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168章 郎中开会

第168章 郎中开会(2/2)

目录

他现在说要去安西医所学习,那说明这薛三郎的医术已经到达了非同一般的程度,连王大家都要潜心钻研。

那……那还等什么呢,大家就都去呗。

于是呼啦啦一群人都说要去医疗所上课,把748也打了个措手不及。

西域风气开放,男女交往不拘,它那个医疗所除了自己招收的女生员,还有张孝嵩和郭知运送来进修的军中疡医,日常上课都是混坐,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

可现在忽然来了一群长安城的医官,有几个748冷眼看着还是个老学究,估计看到一群男女同样看解剖图的场面不会太高兴,说不定又要斥责不成体统。

无奈之下,748只好给这群医监医正单独开班,选了几名手脚利落的生员当助教,其中便有今次出场的洪幺儿和王二娘。

洪幺儿原本是在羊毛工坊做工,账目算的明明白白,是被当做会计人才重点培养的。但这小娘子心气儿高,听说医疗所招生员她就去报了名,胆大心细肯吃苦,又是出了名的卷王,果不其然成了医疗所里最出色的学员。

有一次大壮好奇地问她,明明有希望做羊毛坊的掌柜,为啥还要大费周章来学疡医,坐在账房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好吗?

洪幺儿想了想,回答说艺多不压身。

她不想像她娘亲那样卖酒,想要活得理直气壮,那便要有些傍身的本领。这世道给与女人的机会不多,坐账房里固然好,可万一哪一日羊毛坊不用她了,她也未必能寻到第二家愿意用个女账房的东家,到时候还可以靠着疡医的手段得口饭吃。

“野草总是要想尽办法扎根下去的,土上一叶草土下千万根,根越多越不容易干死,先生去荒漠一看就知了。”

洪幺儿的话让大壮琢磨了一晚上,748也没去打扰他,就任由他在代码箱里发呆。

第二天大壮似乎恢复了正常,又和平常一样早起晨练做工学习,可748总觉得它的宿主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是什么748说不清,但就是不一样了。

像今天,因为要给太医署的众人单开一个课程,薛大壮的工作量比平时翻了一倍,日程也被压缩了许多。

但他似乎并不在意,还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出一份符合时代背景的学习笔记,让748讲给太医署众人听。

“你这是怎么了?”

748狐疑地问他。

“怎么忽然这么积极了?”

“没什么。”

大壮假装不在意。

“你那个讲法太刻板了,那些人都不是王二娘她们那种新手,人家从小学医师从大家,你的那套话术人家不一定能接受,总得转化成能接受的语言。”

“我是本地土著,我能想明白的那些医学大家肯定能,我来做你们之间的翻译不是很好吗?可以避免很多误传。”

这倒是,但你以前根本不会去干这种事啊?!

748还是很怀疑。

但它观察了一阵,发现薛大壮好像真的只是想要做个诚实的学术翻译,之后也一直在兢兢业业给两个医疗体系搭建桥梁,慢慢的也就不去管他了。

毕竟,有了大壮的帮忙,它和太医署众的沟通顺畅了许多,一些理论和概念也能融会贯通,教学进度飞速推进。

748也终于领教了大唐顶级医家的业务水平。这次不是单纯的虐菜式灌输,而是教学互长有来有往,甚至王焘等人提出的一些问题748也没办法回答,每每上课都是一次酣畅淋漓的交锋。

到后来,太医署的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在接触了显微镜、乙酰水杨酸和静脉滴等新鲜事物后,自觉颇有进益的人便将这些进益写信与亲朋好友分享,重点讲述他们在新器皿的辅助下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对于医学典籍中的一些概念有了新的领悟。

有人分享便有人求助。医监医正们也不是什么都擅长的,在课上遇到与748意见相左的,谁都不能说服谁,于是气不过的便写信拉人求助。

这年头,谁家学医还没几个师兄弟啊,事关师门尊严必须给兄弟站脚助威。于是讨论多了便形成效应,许多郎中都知道现在在玛城有这么一家医疗所,愿意公开新器皿给大家观看,还能参与医学大家们的讨论,聆听各家的心得。

有这好事儿,千载难逢,谁能不动心!?

于是,等到郯王李琮奔丧结束回到碛西,他发现玛城这边到处都是穿着文士袍挎着药箱的郎中。南言北语各地方言交织,时而拉帮结派时而一言不合,讲通了又能把手言欢,俨然成了大唐郎中的集会之地。

李琮抓头。

不是,我就走了几个月……这怎么天都变了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