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剑来:桃花客 > 第一百零三章 风波

第一百零三章 风波(1/2)

目录

苏云萝指着《耕战录》上的新画,陈平安站在大隋太庙前,手中托着"隋"字碎瓷,身后是背着锄头的百姓,面前是金光璀璨的"民本碑"。画角小字写着:"皇室非高,高在视民如伤;碎瓷非贵,贵在藏民于心。"

赵破阵摸着腰间酒盏,盏底剑鱼此刻竟衔着粒米穗——那是大隋百姓的祈愿所化。他望着宫墙外亮起的万家灯火,突然笑骂:"陈平安这小子,把皇室碎瓷藏在民心碑里,合着是要告诉天下人,最锋利的护国宝器,从来不是龙纹宝剑,而是百姓手里的锄头和灯火!"

夜更深时,李寒衣站在太庙屋顶,望着西北方的雾中。那里隐约可见一座山峰,崖壁上刻着"问心"二字,正是《耕战录》中提到的问心崖。霜华剑突然轻颤,剑穗上的金精铜钱映出崖顶刻碑人的身影,他手中握着的最后一块碎瓷,正泛着与大隋"民本碑"相同的金光。

"师叔,"苏云萝的声音传来,《耕战录》上又有新字,"刻碑人说,七块碎瓷已集齐六块,最后一块...在问心崖的'归乡碑'里。而碑身的'归'字,需要用皑皑洲的剑、东宝瓶洲的雾,以及大隋百姓的真心共同刻成。"

李寒衣点头,剑穗上的冰晶再次泛出暖红。她知道,在大隋皇宫的这场战斗,不过是归乡路上的又一块拼图。而前方的问心崖,正等着他们用手中的剑、心中的念,以及千万凡人的烟火气,刻下那道通向剑气长城的"归"字。

雨停了,大隋都城的街巷飘来炊饼香。赵破阵咬着刚出炉的炊饼,望着宫墙上重新嵌好的碎瓷片,忽然想起在雾隐宗见过的少年虚影——那个背着竹篓的陈平安,竹篓里装着的,不正是大隋百姓的炊烟、大骊皇室的龙气、云霞山的云气,以及所有人间的烟火心吗?

——————

大隋皇宫的端阳龙舟宴上,鎏金烛台映着九曲桥的水波,却照不亮御座两侧的暗涌。李寒衣握着茶盏,盏底"护民"二字与剑穗铜钱共鸣,竟在雾中映出陈平安当年在大隋街头赊粥的虚影。

"太子殿下又要减免赋税?"三皇子宋明远敲击着玉筷,鎏金碗沿刻着的"龙御"二字与腰间碎瓷片隐隐相冲,"自先皇用碎瓷镇了水患,大隋子民已享二十年太平,如今却要将碎瓷剑意散入民间,这不是自毁长城?"

赵破阵的寒铁刀在桌下轻震,刀柄红绳缠着的碎瓷残片与宋明远的"龙御瓷"遥遥相斥:"老子在长城见过最锋利的剑,是百姓手里的锄头。你这瓷片刻着龙纹又如何,没了民心滋养,不过是块废瓷!"

太子宋明诚按住腰间"护民瓷",碎瓷片泛起温润金光:"三叔可曾见过太庙的'民本碑'?陈平安留下的剑意从来不是为了彰显皇权,而是让皇室知道——"他抬手虚引,殿外突然飘来阵阵麦香,竟是百姓用新麦蒸的馒头香气,"每粒粮食上都有剑意,每个百姓心里都有长城。"

宋明远的脸色一沉,袖中滑出半块刻着"龙"字的碎瓷:"民心?民心能挡住妖修的吞雾阵?先皇临终前明明说过,集齐七块碎瓷可铸'龙御剑',那才是大隋的根本!"碎瓷上突然泛起妖异紫光,与他眼底的金芒相映——正是当年大骊皇宫出现过的噬心咒痕迹。

苏云萝的《耕战录》无风自动,书页上陈平安与大隋先帝的对话虚影浮现:"陛下可知,为何这碎瓷要刻'隋'字?因'隋'者,随也,随民心所向,随人间烟火。"她盯着宋明远腰间碎瓷,突然惊呼:"三皇子被妖修种下了'吞星种'!他手中的碎瓷..."

李寒衣的霜华剑出鞘三寸,剑穗冰晶映出宋明远体内的妖气脉络:"当年雾渊妖修在大骊失败,便将咒种埋入大隋皇室。三皇子,你袖口的灰纹可是'云游仙师'所赠?那根本不是什么仙纹,是妖修的控心咒!"

宋明远后退半步,碎瓷片突然飞出,与殿外的龙舟鼓点共鸣出妖异节奏。十六名金甲侍卫突然转身,手中兵器竟全是用妖螺壳炼制的"吞星刃",刃口泛着与碎瓷相同的紫光。

"杀了他们!"宋明远的声音已带妖魅之气,"只要夺得太子的'护民瓷',大隋就能龙御九天!"

赵破阵的刀疤脸绷紧,寒铁刀斩出时竟带起太庙"民本碑"的虚影:"放屁!陈平安在长城说过,龙御九天不如脚踏实地!"刀罡劈开侍卫的吞星刃,却见刀刃碎片中竟嵌着百姓的生辰八字——妖修竟用大隋子民的命数炼刀。

太子宋明诚突然取出先帝遗诏,诏书上的"民"字被金光托起,竟与李寒衣的星轨剑气、赵破阵的刀罡、苏云萝的耕战气融为一体。殿外传来千万百姓的祈愿声,声浪化作金色锁链,将宋明远体内的妖种逼出。

"看清楚了,三叔!"太子指着空中的百姓虚影,"这才是大隋的'龙御剑'!陈平安留下的碎瓷,从来不是为了让皇室高高在上,而是让我们能听见百姓的呼声,看见人间的疾苦!"

当最后一丝妖气散尽,宋明远望着手中碎裂的"龙御瓷",突然痛哭流涕:"是我错了...妖修说有了碎瓷就能让大隋永固,却不知...永固的从来不是宫墙,而是民心..."

李寒衣收剑入鞘,剑穗上的铜钱映出殿外景象:百姓们正捧着新麦、提着灯笼聚在宫墙外,灯笼上写着"平安"二字,正是陈平安当年在大隋推行的"祈年灯"。她望向太子手中的"护民瓷",碎瓷片与宫墙外的灯火共鸣,竟在夜空中拼出"民为邦本"四个大字。

苏云萝翻开《耕战录》,新显的图画里,陈平安站在大隋宫墙上,手中碎瓷映着百姓的笑脸,脚下是蜿蜒的运河——那是大隋先帝用碎瓷剑意督造的民生工程。画角小字写着:"龙庭之争,争的不是碎瓷,是能否听见民间疾苦;皇权之重,重在能否托起万家灯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