿内原本热烈的恭维之声立刻戛然而止。

所有大臣纷纷露出恭敬之色,目光全部都投向龙椅之上的朱元璋。

“元都虽破,北元未灭。”

朱元璋神情严肃,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仍然严肃的说道:“北伐之军还需稳固战果,继续动兵。”

“在破元都之前,咱就已经下了旨意,大军继续北上。”

“此战,若不能让北元彻底分崩离析,便称不上是真正的大胜。”

“唯有北元之名不复存在,北疆不再是一统之态,此方为大胜。”

朱元璋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是在满朝文武宣告他北伐想要的胜果是什么。

“兵部给咱密切关注北疆战果,有任何情况立刻就告诉咱。”

朱元璋紧接着补充道,目光看向了唐铎。

“臣领旨。”

唐铎闻言,立刻从朝列中站出,捧起朝笏,恭敬领旨。

“父皇。”

这时,朱向前走了几步,转过身来,一脸严肃的对着朱元璋说道:“最迟还有三个月时间就要入冬了。”

“也就是说,我北伐之军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

“如若三个月内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儿臣提议,让北伐大军撤回。”

“北疆多风雪,更是酷寒之地,一旦深入北疆,恐全军覆没。”

“此事还需慎重考虑。”

朱标说这些话时,表情严肃,眼中透出深深的忧虑。

他深知北疆的恶劣环境,也清楚北方之寒冷,也明白大军贸然深入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了几分思虑之色。

短暂的沉思过后,朱元璋缓缓点了点头,说道:“太子所言极是。”

“三个月,便让北伐大军再行动三个月。”

“北伐大军必须在雪盖大漠之前,安全撤回大明境内。”

“只待北伐功成,咱必重赏。”

朱元璋大声道,充满了对北伐大军的信任与期望。

“此战,是哪一位将军率先攻破了元都啊”

朱元璋话锋一转,将目光投向朝堂上的唐铎,开口问道。

“启奏皇上。”

唐铎连忙上前一步,恭敬的回答道:“此次攻破元都之战,冠军侯朱应率先破城,杀入元都。”

“随后,他更是一鼓作气,攻入元皇宫,亲手斩杀了北元太尉蛮子。”

“此战,不仅仅是取得了攻破元都的战果,更是擒下了元都内无数的贵族。”

“自郭英大将军传回的奏报,此战俘获北元贵族超六万余众,如今已经全部贬为奴籍。”

“而这些贵族的家财也尽数抄没,将会分批运送回朝。”

唐铎说话时,条理清晰,根本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言语间,也是将朱应首破元都的战果禀告了出来。

“又是朱应。”

“不错。”

朱元璋笑着夸赞了一句。

但现在都没有任何意外了,因为朱应如若不立战功,那反倒是奇怪了。

“此番在北元所获,必可增长国库。”朱标则是笑着道。

此番北伐之战。

虽说是一场对国力的巨大消耗,但如若战而胜之,凭借从战败国获得的丰厚资源,同样也可以充盈国库,弥补亏空损耗。

这一次,元帝在逃窜时根本不敢声张,虽然带走了皇宫内不少的财宝,但元都城毕竟是北元的都城所在,贵族云集,其家产之丰厚可想而知。

仅仅是抄没这些贵族的财产,或许就足以让大明获得一笔可观的财富。

而且。

这还没有包括从北元得到的战马、牛羊等重要物资。

如果将这些全部统计下来,大明这一战绝对不会有太大的亏损,甚至可能会有所盈余。

“赵勉。”朱元璋略作思忖,直接开口道。

“臣在。”赵勉听到皇帝召唤,立刻站了出来,整了整衣冠,恭敬的行了一礼。

“立刻让户部派遣善于计算的官吏前往北疆,一定要将此战所得全部详细统计出来。”

“无论是金银财帛,还是牛羊战马,这一切都给咱清清楚楚的统计出来。”

朱元璋神情严肃,表现出对这件事情的高度重视。

“还有,兵部给咱警告北伐军中的将领,咱赐予的恩赏才是他们应得的。”

“如若咱没有赐予,这些征战所得都是要充入国库的。”

“谁要是胆敢贪墨,咱绝对不会放过他。”

朱元璋说到最后,语气变得极为严厉,一双老眼之中闪烁着冷意。

他深知人性,在战争期间,一些将领可能会经不起诱惑,私自侵吞战利品。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大明的利益,也会严重影响军队。

因此,他必须要提前敲响警钟,以儆效尤。

大战之后,国库消耗极大。

各地的维持与发展都迫切需要大量的钱财。

各种民生所需,如修建水利设施、救济灾民等;军队所需,如购置兵器,粮草等,甚至是官员的俸禄所需,每一项开支都如同流水一般。

或许几个人的开销算不得什么,但整个大明天下的开支却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朝廷的肩头。

所以此番得到的财帛,必须要重视对待,以弥补国库。

“臣领旨。”

赵勉与唐铎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之色。

“启奏皇上。”

这时!

吕本站了出来,神情恭敬道:“今日,臣自礼部主客司传来了奏报。”

“高丽国王派使臣,恳请大明发兵剿灭其高丽的叛军。”

“并且言明,倘若我大明愿意出兵援助,他日高丽将永臣大明。”

吕本说这些话时,语气平稳禀告。

此事。

必须是要等着朱元璋的批阅的。

听到这,朱元璋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冷笑一声:“高丽国,一个蛮夷小国,想得倒是挺美。”

“以前向北元纳贡称臣,甚至还要动兵援助北元,抵御我大明征伐辽东。”

“如若不是吾大明将士悍勇,率先拿下了辽东,他高丽只怕还真的是要与我大明为敌。”

“这一仇,咱还没有找他高丽算账,他高丽王竟然还敢来请求吾大明救他”

朱元璋的话语中充满了嘲讽之意,他对高丽这个小国的反复无常感到极为不满。

在他看来,高丽这种见风使舵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如今北元弱了。

如今大明强了,他高丽要灭了,竟然就要向大明纳贡称臣还要大明出兵援助

想的倒是挺美!

“皇上所言极是。”

吕本连忙附和道:“据主客司上奏,如今高丽国内的乱象加剧,高丽王的军队已经被昔日其大将军李成桂打得节节败退,甚至是兵临其王城所在。”

“或许再过不久,高丽就将迎来改朝换代。”

“而且,李成桂敬畏吾大明,他麾下官吏通过主客司言明了对皇上的敬畏之心,对大明的敬畏之心。”

“他言明待得其国内战乱结束后,必会派遣使臣入大明朝贡。”

吕本进一步补充了高丽国内的局势,让朱元璋对这高丽的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太子。”

朱元璋将目光转向朱标,直接问道:“对于高丽的情况,你如何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