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前世是公公白月光的替身 > 第13章

第13章(2/2)

目录

李琩不仅连着每日都去,还每次都在最佳的位置听曲,他对音律的感知似乎有超出常人的天赋,不仅知道中原流传的曲目,连西域的都一听即会。这些不值一提,在座几位哪个不是信手拈来!

最让人不解的是李琩每次都不带仆从,贴身护卫更是瞧不见,有几次差点被贼人偷了银钱,要不是有人路见不平,只怕堂堂皇子连吃饭听曲的赏钱都拿不出来。

逍遥客暗自留意过,并没潜伏在人群中保护这位殿下的侍卫,心大到让人啧啧称奇,根本不像是一个宠妃儿子的做派。

可也从来不见寿王私底下与什么人相见,不太像是为了避开耳目所为。

除了那日偶然遇到玉环。

但经由卢栀之口,加上寿王当时的反应不像是早就知晓,谁也弄不清他到底要做什么,这样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简直与皇室格格不入。

这个问题他们三人想了一夜都没弄明白,不过这不是卢栀去打探的重点,他更想知道该怎么摆脱极有可能的赐婚问题。

按逍遥客的意思,武惠妃的人已经去了蜀郡,应该是要打听一下玉环父母生前的为人,以及玉环幼年的事情。杨玄璬那里虽然没有被明示,可暗地里也被摸了个干净。就连玉环三个亲姐姐,几个还有下落的堂姐姐那里都派人去调查了,可见武惠妃对这个儿子有多上心。

“她把什么都考虑到了,人人都要调查一番,却怎么没叫我去宫中问话,也不问问我到底愿不愿意。”玉环哀叹了一声,她并非真的埋怨武惠妃的行为,而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悲伤。

她似乎一直都是这样无能为力,上一世如此,这一生依旧。

从前的她对于武惠妃的喜爱和寿王的钦慕只觉得受宠若惊,很多问题都没有细究,也根本意识不到有问题。不过死了一次之后,她看待事情的眼光就变了许多,凡事也都很难再以一个单纯的心思去面对了。

“想必武惠妃也是不愿提前透露,省得打草惊蛇,万一她不满意,没把你叫进去就还能有退路,只是寿王未必会给她走退路。”陈舟点明了双方的用意,他甚至怀疑寿王这样是在对武惠妃表态。

卢栀一边从婢女那里端来银耳羹递给玉环,一边追问:“那想来寿王也是知道他母妃这种行为了?”

陈舟没有否认,只是也不能就这么下定论:“不好说,武惠妃许多事情也未必都会告诉儿子,不管再怎么说,她都是武氏女,提防她的人很多,寿王作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知道太多反而不好。”

倒是玉环肯定道:“他、李琩他一定不知道。”

说完,她就见二人都看向自己,一时慌乱得差点跌了勺子,把这珍贵的食补药材洒了。卢栀怕她被烫,拧了帕子给她擦手,照顾起人来很是像模像样。

“九娘为何这么说?”问话的不是卢栀,陈舟更是因为这句被前者瞪了两眼,只是他坚持想要得到答案,并不因为玉环的失态就放弃追问。

“你做事总是这样认真,有时候未免认真得不近人情。”卢栀嘟囔着,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被对方听见。

玉环将银耳羹放在一边,令婢女先为他们两个上了茶点,这才开口:“如果我说是女人的直觉,那你也未必能相信吧?即使有时候就是这么玄妙。但就算认真分析,李琩也不像是一个会同意随意调查别人的人。他上次见我虽然欣喜,可还是保持着距离,那样一个藏不住心思的人,又怎么能瞒得住。”

她这理由实在牵强,可陈舟也不是非要她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更多是奇怪于她对寿王的态度,有些过于信任了,不像是才见过两次面。听了她的回答,更让陈舟确信了自己的想法。

卢栀就没这么多心思了,他颇为赞同地点头附和,又催着玉环先把羹汤喝了,不要耽误治病。

“既然武惠妃已经行动了,寿王不管知不知道都不会赞同,那何不走公主那边的路?”

“公主?咸宜公主?”卢栀看向陈舟。

“对,咸宜公主的夫君杨洄虽然与九娘你并非同宗,却也是同姓,又都来自弘农名门,未必说不上话。”

玉环捂嘴思索,她记得杨洄和武惠妃走得很近,未必没有卷入未来废太子那件事里。

或许,这也是一个契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