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宫变(1/2)
春雨贵如油。可入春以来,大夏北方未有一滴天水落下,帝都郊外,一望无际的田地,除了叶鸣在大清河两岸开发出的数千亩良田,由于加装了提水系统,源源不断地从河中抽水浇灌,小麦长势还算良好外,其他的田地里,虽已播下了麦种,由于土地干渴,发芽的也是稀稀拉拉。
十里八乡,无数乡民只能是聚集在寺院或家族祠堂,烧香叩头,祈求上苍和自家祖先,送些雨水下来。就是城内,每一眼水井旁,也排着长队,等着取水回家做饭。
人们只想着得到水,谁都没在意,城内莫名地多了许多外地人。有的是行商,可能是来帝都做生意,有的可能是路经都城的行客,还有不少看上去像是逃难来此的流民。
快到上朝时分了,一辆辆马车从不同的街巷行至宫门外的空地上,朝臣们一个个面目肃然,下车后还习惯性地整一整自己的衣冠,便鱼贯而入,进到勤政殿去上朝了。
看到上朝的大臣们都已进宫,把守宫门的皇家侍卫刚要关闭宫门,却见远处又有一辆马车驶来,看上去比一般大臣乘坐的车辆还要豪华些。
是安国公的专用车辆,从车上下来的正是安国公冯英杰。
侍卫们都是一脸的惊讶,经陛下特旨,这位国公爷平时无需上朝,平时他也很少进宫,今天这是怎么了。无需上朝这是老爷子的特权,而上朝则是他的本份。侍卫们没有权力和任何理由阻止他入宫,只能躬身问候:
“老国公平日无需上朝,今天您这是......。”
冯英杰淡笑着说道:
“老夫有事需向圣上奏明,单独觐见又怕影响陛下清静,想着乘上朝之时,奏明请旨便可。”
就在冯英杰一脚已迈入宫门,他竟停了步,十分善意地对几位守门侍卫们说道:
“各位长年值守皇宫,十分地辛苦,如有什么事,尽可找老夫,能办的一定办。”
他竟与侍卫们攀谈了起来。
两侧八名侍卫见安国公如此亲民,多少还有点小激动,虽说这位老爷子已年迈退居二线,但毕竟是国公爷。
待侍卫们发现情况有变,为时已晚,十多名劲装死士已近在身前,只听到利刃划过脖颈发出的“吱、吱”声,八名侍卫连喊声都没能发出,无一例外地倒了下去。
宫门这边一动手,约两百步外的一条小巷中,悄无声息地冲出上千名身着御林军号衣,手持各种兵刃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皇宫。
两扇高大厚重的红漆宫门发出一阵低沉的嘎嘎声,紧紧地合在了一起。
夏宣帝肖天望近一段时间,不仅不去其他嫔妃的宫中就寝,每日起得也更早了。
待宫女为皇上穿好龙袍后,崔丽娘贴近为自己的夫君整了下衣领,关切地说道:
“陛下近来太过操劳,气色较往日也差了些,还需多多注意龙体。”
有些话,崔皇后想说,而且是不吐不快,可她已习惯于后宫不得干预朝政的铁律,有关军国大事,皇上没有让自己开口,她从不多说一句,皇上没有告诉自己的,也从不发问。
可今天,皇后犹豫再三,还是没能忍得住:
“陛下,自前些日您告知丽娘,二弟...肖天月有不臣之心,欲起兵造反,丽娘一直惴惴不安,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肖天望略显疲惫的目光看向崔丽娘:
“丽娘与朕是结发夫妻,是当朝皇后,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崔皇后这才忧心忡忡地轻声说道:
“一笔写不出两个‘肖’字,陛下与天月是同出龙脉的亲兄弟,是一家人,能不相互为仇,最好不要刀兵相见,能解开的结,双方最好不要加力将它结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