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 第191章 大明使者的憋屈,开始对大明水师用兵!

第191章 大明使者的憋屈,开始对大明水师用兵!(1/2)

目录

朱高煦站起身,看着赵青,似乎就要转身离去,完全不准备继续谈下去一般。

然而事实也是如此,朱高煦这并不是做给赵青看的,他本来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是大明不同意,那就干一仗好了。

如今凭借他的实力,他没有选择打回大明,朱棣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来干扰他在海外的行动,不把大明打一下,朱棣是真认不清现实。

以往他为了在外面的扩张,刻意规避与大明起冲突,但现在他发现,以前朱棣那么做就算了,因为他的大汉真打不过大明。

但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他的大军已经组建起来,火器已经全面装备,武器甲胄都有革新,不少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大明。

朱棣凭什么还在他面前这么装?凭什么要来阻止他?

若是大明都真的像他这样是在扩张疆域,正儿八经的纳入实际控制,为了汉人的发展,不到最后那一步,他也可以换一个方向打。

毕竟外面的世界还很大,让一点给大明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事。

但朱棣现在的这些做法,就让朱高煦很不爽了,纯粹的就是为了限制他而限制他。

现在他不想继续让了,那些地方,大明不要,他要!

赵青看着朱高煦一言不合就准备离开的样子,彻底慌了,毕竟他可是带着任务来的,这件事谈好了,他回去也能升官。

但要是谈不好,大明能不能得到高产水稻与土豆他并不是那么的关心,他在意的是一旦谈判失败,他回去了就得担责,这个责任还不小,他甚至得用脑袋才能担下来。

赵青当即起身,急声道:“汉王殿下,除了最后一点,前面两点都是可以谈的嘛。

臣知晓汉王殿下看重汉人,我可以用最大的权限,给汉王殿下多迁移十万人,迁移六十万人过来。

书籍这些,必定种类齐全,请汉王殿下放心。

如今大明艰难,朝廷苦,百姓苦,还请殿下怜悯汉人吧。”

朱高煦看着赵青声泪俱诉,跪在地上如同祈求一般,一阵摇头。

在朱高煦看来,赵青为了大明的可能性不大,恐怕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罢了。

而这些话,也让朱高煦知道,南洋的问题,看来是一点谈的空间都没有了,只能硬着来。

片刻,朱高煦缓缓开口。

“罢了,本王身为汉人,又为大明汉王,为了天下汉人百姓,本王可以答应给你。

不过你也别高兴太早,人口迁移百万,这个没有任何商量。

书籍的事情,就按你说的做。

且你只能在高产水稻与土豆之中选择一种。

大明若是两者皆想要,除非答应本王的第三个要求。

本王国事繁忙,时间有限,现在给你一炷香的时间,你只需要回答本王能不能做到,选择一个,还是直接放弃。”

给他戴高帽?以为他就这样会答应?

现在这个难题又抛给赵青了,要是赵青真的空手而归,那可就不是他不顾汉人百姓了,而是大明不顾,可不关他的事情。

他已经降低要求了,而且并不过分,要是大明都依旧做不到,和他可是没有一点关系了。

而且他有把握赵青会同意的,既然南洋的事情没有任何谈的余地,这两个事情,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人口迁移这件事上,他笃定肯定有空间。

赵青所说的五十万,绝不会是底线,不然不会这么说出来。

既然五十万不是,那么可能就是八十万,也有可能是百万。

但无论如何,迁移百万人,对如今的大明而言,其实依旧没有损伤。

和能够得到其中杂交水稻与土豆其中一个相比,已经是非常划算了。

赵青没有再去说什么无用的,而是在脑海中不断思考着。

他知道朱棣对人口迁移的底线就是一百万,朱高煦要一百万人口他可以答应,但若是只带回一样,他怎么跟朱棣交代?

但现在要是不答应,就连一个都没有,那更没法和朱棣交代了。

带一个回去,还有活路,一个都带不回去,注定死路一条。

但现在的问题是,水稻与土豆,该选择哪一个?

土豆,他从来没有听闻过,虽然大明得到的消息是土豆的产量更高,但这个土豆不是主食,而且种植条件究竟如何,以及其他的问题,他们还不知道。

而高产水稻他就熟悉了,毕竟是水稻嘛,拿回去就能种植,他可就熟悉了。

至于高产水稻的产量,他们得知的虽然比土豆低,但其实产量也不低了,七百斤以上,比大明现有的水稻产量翻两番还要多。

思考一会,赵青心中很快有了答案。

“那便依汉王殿下之言,臣选择高产水稻。”

朱高煦听着赵青的答案,心中有些摇头,其实选土豆,对大明才是最好的。

因为在大明北地,哪怕之前在洪武时期朱棣大面积推广水稻,后面又有运河疏通等等,但北方种植水稻,依旧有很大的限制。

且土豆的产量,是真的比杂交水稻产量高,哪怕不是主食,但对比起吃土、啃树皮吃草,有土豆吃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若是在他前世,吃土除了个别的地方真是一道吃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是一个形容词。

但在古代,吃土,可是正儿八经绝大部分普通百姓都会经历的,是真的吃,吃的是真正的土,以及沙。

朱高煦不再去想,既然赵青选择了,他也不勉强,当即让人拿来协议签订。

一切签订完成,朱高煦也是露出了笑容。

毕竟用少量水稻种子换取百万人口,以及各类珍贵书籍,对他而言,是一件好事。

当李定荣将十斤水稻种子拿到赵青面前时,赵青整个人都惊呆了。

“李阁老,这是什么意思?就十斤种子?这也太少了吧!”

“赵大使,当时可没有约定种子多少呢,你要高产水稻种子,这些稻谷就是,很符合要求啊。”

李定荣看着赵青脸上青紫不断变换时,强忍笑意。

这个人还以为他们会给很多种子?想太多了,朱高煦答应谈判开始,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然而赵青却是急了,这么点种子带回去,大明能做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