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43章 第 43 章 二合一(准备、送药丸)……

第43章 第 43 章 二合一(准备、送药丸)……(1/2)

目录

第43章第43章二合一(准备、送药丸)……

(一)准备//

无论在哪个时代,出远门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t情。

尤其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治安混乱以及种种限制,出远门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

因此古人需要出远门的时候,也会像现代人一样做攻略,提前了解道路状况、沿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当地的风俗习惯等信息,试图制定详细的旅行计划。

其中《山海经》就被誉为“攻略第一宝典”。

它虽然只是一部神话传说集,但里面详细记载了当时已知的各种山川、河流、动植物以及神话传说等内容,对于古代的旅行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中还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奇特的动植物,这些内容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阅读后可以提前了解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

朱大户的小儿子朱大龙,正捧着一本《山海经》看得津津有味。

他虽然纨绔,但好歹被他爹关进学堂读过好几年书,基本的字还是认识的,这山海经自然看得懂。

只是他的关注点好像有点偏了,不是在参考里面的地理人文信息,而是看各种传说故事和新奇事物去了。

看完他只觉得外面的世界实在太有意思了,各种奇异山川地貌,有的山峰直插云霄,有的山谷深不见底,有的山脉连绵不绝,有的河流汹涌澎湃,里面还生活着各种神秘的生物,如麒麟、凤凰、龙、蛇等,不禁让他大开眼界。

还有那些生活在各地的神秘人物,如仙人、巫师、神祇等,或善或恶,或美或丑,让他觉得非常神奇,恨不得马上出去见识一番。

他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呢!

因此趁着一家人正在吃饭的时候,他连声对上首的朱大户催促道,“爹爹!我们早点走吧!为什么还要等到下个月底啊!”只觉得下个月还要好久,心情迫切得等不及了,恨不得马上出门仗剑走天涯。

边上的朱夫人则是完全不同的心态,她是十分非常不想离开的,毕竟在沛县生活这么多年,突然抛下一切去一个全新陌生的地方,怎么都觉得难以接受,因此瞪了一眼急切的小儿子。

她咽下嘴里的饭菜,斟酌着对朱大户商量说道,“当家的,我们一定要走吗?这么多产业,几代人的积累就这样匆忙处理了,多可惜啊!”脸上全是心痛和不舍。

“就是啊,爹爹您要是害怕,那就待在县城里面嘛,城墙这么高,在里面安全得很啊,土匪还能攻破县城不成?”大儿子朱大虎边刨饭边说道。

实在他也不想离开,他在州学里混得好好的,被他爹连夜叫回来,竟然告诉他要离开徐州去下邳,自然十分不乐意。

一旁的小妾珍珠也是壮着胆子补充道,“老爷,现在天寒地冻的,我们这么多人,多危险啊!”

她是卖唱女出身,前十几年都在外面流荡,后来被朱大户相中买回了家,可以说是刚进朱家门不久,安稳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就要再度忍受奔波之苦,实在是不情愿。

上次就是因为惦记她,所以朱大户没有宿在河口镇,躲过了一劫,所以最近她就颇受朱大户的喜爱。

因此这吃饭的时候就不用和另外几个小妾似的站在后面伺候,而是能上桌吃饭了,这胆子就大了一些敢于开口表达意见了。

朱夫人对她谈不上喜爱或不喜爱,都这把年纪了,对丈夫自然没有那么看重,对家里的小妾们态度也都随意多了。

只觉得是个玩意儿罢了,腻了朱大户自己会冷落,只要保证他们家就她两个儿子就行。

此时见这珍珠说的话还算中听,少见的还给了她一个好脸色。

一桌子坐着的人,顿时形成一票赞成、三票反对的局面。

可惜他们家不讲民主,朱大户这个男主人拥有一票决定权。

朱大户扫视一圈,“啪”一声拍下筷子,见大家都被他突然这一下吓了一跳,这才大声说道,“都别再叽叽歪歪,我们必须在今年底前离开,不然有大祸临头,听大师的准没错!”

“我们过去投奔你们叔爷爷,已经提前送信过去了,还请了厉害的镖师护送,你们怕个屁,吃完饭都赶紧给我收拾去!”他补充道。

见他态度坚决,大家只得闭嘴不再多说。

只朱大虎嘟嘟囔囔,“什么厉害的镖师,就是一群乡下泥腿子罢了!”语气颇为不屑。

坐在边上朱大龙不干了,汤显甲等人可是他最先看上的,可不让大哥这样说,连忙说道,“才不是呢!他们曾经就是镖师,带领全族人从上千里外迁徙来的,北方还战乱呢,路上什么情况都见过,真的是有几分本事的!”

见自家大哥还不信的样子,他偏过头赌气道,“等你见到人就知道厉害了!哼!”

