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抽中了京畿道,这回都不用出远门了(1/2)
这一日,
皇帝李庆心中烦闷,独自一人在宫中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竟来到了芳林苑。
看着苑中花木依旧,他却全无欣赏的心情,赵无忌的奏报,字字句句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头。这几天无论白日黑夜,他都寝食难安。
大乾的财政,竟已糜烂至此!
空转五六年?
这简直是要亡国的征兆!
他长叹一声,吩咐内侍:
“传宇文赞、萧羽、安国仁来此伴驾。”
不多时,
酒宴在芳林苑的水榭中摆开。
宇文赞经历湟州之围后,已经沧桑扑面。毕竟,这种冒险之事,对他这个年纪来说,实在太难了。
回到家后,他每每都感到后怕不已,因此短短数月,就肉眼可见地衰老了。
萧羽和安国仁则早已看出陛下心事重重,侍立在侧,不敢多言。
几杯酒下肚,李庆放下酒杯,忧心忡忡地说:
“此次委派皇子巡阅查税,朕……总觉得心中不安啊。”
他看向宇文赞,含笑说:
“老将军,你说,这差事是不是太急了些?地方积弊已深,贸然触动,会不会……激起民变什么的?”
“此事关乎国本,却又万分棘手,朕担心……他们几个,恐怕都会无功而返,甚至惹出大乱子。”
“要不还是叫停?让朝廷从长计议?”
李庆是越想越没有把握了。
宇文赞本不愿过多干预朝堂政务,但今日陛下既然问起,又是在私宴场合,便直言不讳说:
“陛下。”
“让几位殿下先去探探路,也并非坏事。如今地方究竟是何光景,朝廷其实并不完全清楚。”
“与其让朝廷大动干戈,将来难以收场,不如先让殿下们去摸一摸深浅,看看各地的真实反应。”
“如此,朝廷才好对症下药,制定方略。”
宇文赞放下酒杯,喟然说:
“若朝廷现在贸然行动,一旦处置不当,激起大规模的民变,那才是真正的骑虎难下,再难回头了。”
嗯嗯!
萧羽立刻附和说:
“陛下,宇文将军所言极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让殿下们先行,可为朝廷争取时间。”
安国仁也赞同:
“臣也以为,此法最为稳妥。殿下们毕竟是皇子身份,地方上多少会有所顾忌,不至于立刻就撕破脸皮。”
哦哦,
李庆站起来,在草地上走了几步,心思越发郁结——
他何尝不知其中的道理?
只是,为人父者,终究还是担心儿子们的安危,也担心他们年轻气盛,把事情搞砸。万一闹出了什么事,收不了场,就会废了!
而如果徒劳无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了一会儿,他忽然血性勃发,心想: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就放手干吧!
大乾这艘破船,再不修补,恐怕真要沉了!船都沉了,保几个皇子又有什么用?
再不大刀阔斧,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李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沉声说:
“罢了!”
“传朕旨意!”
“告知四位皇子,此次巡阅查税,务必尽心竭力,放手施为!”
“不可敷衍塞责,更不可畏首畏尾!谁若是敢阳奉阴违,糊弄了事,休怪朕……严惩不贷!”
嗯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