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还不如让我昏着呢!(1/2)
第167章还不如让我昏着呢!
748这话是在门外说的,王焘、陈藏器并太医署的几位医正医监们没听到,蒋亨等人也没听到。
此刻一众人正围着昏昏沉沉的蒋六郎,在讨论他到底是小肠泄还是大瘕泄。
蒋六郎是蒋亨的堂弟,蒋家的儿郎在成年后都要随着父兄出来跑商,蒋亨比蒋六郎大了十几岁,对这个小堂弟格外关照。
只是没想到蒋六郎还是发了痢疾,而且发的格外急重,两日不到已然起不了身,急得蒋亨满嘴的火疱。
这可怎么办?难不成这孩子就要交代在外面了?!
一出草原,蒋亨便开始求医问药,但都见效不大,于是蒋亨便把希望寄托在了龟兹城,这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大型城镇,又是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那边的郎中肯定会比草原游医高明。
结果在前往龟兹城的路上,他遇到了正在收割苜蓿草的廓落布人。蒋亨和廓落布头人布尔贴是老熟人了,见布尔贴忽然出现在玛城附近,他还觉得十分惊讶。
怎么回事?廓落布人归附大唐了?
“不是归附,是做工!”
布尔贴头人跟蒋亨强调廓落布人的立场。
“为了报答齐四郎拯救全族的恩情,我们答应给大唐的牧场干三年活,三年后我们便可以回草原了。”
他还把748妙手救人的过程给蒋亨讲了一遍。
蒋亨一听这行啊!都是上吐下泻的病,那齐四郎都能把躺在山坳里等死的廓落布人救回来,他家六弟是不也有希望!?
于是便带着蒋六郎上门。只是他没想到今天齐四郎家名医荟萃,不但有太医署的几位医监医正,更有王焘、陈藏器这样的民间名医,他家阿弟真是命不当绝了!
蒋亨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眼巴巴地看着几位郎中围着他那气若游丝的堂弟,期待马上就能把堂弟救回来。
只是痢疾虽然不算疑难杂症,但却有种类的分别,误治则生死立判。
蒋六郎虽然年轻,但他泄的时间过长,又有奔波消耗,身体已经达到一个极限,稍有差池就要满盘皆崩。
陈藏器用药大胆,开方大开大合,猛打猛攻。此举虽然对急症见效迅捷,但也因为打法过于激进而有误伤之嫌,陈藏器担心蒋六郎的身体受不住猛药挞伐,犹豫再三还是没敢开方。
太医署的医监常年给达官贵人们看病,倒是十分擅长温和调方。可蒋六现在的情况明显不适合慢调,若不是不能尽快纠正病况,人可能很快就要只撑不住了。
几人讨论了一会儿,未能达成共识,急得蒋亨在一旁抓耳挠腮。
这郎中多了也是麻烦,每个人的想法和治法都不大一样,偏偏他家六弟拖不得啊!
他不由得看向一旁站着不吭声的齐四郎。虽然是投奔齐四郎来的,但听说他家来了长安城的医家,蒋亨就把齐四郎给忘到了脑后,一心一意盼着郎中们能把阿弟治好。
现在医家们的意见不一,他就又想起了齐四郎,想从他那里求个主意。
正斟酌着该怎么开口呢,忽听门口马嘶驴叫,有两位英气勃勃的娘子从门外走了进来。
748朝那两人招了招手。
“你们来的正好,这边有个要做静脉滴注的病人,大蒜素100㎎加1000g的生理盐水,尽快吧。”
“喏。”
两姑娘也不多说,自顾自进了另外的屋子更衣消毒,没过一会儿众人便听到了消毒器械的声音。
“薛监作,这是……”
“这是碛西的法子。”
748嘿嘿一笑。
“我们这民风彪悍,治病的法子也简单粗暴,不管是大肠泄小肠泻还是什么泄,都用这静脉滴注治。”
他这样说,众医官齐齐挑眉,蒋亨更是一个健步窜到748跟前,一把抓住他的衣袖。
“可是当真?”
“当真,当真。”
748朝他点了点头,又对太医署众郎中说道。
“还是之前的思路——先救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人稳定之后再慢慢调,并不是比各位的治法更高明,唯大力出奇迹耳。”
啥?啥力?
王焘闻言心念一动。
“这次可是也要用上乙仙丸?”
748已经懒得去纠正药品名称的误会了,直言不会用,因为蒋六郎的痢疾用非非甾体抗炎药是没什么用的,虽然力大砖飞但也要对症下药。
“用大蒜素,抗菌治疗。”
“菌是肉眼看不到东西,需要借助显微镜,显微镜诸位应该都看过了吧。”
当然都看过,还是陛下在朝堂上亲自演示的,所以他们才会不远千里来到碛西。
听这姓薛的意思,痢疾仿佛还和看不见的“菌”有关,“菌”这个概念倒是不难理解,可以套用“邪毒”、“瘴气”之类的,可说要用大蒜杀灭怎么灭?嚼服吗?
正说着,一位头戴面罩的妇人走了进来,跟748说滴注室准备完毕,748便让蒋亨把人往另一个房间擡。
王焘等一众郎中也跟着走,穿过两道门发现这里竟然是矮平房的后院,是一间空荡荡的房子。
只是这房子里摆放着许多他们没见过的东西,大都是精钢打造,整整齐齐摆放在托盘上,在日光下闪着冰冷的银光。
众人顿时心中一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