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 90 章 换一位(2/2)
雍殊将周王的竹简重新卷起,道:“待国内乱事平息,我会亲自到洛邑请求王上册封,一切名正言顺后才宜商讨王姬之事。”
使臣听出了他话语中的信息,一时又惊又喜。
按礼制,邦国公子承袭爵位后,需到洛邑接受周天子的册封才能被承认君位的正统性。然而现下王室衰微,对诸侯的控制有限,若是强大的诸侯国不亲到洛邑,天子亦无法指责,只能装作不知将此事揭过。此前晋君得位不正,如果没有鲁国与雍国率先声讨,周天子也不会斥责晋君井枝。
得知新任的雍君是位遵循周礼的,使臣一时顾不上他未答复迎娶姬谦之女的事,缠绕在身上的阴冷消失殆尽,只有沐浴在周礼中的心旷神怡,使臣郑重道:“君上的道义如美玉无瑕,我会向天子解释清楚您的忠心。”
-
这一切薇姬都无法得知。
当她回到故乡时,姬谦并未见她。与出嫁时的众星捧月相比,现下住处可谓门可罗雀,好在她已习惯了他人冷待,对此没有太多悲观情绪。
三日后姬谦的妻子召见了薇姬。
儿时随意进入的王宫此时需要经过繁杂程序才可以踏入,薇姬跟在内小臣身后走在长长的甬道上,脚下的石砖偶有开裂,裂纹如同岁月斑驳的痕迹,甬道旁的围墙与从前没有太多区别,只是缝隙中可窥见绿意。
这座东迁之后重新营造的王宫建筑了更高更厚的墙壁,然而距离平王东迁已过去百余年,各国青铜铸造技艺的精进与武器类型的更叠,使得这座在当时看来坚不可摧的王宫已经泯然于众多宫室之中。
比她小时候更冷清了,行走在其中的臣仆宛如提线木偶,脸上神情麻木灰败。
走了一段时间,视野忽然变得开阔,空旷的平地围绕一座高台延展,不断往上的阶梯连接着高台上的宫殿。
薇姬走入殿内,见到了端庄的王后。
王后是一个温柔似水的女人,她询问薇姬在雍国的生活,关怀她遭受绑架后是否受到惊吓,言语动作间没有让人难以招架的热情,却也不让人觉得冷淡。
薇姬见到她才感觉王宫重新运作起来。
一阵寒暄之后,王后温声问道:“雍君是位什么样的人?可堪良配?”
薇姬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口中的雍君是雍殊,雍殊成为国君这事即使她远在洛邑也知晓了。
薇姬回忆雍殊从小到大的变化。他小时候长得精致,虽然总是因他人的作弄而眼眶发红,却性情坚韧,没有早早堕落,也不学这些纨绔的下作手段。后来他长成俊秀少年,跟在她身边仍然会吸引陌生女子的注视,那时他耐心又温柔,对她犹如兄长般关怀。如今他虽然让她觉得陌生了许多,但依然好骗。
薇姬为了断开与他的这桩婚姻,客套道:“雍君学识渊博,人品贵重,若是与我没有过往恩怨,倒是一桩不错的婚事,可惜了。”
王后明白她的顾虑,于是向她说明了天子还未公开的心思:“王上体恤你的难处,他已经同意你的请求,不会再将你送去雍国。”
薇姬心中的喜悦还未产生,便听到王后接着说道:“雍君还需守孝,王丧亦过去不久,重续与雍国的联姻需得等上三年,那时连儿年龄满十五,虽说与雍君相差八岁,但也不算难以接受。”
薇姬保持得体的笑容听着这位母亲对女儿未来夫君的种种考虑,耳边开始嗡嗡作响。
王后口中的连儿乃是她与姬谦的长女连姬,她四岁时薇姬还抱过她。
那时雍殊与她一同进宫,陪着父亲用完早膳,这位走路摇摇晃晃的侄女被姬谦带来,在父亲与姬谦交谈时,薇姬一时兴起将侄女抱起,却又因手臂力量不足而感到吃力,是雍殊托着她的手臂才不至于让这小女童摔下。
没想到雍殊这么早便见过自己未来的妻子了。薇姬心中冷笑,感慨他当年的帮助原来是美好姻缘的开始。
薇姬的笑容直到离开王宫才落下,她婉拒了王后留她一同用膳的好意。
回到自己府中时,夕食已经在案几上摆好,她努力克制将桌子掀翻的冲动,味同嚼蜡地吞下几口羹饭后,薇姬用力将筷子放下,面无表情地离开了。
被安排来照顾她的婢女以为今日膳食做得不佳,与膳夫反馈后却被告知与昨日是相同的做法。
昨日王姬明明食用得愉快,所以交代他们今日也呈上相同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