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愧疚感是婚姻的稳定剂(2/2)
其实,她都知道。
当年,汪妈妈是高干子女,家境殷实优渥,汪建坤不过是一个农村出身的穷小子,几分帅气又能说会道的他,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认识了汪妈妈。后来的事,就很落俗套了,门第高贵的大小姐爱上了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并以与家庭脱离关系的代价,执意下嫁了汪建坤。但汪妈妈的父亲不忍女儿受苦,为女婿在省文化局谋得了一个小职位。
但婚后的汪建坤,一改婚前温柔体贴,在清贫乏味的生活里,愈发大男子主义起来,在汪妈妈首胎差点难产身亡的情况下,以家族必须有男丁延续香火为由,执意要了二胎,汪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儿子后,汪建坤却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丢了小小官帽。汪家四张口都要吃饭,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汪建坤被逼着带上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包括汪妈妈的嫁妆,南下创业。
汪家还未发迹的那几年,汪妈妈一个人在家独自养育两个孩子,在娘家的接济下,把汪家姐弟拉扯到了十三四岁。这期间,每个月打两个电话,每年过年回家一次的汪建坤,甚至不如自己的邻居大姐给自己的照顾多。
有段时间里,她听说他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积累起足以让普通人家不愁吃穿的财富,但随之而来的风言风语,却让她开心不起来。
她听邻居那也在深圳打工的丈夫说,汪建坤在那买了房买了车,也有了女人,许多女人。
邻居大姐跟她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手上拎着的一袋子鸡蛋掉在了地上,碎裂成了一坨乱七八糟的糊糊,她连忙俯身去拾袋子,然后假装擡手擦汗,顺手抹掉了眼角不慎溢出的泪花,但没有擦的那一边,泪水滴进了鸡蛋液里。
她起身后,带着满脸恬淡的幸福笑容,否认了这个传闻,说汪建坤昨天还打电话说要接自己一家老小过去享福呢。她没等邻居大姐反驳,就以一句“我着急回家做饭呢”匆促结束话题,拎起一袋子鸡蛋液往楼上家里赶去。
掩上门后,她才敢放声大哭起来。自己还傻傻期待着事业有成的他,来接自己去过好日子,现在这些期待全都碎成了那一袋子的鸡蛋糊。
晚饭的时候,她端上桌一盘摊鸡蛋,看着一双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女去抢盘中鸡蛋的开心模样,她想着,他就算不要我,还能舍得自己的孩子吗?
于是乎,在某个平常日子里的早上,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收拾了少量的衣物,带上汪家姐弟,一起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她装作没有看见他诧异的眼神,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为了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她选择装糊涂。
包括,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假装不知道他为何经常夜不归宿,从不过问为什么他的衣服上随时可以找到不同颜色、长短的头发,为什么身上的香水味经常不同。
只要他不破坏这个家庭的稳态,她愿意一直装傻,即使他的谎言拙劣,但只要他愿意撒谎,她就不去拆穿,甚至为他维持好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
邻居大姐跟她说,婚姻的稳态需要愧疚感来维持,男人觉得有亏欠时,他才会加倍对你好,即使外面彩旗再飘,也不过是一时的玩乐,最后不还是要回归家庭的吗?你还省得讨好他了,没有男人却有钱的日子,再舒服不过了。
可是现在的自己,没有感到幸福啊,她反思自己,难道我要的太多了吗?明明只是想要“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而已。
她想得出神,一个不留神,毛线球从她的身上滚落下去,骨碌骨碌地滚出去好远。
她看着那团躲在黑暗中的灰色毛线团子,想起来这还是邻居大姐给她寄来的,这种老式毛线她哪哪都找不到,最后还是拜托了邻居大姐帮她从家乡买到后寄过来。
她想起,邻居大姐前几天在电话里,支支吾吾地告诉她,她女儿现在也在深圳工作,但好像最近工作不太顺利,也不再往家里寄钱,想着是遇到难处了,拜托自己多关照一下,最后委婉地试探,能否让汪建坤帮忙,为她女儿介绍一份好工作。
她素来不会拒绝别人,何况是邻居大姐的忙,想着找机会跟丈夫说一声,也不是太难的事。
但今天,她又没有等到汪建坤。
罢了,罢了。
她望了眼客厅墙上那副巨大的全家福,打了个哈欠,起身把毛线团捡了起来,坐回沙发上,把毛线针又拿了起来,细密的毛线互相勾连与拉扯着,一针一针,织进了女人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