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朱元璋惊了,真的跟雄英一模一样!(1/2)
第186章朱元璋惊了,真的跟雄英一模一样!
“可…可娘,你不用一直压着我吧。”朱熈十分不满的嘟囔着,小脸上写满了委屈:“我很乖的。”
沈玉儿充耳不闻,白皙而修长的手依旧稳稳的压在朱熈的头顶,或许,这就是父爱的影响,变成了母爱如山了。
此刻。
沈玉儿也没有办法,她的眼中满是忧虑。
沈玉儿实在是被朱熈这小家伙在府上的调皮捣蛋折腾得心力交瘁。
回想起朱熈会走路以来,朱熈就像个小魔王,上蹿下跳,把府上搅得鸡飞狗跳。
她担心这无法无天的性子到了皇宫,在当今皇上面前也不知收敛,一旦犯下逾越礼数的大错,那可就是大祸临头了。
虽然自己夫君有功,但沈玉儿还是十分慎重的。
不想自己拖夫君的后腿。
看到了这一幕。
“哈哈。”
朱元璋爽朗的笑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也让压抑感减少了许多。
“这里不是朝堂,也不是什么庄重场合,不必如此拘谨。”
“小家伙,抬起头来,让咱好好瞧瞧你。”
朱元璋的双眼微眯,老脸上的皱纹都透着几分慈祥,显然是被朱熈稚嫩可爱的语气逗得开怀不已。
得了朱元璋这句话,沈玉儿高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无奈的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将压着朱熈的手拿开,但同时也是小声叮嘱:“你最好给我老实点,不然回家让你好看。”
下一刻。
朱熈像是挣脱了束缚的小鸟,一点也不怕生,迅速好奇的抬起头,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前面的朱元璋。
那眼神中满是纯真与探究,仿佛眼前这位威严的皇帝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者。
当然。
小孩子也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不抬头还好,这一抬头,可把朱元璋惊得呆在了当场。
“这……这……”
朱元璋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声音也变得有些沙哑,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咙。
他的一双老眼瞪得滚圆,死死的盯着朱熈,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纵然几个月前,朱标曾经提及过朱熈的样貌,说他与昔日自己孙子的模样有几分相似,可今日亲眼所见,朱元璋才真切的感受到,这哪里是相似,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说完全一样,起码也有七八分相像。
朱标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已经一岁多的朱熈,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而在他眼中深处更是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微微低头,似乎在努力掩饰着内心的复杂情绪。
朱熈的面容,像一把锐利的刀,轻易的划开了他心中那道尘封已久的伤口,让他想起了往昔的种种。
不过!
在看到朱元璋此刻的样子,朱标自然明白其中缘由,只是默默无言。
他深知自己都还未能从过去的伤痛中完全走出来,而父亲又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又怎能轻易释怀
当初,那可是他们满心期许、寄予厚望的儿孙啊!
“熈儿是怎么了”
沈玉儿聪慧过人,心中不禁泛起疑云。
她的余光在朱元璋和朱标之间来回游移,敏锐的察觉到了异样。
“不对,当初第一次太子见到熈儿时,也是这般模样,直勾勾的盯着熈儿看。”
“难道熈儿长得像皇上与太子熟悉的人不成”
沈玉儿的脑中灵光一闪,立刻联想到了“故人”二字。
也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为何当今皇上和太子见到朱熈时,都露出这般震撼的表情。
“父皇。”
朱标见朱元璋盯着朱熈看了许久,眼神中满是痴迷与怀念,忍不住轻声提醒道。
这一声呼唤,饱含着他对父亲的关切,也试图将父亲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这一声,果然让朱元璋回过了神。
“难怪当初标儿说这世间会不会有往生轮回,竟是此意。”
朱元璋心中感慨万千,老脸上带着难以言喻的沧桑。
“若非亲眼所见,咱又怎会相信这世间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啊。”
“他简直就和雄英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啊。”
“唉…可惜雄英不在了,如果他还在,咱估摸着都觉得这小家伙是雄英的子嗣了,太像了。”
朱元璋在心底暗自想着,一种深深的怅惘在心中蔓延开来。
不过!
