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能不能别故意……(1/2)
天禧二年。
春天悄然降临,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正是生根发芽的好日子。
皇后娘娘,刘婉,怀孕了。
一胞双胎,皆是龙子。
至于爸爸是谁?
……嘿嘿。
就宋真宗这晚年柔弱不堪,十不存一的病秧子,他怎么可能是亲爹!
当然,宫中禁卫森严,无人敢公然玷污皇后,更不敢给当今官家戴原谅绿。
但世事往往如此,最不可信、最令人震惊的猜测,往往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孩子他爹……安佑郡王赵允信,现如今的孟德尔。
……
三月下旬。
正值阴雨连绵之际,东京暗流涌动,流言四起。
“太白昼现,女主昌”
“女主昌,学武王”
这十三字箴言犹如平地惊雷,瞬间在东京炸开了锅。
民间,朝堂,皆议论纷纷……
皇宫,坤宁殿。
皇后刘婉自怀上身孕,心中是喜不自胜。
原来,不是她不行,是他不行。
那个头戴原谅绿,毫不知情的大舔狗宋真宗亦高兴极了,他以为自己和皇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遂,加派宫女太监尽心尽力伺候。
不过,刘婉拒绝了。
因为孟德尔曾言,身边之人并非越多越安全,相反,越少反而越容易掌控全局。
对此,刘婉深信不疑。
因此,坤宁殿内仅留着三五名宫女太监伺候,而殿外四周却有禁卫重兵把守,护其周全,以防宵小。
“小翠,安佑郡王可曾到了?”刘婉轻抚着那高高隆起的小腹,眼神中掠过一抹狠戾。
民间的谣言,她已有耳闻。刘婉心中如明镜一般,深知这是有人蓄意为之,想要置她于死地!
小翠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娘娘,安佑郡王尚未到来。不过,他派了人来传话,说稍后便会进宫。”
刘婉微微点头,继续坐而等待。
要说如今,谁最值得她信任,那自然是孩子他爹!
至于她座下第一走狗萧钦言,拍马不及。
“小翠,快去准备些上好的茶水,我要与安佑郡王好好商议一番。”刘婉的声音平静而沉稳,却又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拾得杀威棒,撇弃小竹竿。
她刘婉,也是见过大世面的皇后。
小翠应了一声,连忙退了下去。而刘婉则转身回到软榻上,重新坐下,轻轻抚着自己的小腹,眼神中透出一丝温柔:“我的孩子们,母亲一定会保护你们,让你们平安长大。”
皇家子嗣早夭之事,她早已见识过不少,心中自然明白其中的凶险。因此,她不得不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以确保自己腹中的胎儿能够平安降生。
不久,孟德尔的身影出现在坤宁殿外。
他身着一袭青色长袍,步伐沉稳,眼神中带着一丝深邃。他走进殿内,微微躬身行礼:“臣赵允信,叩见皇后娘娘。”
刘婉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安佑郡王免礼。坐吧。”
言罢,她转而看向身边的宫女太监们,轻声吩咐道:“你们都退下吧,本宫要与郡王单独谈谈。”
宫女太监们闻言,纷纷行礼退下,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刘婉和孟德尔两人。
“死鬼,尽假正经!”刘婉欲起身,孟德尔却先行一步,堂而皇之坐在皇后身侧,轻轻搂住她的软腰。
“瞎说什么大实话,刚刚不是人多眼杂嘛!”孟德尔呵呵一笑,随即伸手轻轻贴在了刘婉隆起的小腹上,温柔地摩挲着,“好好地照顾咱们未来的皇帝。”
刘婉微微点头,侧身依偎在孟德尔的肩膀上,轻声说道:“可是,刘真还在前面挡着呢!”
“放心,只要我在,他就没有机会。”
“好,我相信你。”刘婉轻声说道:“民间谣言,你知道吗?我需要你帮我!”
孟德尔微微一笑,“娘娘,这些流言,不过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搅动朝堂风云,让你陷入困境罢了。不过,他们打错了算盘。”
他轻轻握住刘婉的手,语气满是轻松,“放心,我会帮你解决这些麻烦。你只管安心养胎,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好,都听你的。”刘婉松了松有些紧绷的小手,眉头微微蹙起,看来是累了。
“允信,你这殿前都虞侯的职位是不是低了点,升殿前副都指挥使如何?”
孟德尔抓住她的精巧小手,再次放了上去,刘婉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只好继续努力。
“现在不急,等解决了这个案子,再说。”
刘婉眼帘微垂,瞥了一眼小手,声音里透着几分疲惫,“你能不能别故意忍着?”
“胡说!我,你又不是不了解,我需要那样?”孟德尔重重地捏了捏她的精致脸蛋。
孟德尔缓缓起身,伸手轻轻勾住她的细削下颌,轻声吐出两个字,“助我!”
“你,你就会糟……”
“嗯~”
……………………
沆州,钱塘县。
江南之地,水润丰泽,处处可见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的高墙耸立其间。沿河而居的百姓人家,比比皆是。
炊烟袅袅,生活恬静而祥和,仿佛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不远处。
一位身姿曼妙的年轻女子撑着一只小船,顺水而下。
因为撑船的原因,她白皙的脸蛋微微泛红,额头上渗出几滴细密的汗珠,却丝毫没有遮掩住她的美貌。
她身着一袭淡青色的罗裙,裙裾随着船身的摇晃轻轻摆动,似波光粼粼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
诱人至极!
她便是钱塘一绝,人比茶还要出名的赵氏茶坊老板娘,赵盼儿。
撑着船,思绪却随着进京赶考的欧阳旭,飘向了东京……
“盼儿!”
远处的一声呼唤,打断了她的思绪。
赵盼儿寻声望去,青石台岸边,一位三十岁左右,身穿粗布衣的美妇人,正浣洗衣物。
“三娘。”赵盼儿声音脆脆(chuichui)地回了一声。
“盼儿,今早我亲手做了些鹿鸣饼,里面特意加了桂花蜜,就想着讨个‘蟾宫折桂’的好彩头。你一会儿可得帮我尝一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将船缓缓靠向岸边,赵盼儿笑靥如花,说道:“哪还用尝啊,但凡你放我那儿寄卖的果子,不出半日准被抢个精光。茶客们都说爱喝我泡的茶,其实啊,九成九都是冲着你的果子来的,你这手艺,可真是没话说!”
话虽恭维,但三娘的厨艺却是实打实的一流。
浣洗完衣物后,孙三娘一边收拾着,一边笑着打趣道:“瞧瞧你这张小嘴,真是比那桂花蜜还甜还香。要不是当了你小九年的邻居,了解你的性子,我还真就被你这甜言蜜语给哄住了呢。”
“刚才,见你撑船心不在焉,是不是在想某人呀!”
闻言,赵盼儿只是笑而不语,缓缓从竹筏上走到了岸边。
闻言,赵盼儿只是笑而不语,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随即轻盈地从竹筏上迈步跳到了岸边。
孙三娘挽起竹篮,端起木盆,与赵盼儿一起回了茶坊。
茶坊依河而筑,独成一方小院,环境清幽雅致,景色宜人秀丽。
微风徐徐,河面荡起层层碧波。
是个,喝茶赏景的美地儿。
茶坊内。
赵盼儿摆放着精致茶具,为今日开业做准备,孙三娘则将点心放在各种材质不同的器皿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