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如何合理的请假出海(2/2)
张嘉贞点了点头。
他来之前自然是有看过这薛三的履历,非科举出身,也不是荫庇入官,先是因献酱油做了个流外五等的小吏,之后又因曲辕犁和蒸酒受提拔,越过流外铨直接成了从九品,从此一路破格提拔,如今乃是从八品的弩坊监作。
这一路,薛大壮走的都不是寻常路,按说这种人最不入张嘉贞的法眼,可偏他近些年在安西四镇做出了一番大成绩,这又让新上任的张相爷刮目相看了。
神臂弩、飞天兵、矿石场、炒钢炉。
张嘉贞是人过秦州都督、并州长史的,对西北军务可一点都不外行。
开元四年铁勒九姓内附,张嘉贞就曾奏请置天兵军对其管控,与王晙的想法不谋而和,两人还曾私下交流过对于突厥降户的处置。
不过倒是没想到,最终的解决竟然是靠着一座牧场,安西牧场及其配套的商铺把葛逻禄和西域诸部紧密串联了起来,饶是黑衣大食和突骑施再三挑拨也没能成功,这效果也不比天兵军差多少。
王晙后来还给他写信,说自己经薛三郎治好了风湿热,而且安西这边还出了两种新药,甚是神奇。
对此张嘉贞十分好奇,听到好友王守一准备给薛大壮摆接风宴,他便说自己好奇,想见一见这薛三郎,如此便成行了。
此刻看到薛三本三,张嘉贞的内心是有些惊讶的,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薛三郎竟然如此年少,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半大不大的年轻人竟然在安西四镇做了如此规模的经营,还屡立奇功。
“薛三郎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这几年家里的铺子全靠弟弟帮忙,今日弟弟终于从碛西回来了,我先干为敬!”
见气氛有点严肃,王守一先灌了自己一杯,然后招呼众人喝酒吃菜。
今天请的宾客不多,除了张嘉贞就只有一个祁国公的侄子,是小范围的私聚。
王守一本来是想跟748念叨一下京城里最近发生的变故的,顺便跟它求个主意。但张嘉贞忽然提出也想参与,他不能驳了当朝宰相的面子,许多话也只能待以后私下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的氛围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张嘉贞对安西牧场的事很感兴趣,于是抓着748反复询问一些细节,尤其是关于代币兑换的问题尤其细致。
748想起之前李琮和它讨论的“恶钱”问题。唐代的恶钱有很多种,其中最泛滥的乃是民间私自铸造的减重钱,如鹅眼、铁锡、铜荡之类的,屡禁不绝,甚至愈演愈烈。
前任宰相宋璟曾想整治恶钱的问题,但却遭到了朝臣的反对。说到底,经历过乱世的百姓对于钱币的质地和重量十分看重,当年高宗朝意图将含铜量一般的干封泉宝定出高于本币十倍的价值,天下的百姓根本不买账,所以朝中有人主张既然无法遏制恶钱的流通,不如干脆放开随便私铸,朝廷只要对私铸的钱币含铜量进行监管就行了。
这个提议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身为当朝宰相的张嘉贞也卷入其中,但他并不同意开放私铸的意见,毕竟铸币权乃是朝廷的象征,大唐朝廷在铸币的问题上犯过错误,真要放开只会让朝廷铸币的价值一跌再跌,甚至引发新的混乱。
但要是只是打击,都打击了这么多年了,民间依旧私铸泛滥,可见是没什么成效的。
他听说安西都护府在牧场使用了新的结算方式,便想问一问具体操作的细节。
“细节……”
748想了想。
“细节就是能够保证代币的购买力。”
它说的很真诚。
“要让使用者能够用代币兑换到他需要的东西,而且价格合理,其实本质上还是物与物的交换。”
“安西牧场不大,代币只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流通,相当于一个封闭的小环境里大家都用羊毛结算,代币只是计量的工具,还是很容易实现的。”
“但要是放在整个大唐就不那么容易适用了,大唐的体量大,用钱需求迅猛,简单换算无法承担这么复杂的经济结构。如果真想解决恶币泛滥的问题,那还是要从建立货币本身的信用下手。你要禁止民间使用恶钱,那你就要拿出足够多的好钱,就像牧场商铺和医疗所给用户提供的服务,让大家愿意用你的钱。”
“另外,如果你想收缴市面流通的恶钱,那你就得给与百姓一定的兑换补偿。安西牧场使用代币交换物资是比用金银购买有优惠折扣的,能充分调动大家兑换的积极性。收缴恶钱也是一样,没有好处大家为什么要用你的钱?”
“最重要的,禁用恶钱这事儿不能着急,不能指望可以一蹴而就,要给足时间,让民间有机会把恶钱全部兑换出去,让市场中保有足够体量的好钱。”
“推进也不能一刀切,最好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恶钱禁用后的流动行不足,民间的反对也能减轻不少。”
“毕竟……”
748顿了顿,直言不讳。
“‘干封泉宝’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