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理想与现实(2/2)
对弗罗萨尔和公社领导层而言,这是最为屈辱的一刻。
所有的不屈与血战,到头来与第一次公社并无二致,只有失败与灭亡的命运。
如今,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逃亡”。
这对曾寄望于再现俄国四月革命的他们而言,堪称致命打击;对因公社而惨死的市民们而言,更是可恨至极的背叛。
但为了“下一次”,此刻唯有逃离。
“甘莫林司令官,我们已成功占领爱丽舍宫!”
“公社领导层呢?”
“部分人已被俘,但以弗罗萨尔为首的核心人物跑了。看来是在爱丽舍宫失守前就逃出了巴黎。”
“哈......那帮家伙......”
“要追击吗?”
“不,那些叛徒留着以后再说。现在先处理这满地的残局。”
甘莫林叹了口气,下达命令,望向这片化为灰烬的巴黎。
曾经那美丽的巴黎,早已不复存在。
而摧毁它的,不是德军,也不是英军,而是法国人自己。
......
[第二次巴黎公社留下的,是一片灰烬。仅平民伤亡就达数千人。]
“真是生不如死啊。”
在西班牙听闻第二次巴黎公社的消息时,菲利普·贝当闭上双眼,陷入了难以言喻的悲痛之中。
协约国肆意瓜分法国领土,曾引以为傲的伟大法国陆军竟在联军的威压下低头,甚至连巴黎都被烧成焦土,付之一炬,
而曾被誉为“法国守护者”的贝当,却什么也做不到。
他什么都没做,只是被政府以“善意”的名义驱逐,如今流落在远离巴黎的西班牙,成了只能空叹苍老的老人。
“您可别说这种丧气话,菲利普先生。”
“弗朗西斯科......”
当贝当眼神黯淡地望向天际时,一名身穿西班牙军服的年轻军官走近了他。
他名叫弗朗西斯科·保利诺·埃尔梅内希尔多·特奥杜洛·弗朗哥·伊·巴哈蒙德·萨尔加多·帕尔多·德·安德拉德(FrancisPaulildoTeóduloFranyBahaondeSalgadoPardodeAndrade)。
这个人,便是日后主宰西班牙的独裁者、无冕的摄政之王——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你最近应该很忙吧?听说柏柏尔人那边又闹起来了,还来见我这老头子。”
“呵呵,老师您这副样子,学生我哪能不来看看?就算只是一点点,也想为您打起精神来。”
“哼,小子,你还跟在战争学院时一个德性。”
贝当露出一丝微笑,似是回忆起了往日的美好时光。
弗朗哥曾是贝当在高级战争学院(éleSupérieuredeGuerre)教授步兵战术课程时的学生之一。尽管西班牙军队一向无能透顶,他却是其中少数展露出潜质的人才。
早在1912年第一次里夫战争时,他就以“土着外籍部队”雷古拉雷斯(FuerzasReguresIndígenas)的指挥官身份立下大功,最近更是一跃成为西班牙最年轻的上尉军官。
对贝当而言,这是值得骄傲的弟子;而对弗朗哥而言,他的老师亦是最为尊敬之人。自他来到西班牙后,便时常前来陪伴这位恩师,做他的倾诉者。
“我也听说了。听说因为巴黎公社,巴黎遭了大殃?”
“没错。早该在当初就把那帮无能的政府混账一锅端了。结果现在倒好,连那些红色份子也被他们养成祸害出来。”
更荒谬的是,如今法国军竟沦为了协约国的“监视对象”。
就连贝当过去的部下,也纷纷偷偷寄信向他控诉联军军官对法国军队的轻蔑与侮辱,信里字字句句都透着愤懑和羞辱。由此可见,如今法军境遇之不堪,已无须多言。
“正因如此,老师您更应该回去。法国现在最需要的人,就是像您这样的人!”
“就算回去了,我这把老骨头又能做什么?一回去只怕就要被强制退役,脱下军服吧。”
而且,他清楚自己恐怕连保住军职的力气都没有了。
毕竟他本就年事已高,甚至在大战爆发前就已准备退休,政府要让他退役,理由多得是。
“弗朗西斯科,你千万别像我这样,成为一个不幸的军人。别被无能的政府利用,记住,无论何时何地,身为军人都要堂堂正正地为祖国而战。”
“谨记教诲,老师!”
看着弗朗哥一脸感动,坚定回应的模样,贝当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可这份光芒转瞬即逝,他的目光很快又黯淡下来,望向天际。
既然巴黎公社已经被镇压,那么和平会议也快要落幕了。
而那场会议的终点,只会是一场羞辱。
......
“太好了,能在巴黎公社闹得更凶之前平定下来,真是万幸。”
“我完全同意,总理阁下。”
第二次巴黎公社覆灭了。
相比第一次公社支撑了整整七十天,这一次的公社起义在法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和法国军队的迅猛攻势下,战斗一开始便草草落幕,仅维持了三天。
然而,因公社而支离破碎的巴黎,以及无数法国人所流的鲜血所留下的创伤,却再也无法抹去。
这一切,不由得令人满嘴苦涩。
“总之,现在终于能把这讨厌的和谈会议彻底收尾了。该让我也好好退休了!”
“说得好。我也巴不得立刻回家,妻子和女儿还在等着我呢。”
这可不是说笑,要是再这样下去,我家小弗里德里克恐怕都要忘了爸爸长什么样了。
“说到这个,和法国的和平条约签字仪式,地点确定了吗?”
“陛下希望在凡尔赛举行,但我看恐怕不现实。就我个人来说也不赞成。没必要连那些已经家破人亡的法国人最后的自尊心也踩在脚下吧?”
“确实如此。”
面对汉斯的反问,比洛总理回答道。他是当初和其他三国领袖(现在已经成了“三巨头”)在密室中讨论终结世界大战和平条约的地点时的发言人之一。
话说回来,虽说凡尔赛是德意志帝国荣耀的象征,但它离因巴黎公社而一片狼藉的巴黎太近,从现实角度讲就不合适,况且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只会觉得“这可不妥”。
“取而代之的,是目前正在讨论在无忧宫签署条约。”
“无忧宫啊,不坏。”
不管哪儿都好,赶紧结束这一切吧。
汉斯是真的,再也不想加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