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第二战区四天王(1/2)
老闫如今信任的心腹手下有四大天王,分别是晋绥军第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
在中原大战后,晋绥军整编时,杨爱源是四位军长中唯一被老闫视为绝对亲信的人。
目前杨爱源除了继续担任第三十四军军长之外,他还兼任要职,负责协调晋绥军与中央军的合作。
如今晋绥军绝大多数事务,其实都是由杨爱源在打理。
其次是孙楚,他曾任第六集团军副司令,并曾多次公开表态忠于老闫,说出了闫先生跳崖我跳崖的经典名台词。
再之后是老闫的老部下王靖国,他曾任第十九军军长,也曾参加大同保卫战,如今负责推行“铁军”组织,强化老闫对晋绥军的控制。
最后一位则是赵承绶,此人曾担任骑兵军军长,目前鬼子秘密跟老闫接触示好,赵承绶就是负责跟鬼子进行接触的关键执行者。
老闫将暂13师的请战书出示给心腹手下们,笑着道:“这王仁迅果然以前还是藏拙了啊,瞧瞧他在请战书上的分析,绝不是我们以前所认为的草包!”
听到老闫的评价,众人纷纷好奇向请战书看去,很快倒吸凉气之声不绝于耳。
原来请战书中不仅分析了当前晋绥军与鬼子之间的局势,还大胆依托已经开打的诺门罕战役,推测鬼子华北派遣军兵力严重不足,是趁机出击的绝佳时机。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倒还不至于让大家如此惊叹。
毕竟晋绥军虽然战绩很拉胯,可并不代表晋绥军的这些高层军官都是无能之辈。
战争的胜负,有时候是很复杂的东西,并不是单纯依靠能力就能决定胜负的。
真正让众人惊叹的,是王仁迅竟然在请战书中大胆预测,诺门罕战役结束之后,无论鬼子胜负结果如何,关东军精锐必然南下,届时山河四省将面临空前的压力,必须在鬼子兵力空虚的时间内,尽量为晋绥军争取到更多的作战空间。
孙楚看罢请战书,感慨道:“这王仁迅竟有如此才情,真是令人惊叹。”
杨爱源不屑道:“不至于吧,我觉得这王仁迅不过是危言耸听而已,那毛熊是何等强大的存在,鬼子跟毛熊一战之后,最好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届时哪还有什么关东军精锐南下?”
王靖国则持有不同意见:“我看鬼子胜算不小,我听说毛熊这两年搞的大清洗动作不小,部队里有经验的指挥官折损极大,部队战斗力成疑。”
老闫这些手下,都或多或少有些矛盾,不然老闫肯定就放心不了啦。
听着大家争吵,老闫故意等了一会儿,这才拍着桌子道:“好了,叫你们过来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无论鬼子胜负如何,都跟我们晋绥军无关!”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老闫的战略眼光,其实并不怎么样,甚至比李云龙都还不如。
他转头看向一直没说话的赵承绶:“承绶,你来说!”
“司令,我认为可让暂13师主动出击。”
他负责跟鬼子进行接触,考虑的角度肯定不是从军事方面出发。
“鬼子跟我们秘密进行接触,的确给了一些好处,但我认为这还不够,如果暂13师还能保持以往的战斗力,那我们完全可以摆出强硬的姿态,让鬼子知道我们晋绥军并不是好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