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161章 限量,限量!

第161章 限量,限量!(2/2)

目录

“本宫明白了。”

王皇后敛下眉眼,垂在桌案下的手指微微捏紧。

当初她父王仁皎向薛三求教生子秘方,薛三郎说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

有时候,不变也是一种争夺的方式,不变未必就不能有所得。

“兄长要好好经营这羊毛线的生意。”

王皇后叮嘱王守一。

“此事关安西都护府,兄长务必做的稳妥,陛下能看见。”

“本宫也会在这羊毛线上下功夫。”

她说这话的时候王守一其实没明白,毕竟安西都护府现在是郯王李琮说了算。他妹子这样擡举羊毛线气不是再给李琮擡轿子?

李琮的亲娘可是刘华妃,三妃之一,身份可不低呢。

可之后他再看,却发现他妹子的话格外有深意。

中宫皇后,一国之母,她感兴趣的东西天下人便会都跟着关注,是以安西都护府的羊毛线一进京城,立刻引发全城哄动。

“怎么卖,你可是想好了?”

下朝之后,李隆基特地把王守一留下来问话。

王守一一愣,下意识地点头。

“启禀陛下,臣已有了成算。”

其实哪有什么成算,他原本想着就开店卖货呗,谁要给卖给谁。

可现在皇帝都这样问了,他要是实话实说显得格外怠慢。于是王守一心念急转,忽然想到大管事回来给他汇报的“薛三销售法”,决定再信他的“贵人”一回。

“臣选了东西市两家最好的店铺,明日辰时正式开卖。”

王守一回道。

“每日定量200斤,卖完即止,每人限量二两。”

二两?二两能干啥?织个裤腿都不够吧!?

闻言李隆基挑眉。

“所以明日便还要等,还要买。这样你日日门口人潮如流,倒是个招揽生意的好点子。”

说罢,他还伸手拍了拍大舅子的肩膀。

“倒是没想到你小子竟然还有这样的生意头脑,且让朕看看你的手段吧。”

王守一苦笑。

这哪是他的手段,这是那薛先生的手段,被他一时情急给讲了出来。

现在可倒好,骑虎难下,也只能按照薛先生的办法干了。

于是第一天,不到两个时辰,东西两店铺的羊毛线全部售罄,早早挂起了“明日待售”的牌子。

第二日,依旧是同样的情况。第一天没抢到的客人第二天一早便来排队,依旧是两个小时不到就售罄,后面没排到的人怨声载道。

“为什么不多卖些?”

“就是就是!碛西那么远,就不相信你们是每天都现拉过来的,把库存都放开啊!”

“二两线够干啥!?”

眼见着人群沸腾,伙计忙不叠地跑去请示店铺掌柜。

店铺掌柜哪敢耽搁,他是知道店铺后面的仓库里是有存货的,而且这存货的数量还不少,粗的细的什么颜色的都有,把个库房堆得满满当当。

每人每天限量二两?这么多羊毛线要卖到什么时候!?万一卖不出去可咋整!

结果报到大管事那儿,大管事摇头晃脑。

“不能开,不能开。”

“这可是陛下和娘娘用过的东西,讲究物以稀为贵,岂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

掌柜:……

掌柜:“再不放开,客人们怕要是骂……”

“骂?那就让他们骂,骂的越厉害越好!”

大管事嘿嘿一笑,不知从哪儿摸出一把扇子,学着某些人的模样扇了扇。

“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饿肚子,就得吊着他们的胃口,让他们天天想着等着,互相攀比,这样咱的东西才有身价。”

“你真要是放开了随便买,你看那些达官显贵们还着急吗?说不定还得在背后贬损咱们是乡下造的粗货呢!”

啊?是这样吗?

两个掌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将信将疑。

可现实也不容他们不相信,就像大管事所说的那样,虽然每天伙计都被买羊毛线的主顾骂到臭头,但门口的队也是越排越长,前来抢位的时间也是一日早过一日。

同时,京中悄然兴起织羊毛衣的时尚。

此时的长安城刚刚入秋,穿羊毛衣还为时过早。可在高门望族的茶会饮宴上,羊毛衣的花色和织法俨然成了最流行的话题。那家的小娘子要是连个织法都说不上来,就会被人瞧不起。

当然也不一定要她们自己织,可她们得懂,得能说出个四五六,毕竟皇后娘娘都亲手为陛下织了一条羊毛裤,想要展示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们如何能落于人后!?

于是房里的丫鬟婆子放在了绣棚,拿起了粗细不一毛线针,手指翻飞,各式各样的羊毛织物迅速涌现。

平针、麻花针、反正针、挑空针。

羊毛坊店铺定期也会更新最流行的针法,印刷成一本小小的册子,定期在店铺门口分发,若是织法的主人同意还会标注名姓。

这下在门口排队买线的人就更多了。

这羊毛线价格不算便宜,但胜在都是编织用的,不好看还可以直接拆掉重织,利用效率不要太高!

有精明的妇人算计过,买一些毛线回来,每年只要再填一些就能够家里人用,只要勤快年年都能翻新衣服,划算的。

大户人家不在意价格,但有新花色谁不想试试?!于是等位的人有了新活计,一边买毛线一边攒小册子,两手抓两手都得抢,少一样都不行。

渐渐的,羊毛线店铺的小册子成了长安城时尚的风向标。店铺升级了小册子的装订,里面的画样也都请了有名的画师执笔,附带人物着装的效果展示,比之前免费发的简装版精美了不知多少倍。

精装版的册子当然是收费的,和羊毛线一样放在店铺里销售,另外免费的册子依旧保留,只是和这收费的相比,免费的就只有花样和花样,十分简单。

收费的册子遭到了长安城小娘子们的疯抢,每每发售便有各家下人昼夜排队,比羊毛线的热度还要高得多。

晋国公府大赚。

安西都护府大赚。

皇帝龙心大悦,公开赞扬郯王李琮,并夸晋国公王守一为国分忧,乃是一等一的忠臣。

盘账完毕,同样得了大笔赏钱的大管事喜得朝西边拱了拱手。

“薛三先生不愧是世外高人,洞悉人心的手段一等一,”

“这限量售卖加画册造势的法子绝,真是绝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