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 为什么呢(1/2)
第72章第72章为什么呢
吴良辅果然事后又悄悄把原来那些东西又送了回来,这回是亲自来的,见了佟采薇,他腆着脸:“多亏了佟主子帮忙说话,往后您有事尽管跟奴才说,能用得到奴才的,奴才一定尽心尽力。”
佟采薇不置可否:“你好好伺候皇上就够了。”
吴良辅满脸笑容:“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顺治到底还是心软的,前头大臣们商量着要议吴良辅的罪,他没吭声,任由他们议完,最后保下了他的一条命,留他在身边伺候。
那些人无非就是想把吴良辅扳倒分薄他手中的权力,他活着还是死了,对他们来说不重要。
吴良辅当不成首领太监了,但他好歹活下来了,虽然不大适应,但他捡回了一条命,总归是高兴的,除了给佟采薇送礼,他还给佟采薇送了个小太监过来,才八九岁的年纪。
“这小子和奴才是同乡,进宫以后奴才瞧他可怜,一直带在身边伺候,和亲儿子也没什么区别,主子要是瞧得起他,就让他在您身边伺候。”
吴良辅也是人精,知道顺治在景仁宫审他的目的,这才投桃报李,麻溜地送了人过来。
小太监也没个正经名字,宫里头都叫他小九,瘦巴巴的身子和瘦巴巴的脸,勉强有点肉,可见是还没养好。
佟采薇这里不缺太监,倒是玄烨那里还缺一个使。
她让小良子把人领了下去,先问清楚来历。
小良子把人领走,端着一杯茶,往位置上头一坐:“说吧。”
他冷着脸,心想凭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还想抢我伺候主子的差事。
小九有些害怕,但好歹胆子没小成针尖,咽着口水交代了:“奴才叫小九,七岁时候进的宫,进宫以后被分到乾清宫去洒扫,干些粗活,有幸3八九岁……吴大伴看上了,认了干儿子。”
吴良辅不止他一个干儿子,他那些徒弟其实也是干儿子,小九年纪小,还没长好,吴良辅也不让他在外头露脸,是以谁除了他那些干哥哥们,谁都不知道他也是吴良辅的干儿子。
小良子打量他两眼:“姓什么?家里可还有什么人?”
小九垂着头:“姓梁,家里人都没了,饿死了。”
他是直隶人,前两年直隶发了大水,洪涝冲垮了他的家,他家里人没死在洪涝里,却饿死了,朝廷发了赈灾粮,但不够吃,一家人省着口粮也不够,七八口人,只活了他一个,爹娘死之前不大瞑目,拉着他的手想让他活下去,好歹给梁家留个香火。
小九一个孩子,哪能活得下去?他瞅准了趁着直隶发大水多流民来买便宜人口的人牙子,一咬牙,一狠心,把自个儿卖了,一路啃着粗饼子,辗转流落,最后进了宫。
这些话他都老老实实和小良子交代了。
他虽然年纪小,但人够聪明,怕景仁宫不收他,再把他退回去。
小良子听完也没说要不要,进门和佟采薇禀报去了。
佟采薇听完:“也是个可怜的,你先带着,回头让他跟着玄烨。”
小九从此改了个名,不叫小九了,改回了他的姓,又添了字,叫梁九功。
小良子提溜着他的耳朵:“这是主子给你的恩典,往后把前头的事情都忘了,安心伺候好小主子。”
梁九功连连点头。
他原来也没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叫小九也只是因为他在吴良辅那里排行第九罢了。
玄烨对身边多了个小太监的事情倒也没有太惊奇。
但有小太监伺候也是给他带来了便利的,之前跟在他身边的只有嬷嬷和宫女,太监用的是佟采薇的,毕竟年纪还小,他也没搬到阿哥所去。
如今有了梁九功,好歹有个人鞍前马后。
每天天不亮,玄烨还没起床,梁九功就起来了,盯着人去御膳房领膳,再收拾三阿哥去上书房要用的东西。
不到半个月,他就成功在玄烨身边站住了脚。
玄烨跟佟采薇说:“还挺好使的。”
好使就好。
十三衙门原来是代替内务府运作的,由吴良辅管着,本质上还是顺治的集权手段。
早前设立这个十三衙门的时候就受到了阻力,满汉两旗的大臣深知宦官干政的风险,前明魏忠贤等人的教训还在,他们当然是不同意的。
但顺治一意孤行,力排众议才设立成功,过后一直由吴良辅掌管。
但,吴良辅倒了。
大臣们的折子如同雪花一般,无非也就是陈明宦官干政的危害,大致的意思就是皇上您看您以前不听我们的话,现在好了吧?教训照样来了吧?
顺治都没管,他不是傻子,拿到手的权力不想还到那些人的手里。
他把吴良辅换下来,又换了另外的太监上去。
多少有些饮鸩止渴,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佟采薇对这事儿一向是不管的,她有另外的事情要做。
年底的时候下了两场雪,雪化的那几天回了暖,慈宁宫里太后少穿了两件衣裳,着凉了,病了。
太后病了,宫妃要去侍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