而等吃完饭后不久,朱大虎就见到了人。

因为朱大户直接把两个儿子都扔到大湾村去了,让两人跟着锻炼一段时间,今后路上遇到事情也能多点自保能力,还放话说没有练好不许回城。

朱大虎还没来得及知道汤显甲等人的厉害之处,就被练得只剩喘气的份儿了,实在是最近的训练强度着实不小。

只见大湾村口的平地上,两个村上百号青壮都聚在一起,在进行着紧急集训。

泥土夯实的地面都被踩得结实溜光的,可见在这里摔打次数不少,尤其最近,他们都是在进行实战演练,直接圈起一块地来设了擂台,让人上去赤膊一对一搏斗。

赢的能得到大家一阵欢呼,而输的则被大家嘘嘘,大家都是年轻力壮的血色青年,哪里经得起这样场面,瞬时激起在场所有人的血性。

一个个除了没有动武器,下手可狠了,拳拳到肉,几个回合下来就鼻青脸肿了。

实在痛得受不了就抹一点陶秋菊送来的三七膏,止痛止血完,又抹一把嘴角继续上场。

这些人中有要去护镖的四十人,也有留守在村里守村的。

之前为了选出这四十个人当时还发生了好一阵争执,实在是想去的人不少,只因为说去的人一个给六两银子,其余六十两分给剩下守村的人,一人就只能得到五百文左右。

大家和当初的汤望河一样瞬间瞪大眼睛,下意识就报名要去。

六两啊!买粮食都够买一千多斤了,够一家人饱饱的吃大半年了!

尽管汤大强一再强调出门有危险,都被大家无视了,显然和族长当初想得一样,就是在哪里没危险,活着就有危险,要是怕危险那岂不是不活了!

最终还是汤望河出面一阵协调,基本上保证一大户只选一个,这才把去的名单定下来。

其中就包括小孟子,他初为人父,想趁着孩子还小,多出去闯荡历练一番,所以不顾孟大娘的反对坚决要去。

另外还有汤显够即三狗子,他除了小麻花,畏寒冷都要去洗药祖,现如今有一次能挣大半年伙食费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当然,汤显祖也去,他们四兄弟争了好一番,最终确定他这个做大哥的出去,到时候挣回来的钱可以包他娘好几年的医药费。

而大湾这边,同样是不少人积极报名想去。

其中竟然还包括汤显州,就当初借住在汤大强家的那位,汤天宝和汤凤儿的父亲。

他家的积蓄当初南下逃难过程中都耗尽了,来这边后从新开始可谓是异常艰难,且全家就他一个正儿八经劳动力,日子一直过得非常紧巴。

他是个好强的,眼见着孩子越来越大,想着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就咬着牙也报了名去走镖。

尽管汤望同一再劝,说他家就他这一个做大人了,实在不必这么冒险,万一他有个好歹,两个孩子可怎么办。

汤显州还是坚持,加上他确实算是村里武力排得上号的,汤望同才不得不同意。

汤天宝眼里没有对爹爹要远行的害怕,反而亮晶晶的,只以为爹爹是出去做很厉害的事情的,崇拜得很,一个劲儿让爹爹尽管放心,自己会在家守好妹妹凤儿的。

不止他,两个村半大的男孩子都是如此,一再拍着胸脯给大人们打保证会保护好村里,仿佛他们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了。

汤承武更是扬起他爹给他特制的大锤,一个劲儿要求自己也一同去。

还是汤大强提醒他留在家里也是有重要任务的,不仅要带着村里的男孩子们帮着大人巡逻,更要顶起家里的门户,保护娘亲姐姐和弟弟,她才作罢。

总之,就是好一番“和平”扯皮,后两个村t才最终定了下出行的共四十人名单。

不过汤大强和汤显甲放了话,只说最近有训练不用心,对打效果不好的,就会从名单中被刷下来。

更是激得大家更刻苦训练,并且因为近来大家家里条件都好了不少,饭都能吃饱,训练再累也都能承受得起。

这参加训练的,另外还有朱大虎、朱大龙两兄弟带来的十来个护院,这些人到时候都要一起去下邳,所以都被送过来急训,其中就包括大余小余两兄弟。

这些护卫和朱大龙开始时一样,对大湾的汤氏有些不屑,只觉得是种地的,能有啥能耐,这朱大户竟然还花钱雇他们,心里还颇有点不平。

这过来练了几天,也是服气了。

只因为擂台上守擂的基本上是汤家人,他们这些护院,压根儿不是对手。

而另一边陶秋菊也在给他们做着准备,各种用得着的药丸,都制作了一些。

在长途跋涉中,饮食不规律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如胃痛、腹泻等,她提前准备了一些如黄连素,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另外,由于路上环境变化和卫生条件较差,还可能会出现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等,因此提前准备一些如皮炎平药膏。

还有治疗外伤的三七止血丸,治疗感冒的银翘片等等,都准备了不少。

幸好这些都是用的便宜原材料,自己制作的话,一大包下来成本也不算太贵。

在她看来,这趟护镖,算是为后面正式南下做提前演练了,一切准备都按照正式南下来考虑的。

汤小米自然也在积极筹备着,除了努力回忆起一些历史人文地理知识之外,还苏出来不少方便食品,直香得几个弟弟天天口水横流。

将煮熟沥干的面条,放进油锅里面均匀炸,至金黄皮酥捞出锅,晾掉上面的油,悬挂起来放干贮存,就是简易方便面了,撒点盐就可以直接吃,或者扔进热水里泡一下吃。这种天气用油纸包着可以放十多天。

还有炸干的馒头片,上面蘸上蛋液和清水混合后的淀粉糊后下锅炸的,同样两面金黄,口感非常酥脆,还带着香味,也不油腻。

另外肉干、烤饼也都做了不少,直装了一整个包袱,汤大强实在见装不下了只得叫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