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明景泰:皇兄,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1章:京城地震了?

第1章:京城地震了?(1/2)

目录

【本书主角大明景泰帝概念图。】

2031年,2月27日。

#京城平昌区发生强震,市民称震感强烈,部分建筑受损#

#明十三陵区域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十公里#

#经文物局勘查,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受损严重#

#专家推测,近期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震中位于无人区,波及地带虽广,暂无发现人员伤亡#

#针对裕陵、茂陵的抢救性挖掘工作,或将在近期开展#

......

一觉醒来,网络炸了!

“瓦特?地震了吗?我怎么毫无感觉?”

“京城也会地震吗?”

“孤陋寡闻了吧?京城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在康熙十八年甚至发生过8级超级地震,为此,康熙还发了罪已诏。”

“楼上说得没错,据《清史稿》记载,61年里,仅京畿地区就发生了14次地震。”

“这么可怕的吗?我要不要把我的四合院卖了跑路?”

“我刚刚去查了一下,雍正八年,平昌区就发生过6.5级地震,当时明十三陵都没事,为何这次就塌陷了呢?”

“你要不看看震源深度,那么浅,破坏力肯定强啊。”

“不懂就问,英宗和宪宗是谁?”

“楼上的,土木堡战神你没听说过?他就是明英宗!至于宪宗,就是那位战神之子,成化皇帝。”

“好可怜,父子两人的墓都被老天爷给挖了。”

“小编你写错了,明明是堡宗,什么英宗啊?狗头.jg”

有人表示出担忧,贸然挖掘,会不会重现定陵的悲剧。

“地宫都被震塌了,你还想怎样?这叫抢救性挖掘。”

“都过去几十年了,国家考古技术早就日新月异,再说了,这段时间里又不是没挖过帝陵。”

......

距离地震发生六小时前——

某国外旧货地摊中。

“父亲,我觉得,我们没必要来这里淘宝吧?”

“祁钰啊,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地方,我听说苏州的王董就在此处淘来一个明代永宣年间的青花瓷呢。”

“真的假的?”朱祁钰双手插兜,眉头微皱,他的脸上写满了怀疑。

在他看来,在跳蚤市场里淘到宝贝的概率,几乎为零,绝大多数都是上周出土的。

“我还能骗你不成?来,给你看看图片。”

他接过父亲的手机,低头划看,摇头叹道:“王董被骗了。”

“呃,此话怎讲?”朱詹基愣住。

“永宣时期的景德瓷器,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由于所用钴料多为古波斯地进口的苏麻离青,含铁量较高,因此多出现银黑色锡光的所谓瑕疵。”

“所谓苏麻离青,便是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从如今的马六甲海峡附近带回来的,宣德之后,青料渐竭。”

“父亲,你看这图中,哪里符合以上特点?”

朱詹基信了几分,自家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鉴宝天赋,尤其是明朝文物。

或许因为同姓的缘故,老朱是个不折不扣的明粉。

家族论辈到“詹”字派,没文化的父母赐名“朱詹鸡”,发迹之后他觉得名字太难听,于是改成现在的。

刚好,他与明宣宗一样,有两个儿子,索性,将两儿的名字一并改了。

大儿名“朱祁振”,小儿名“朱祁钰”。

至于为啥不叫大儿“朱祁镇”呢?呃......

两个儿子,朱詹基最喜欢小儿朱祁钰,因为能和他天天讨论明史。

然后朱詹基凭靠着“丰富”的明史底蕴,各种史料信手拈来,只是回复时间有些晚,在论坛上被人尊称为“大神”。

人家是子凭父贵,他是凭实力靠儿子到处装逼。

长大后的朱祁钰考上京大历史系,一路硕博连读,如今专业是“文物遗产学”,官方定义就是考古的,俗气一点,合法x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