当朱元璋抬起头,目光与朱标交汇的那一刻,父子俩心有灵犀,彼此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
那眼神中的默契,是多年来深厚亲情与共同经历铸就的。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啊”
朱元璋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语气温和而慈祥。
这是朝臣们从未见过的温和模样。
或许是眼前的朱熈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最疼爱的长孙。
此刻。
朱元璋也感觉自己置身于一场美妙的梦境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却又美好。
好似他的孙儿回来了!
“我叫朱熈。”
朱熈脆生生的回答道,声音稚嫩,但一本正经:“朱家的朱,朱熈的熈。”
一边说着,朱熈一边伸出小手,在空中一笔一划的比划着,模样认真而可爱。
似乎还知道写自己名字似的。
“哈哈。”
朱元璋听着小家伙的回答,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笑声中满是宠溺。
他眼珠一转,像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接着问道:“那你可知熈字有何寓意”
问出这话时。
朱元璋微微向前一靠,目光紧紧的盯着朱熈,眼中满是期待。
“这个娘教过我。”
朱熈歪着脑袋,眼睛滴溜溜的转了转,认真的回道:“熈的寓意是光明,繁荣,和煦还有昌盛。”
回答时。
朱熈努力的回想着母亲教导时的样子,小脸上写满了专注,那严肃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可爱极了。
听到这。
朱元璋和朱标不禁眼前一亮,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几分诧异。
显然是完全没有想到,朱熈小小年纪,竟然真的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
这一幕,让父子俩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同样是在这文渊阁内,那时马皇后还在世,一家人其乐融融。
朱雄英已经长到了四岁,像个活泼的小猴子,在大殿内蹦蹦跳跳,十分撒欢。
朱元璋坐在御案前,一如既往的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手中的毛笔在纸张上不停的舞动着。
“我说阿翁,你这一天天的批阅奏折,不累吗”
朱雄英一脸不满的走到朱元璋身边,双手叉腰,小嘴撅得老高:“就不能多陪陪我”
说出这话时,朱雄英的眼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满是对祖父陪伴的期待。
“你这臭小子懂什么”
朱元璋头都没抬,手中的笔依旧不停的写着:“咱现在做的事情,那可是关乎天下的大事,每一本奏折都足以影响天下,影响我大明的国运。”
“陪你去,这奏折谁来处置”
“难道靠你这小子啊。”
虽然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但眼神中却满是宠溺。
从这对话中,便能看出朱元璋与孙子相处时,就如同普通人家的爷孙一样,毫无隔阂,亲密无间。
“全部丢给爹去啊。”
朱雄英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反正他一天天闲得慌。”
果然,朱雄英是一个“大孝子”!
有这种好事就想到了他爹了。
听到这。
“你爹哪里闲得慌了”朱元璋笑着问道,同时也放下手中的笔,看着调皮的孙子,眼中满是无奈与宠溺。
“天天来找我的事,没事就要揍我,你说他闲不闲”
朱雄英睁大眼睛,满脸委屈的说道。
听到这。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在大殿内回荡。
他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头,说道:“你这臭小子!咱就知道你没安好心,原来是来咱这里躲你爹来了。”
“咱可告诉你,你爹可不清闲,大明不知道有多少事压在他身上呢,你小子也就是太小,不然也要处置事务。”
一听这话,朱雄英连连摆手,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得了阿翁,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呢,正是该玩的年纪。”
说着。
朱雄英立刻就远离了朱元璋,似乎生怕让他处理奏折似的。
“得。”
朱元璋看着孙子活泼的样子,无奈的笑了笑:“既然你今天来了,那阿翁就来考考你。”
“倘若你以后治理天下,你如何对待万民”
朱元璋重新拿起奏折,一边批阅,一边笑着问道。
听到这一问!
朱雄英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他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的思考着,小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严肃。
沉默了片刻后。
朱雄英抬起头,眼神坚定的说道:“阿翁是得到了万民的认可,从微末成为九五之尊。”
“可是!倘若我朱家后世子孙骄奢淫逸,暴政待民,他日必有新皇应运而生,取我朱家天下代之。”
“我朱家想要安定天下,大明永远昌荣,唯有轻徭薄赋,律法治之,惩治贪官,恩泽万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根本。”
朱雄英稚嫩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一字一句都掷地有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