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救赎文的大反派,我吗[快穿] > 她回来了

她回来了(1/2)

目录

她回来了

从海域一带几经辗转好些天,霍予晚终于坐上了回到南育市的火车,靠窗而坐,午间耀眼的阳光落在她的侧脸上,显得格外意气风发。

进过沙漠,入过深海,五年的沉心科研,霍予晚的气质更内敛了些,眸光依旧清亮,只淡淡抿唇不说话时,眉眼间的气韵显得格外锋利。

精致的五官愈发出众,下颌线条明显,依旧美得惊心动魄。

落肩长发被利落的扎了高马尾,发丝轻轻飘扬,一身低调的白衫黑裤干净整洁,只不过看起来年头似乎有些久了,领口被洗得有些发皱。

在她的对面是两名绿色军装的士兵,他们坐的腰背挺直,目不斜视,是同科研团队一起驻扎在海边的部队军人,这次负责护送霍予晚回程。

一路坐车到了南育市的国科院,霍予晚今后将在这里任职,所以回程的第一站先要来报道。

“霍同志,我们就护送你到这里。”

等霍予晚从国科院的物理研究所出来,两名士兵向她道别。

知道他们还要回去继续坚守,霍予晚恭敬颔首,“谢谢你们。”

两道整齐的敬礼,蓝天下的两抹军绿色身影逐渐远去。

迫不及待的坐车回到家,霍予晚提着自己的大包小包大步流星的跨步上了楼,可在敲了许久门后没得到回应,她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今天不是休息日,黎煦之大概还在学校。

摸了摸脑袋,她想起自己走之前压根没带家门钥匙,这下真是连家门都进不了......

提着包先到了外公外婆家,两位老人迎着她嘘寒问暖,不停的关怀着,杨老太太一边拉着霍予晚的手一边高兴的抹泪。

家里的三个女儿走的走嫁的嫁,杨南俊也忙着做生意,就去年关口开放时回来过一次,平日里只有黎煦之每周末来陪两位老人说说话,本以为日后就能守着外孙女安稳过日子,谁知道刚团聚没两年人就消失了。

霍予晚走之前只跟他们说自己是去研究院工作,以为只是正常的科研日常,所以两位老人根本没多想。

但谁知道一走就是五年。

杨老爷子期间还去研究院打听过,得到的回应只说是霍予晚被外派,至于去哪儿、干什么,没人能回答他。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两人老人隐隐有了猜测。

他们和黎煦之心照不宣的没再提起过霍予晚的去向。

直到霍予晚离开后的第三年,报纸上刊登了国内首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的文章。

上面还配了几张图片。

其中有一张是相关科研人员的背影照。

十几人之中,老太太一眼就注意到了站在中间的那个女生。

照片拍的很模糊,那抹背影也很普通,清一色的绿色军装,甚至连发型都不是她们熟悉的霍予晚时常留的长发。

再普通不过的齐肩短发,高挑修长的背影,可老太太还是激动的拿着报纸去给杨老爷子看,说那肯定就是他们外孙女。

老爷子这几年眼睛也老花了,戴着眼镜看了半天都没认出来,气的激动又着急的老太太拿着报纸就准备出门去找黎煦之。

她相信黎煦之肯定能认出来。

找到家里时,还未等老太太把报纸给黎煦之看,却先留意到了桌子上的东西。

和自己手里这份一模一样的全国日报。

只不过也有些不同,桌上的这份报纸被裁剪过,缺失的那块版面恰好是报道通信卫星的那部分。

一霎那,老太太知道,黎煦之肯定和她一样,都认出了那是霍予晚。

那时她还曾问过黎煦之,是不是再过不久霍予晚就要回来了,可得到的却是黎煦之的摇头否认。

也不知是在说她不知道,还是在说霍予晚并不会回来。

如今一转眼五年过去,人终于是回来了。

“长高了,也瘦了......回来就好......”

老太太握着她的手细心打量,眼眶还有些湿润。

一旁的杨老爷子虽然没说话,但脸上也是同样的关怀。

霍予晚看着两位老人愈发苍老的面容和满头的白发,心间也有些感伤。

“是我不好,让外公外婆为我担心了。”

她轻轻抿唇,眼眶有些红。

“傻孩子,你是在为国家效力,我和你外公感到骄傲还来不及......”

在外研究的条件艰苦,霍予晚一声不吭的就走了五年,他们只会为她感到心疼。

三人坐在屋子里细细说了会儿话,眼看着马上就到午饭时间,杨老爷子最先反应过来,打算出门去多买点食材,中午做些霍予晚爱吃的饭菜。

“你去学校把煦之也叫来吧,咱们一家人好久没坐在一起吃饭了。”

看向霍予晚放在桌子上的行李,老太太知道她大概是还没回家。或者说是,还没见过黎煦之。

“离开那么长时间,她见到你一定很高兴。”

霍予晚闻言迫不及待地点头,随即一路小跑着出了门。

望着她连背影都投着股兴奋劲儿的势头,老太太默默叹了口气。

这五年间不是没有人追求过黎煦之,各种青年才俊,可无一不被婉拒。

南大早几年私下里的传闻老太太是知道的,黎煦之出版的书她也都会看,如果再看不透这两人之间的关系,那她这么多年都白活了。

骑着自行车行驶在校园里,霍予晚沿着熟悉的路线环湖往中文系的办公楼赶去。

“我是不是看错了,那人怎么那么眼熟?”

有学生看着从身边经过的霍予晚陷入沉思。

“那不是霍予晚吗?”

“天呐,她回学校啦!”

“是不是来找黎教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