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178章 背后蛐蛐李老三的坏话!

第178章 背后蛐蛐李老三的坏话!(2/2)

目录

“但这样一来,陛下岂不是对武氏食言了?”

748微微皱眉。

“做不到的话一开始就应该讲清楚,不要胡乱许诺嘛!给了希望然后一次次的拖延食言,这样才最让人觉得愤怒。”

“哎呦我的薛弟弟,这话可不兴乱说的,传出去了咱俩都要倒霉。”

王守一连忙来捂748的嘴。

但他对748的这番言论也无法不认同,毕竟当初“论功封赏”一说是出自陛下亲口,那时候大家都觉得陛下是要破格提拔武婕妤,朝野上下风声四起。没想到这都过去了好几年,武婕妤依旧是武婕妤,空悬的惠妃之位也没落到她的头上。

如果只说这件事,抛开王守一个人的立场,他也觉得陛下这事儿干的不地道,这不就是溜着武婕妤玩呢嘛。

但八卦只说了一半,武婕妤也不是那种任人摆弄的小娘子,她能这么多年都把持着陛下的宠爱,也是很有成算的。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生下来的孩子都不甚康健,两个都没养活。

“唉,陛下这几年,性情也和之前不打一样了。”

王守一叹了口气。

其实这才是他今天找748喝酒的主要原因。一晃几年过去,一直在碛西的薛三郎回京城,但京城中的皇帝早已和他出发的时候有了变化,变得威仪日盛,也越发独断任性,若是还和以前一样,怕是要惹出祸事来。

“你与宁王……额,就是以前的宋王,你与李成器见面的时候也注意一些,现在陛下十分忌惮朝臣与宗室之间的交往。”

王守一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家倒还好,因为中宫无子嘛,我们家又没什么特别有本事的人才,只是靠着外戚的名头过过富贵日子。但是陛下的兄弟,你也知道陛下和几个王爷感情不错,但要是朝臣和他们交结,陛下就不高兴了。”

“之前光禄少卿裴虚与岐王一起吃酒,还聊了谶讳的话题,结果不知怎地便传到了陛下耳朵里。裴虚还是霍国公主的驸马呢,直接就让和离了,然后把裴虚流去了岭南。”

“万年县尉刘庭琦、太祝张谔也是和岐王喝酒,都给贬谪出京了。”

“弟弟我知道你是被宁王举荐上来的。虽然宁王殿下一直很有分寸,但他毕竟是先帝长子,地位比岐王还高着不少呢。你在京城可是得小心些,咱们陛下现在忌惮这些事儿,必要的话你离宁王远些吧。”

748点头,又问。

“那陛下是猜忌岐王了?”

“谁知道呢,反正倒霉的都是朝臣,对几位王爷连句重话都不说,但这个阵势谁还看不明白呢。”

王守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所以现在,我算是明白弟弟你当年为什么跟我阿耶说一动不如一静,以不变应万变了。别的不说,咱们老王家现在能在京中稳坐钓鱼台,这里面有多少是因为阿菱膝下没有子嗣的缘故。陛下是个好面子的人,不愿人说到他不仁义、不念旧情,但你说他心里有没有忌惮?那肯定是有,所以才会对朝臣和诸王看得这么紧。”

“所以我们家只要不惹事,我们就是陛下最好的面子。王家又没有皇子,跟朝中的政斗一点都挨不上,我们这也算善待故旧的牌匾了,之前要不是你提点,我们险些把自己最大的挡箭牌给砸了!”

王守一说这话是真心的,他是真的感激薛大壮,觉得这小子简直就是天上派下来庇佑王家的福星,不管是羊毛还是松纹蛋,全都帮了他们家大忙!

去年他爹犯了几次胸痹,薛三听说之后让大管事带了种神药回来,只要压在舌下含服便能大大减轻痛楚。也是亏得这药送的及时,不然去年冬天他爹那次大发作,人说不定就救不回来了!

是以即便冒着风险,王守一也想把京城最近的情况跟薛三郎讲清楚,他预感陛下这次多半会召见薛三郎,但陛下身体不适,已经缺席了两次朝会,所以召见的事儿也未必会在最近进行。

这段时间其实是最危险的时间,因为刚从西域回来的薛三郎对朝中风云变幻不甚了解,稍微行岔踏错变会被人捏住把柄,借此攻讦,毕竟朝中看不惯薛三的大有人在。

今次替薛三引荐张嘉贞,也是想帮恩人在新任宰相面前露个脸,以后也能关照些。

毕竟他们王家现在是真的远离政治,空有一个外戚的招牌毫无实权,想帮忙也使不上力。

只是王守一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想法分分钟便应验了。

这顿酒还没喝完,晋国公府的大管事便急匆匆地跑进来,说宫里来人传旨,让薛三郎即刻进宫。

“现在?”

王守一大惊。

这都什么时候了?再过一会儿宫里都该落锁了吧?有什么急事儿现在就要传召!?

他心念一动,背后瞬间被冷汗浸透。

该不会……该不会……刚不会是刚才他和薛三郎放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被陛下听到了,陛下大怒,要招他们两人进宫问罪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