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进入裕陵(2/2)
玉石,若处在负阴而抱阳,或者抱阳而负阴,两者在形态上迥然不同。
在阳光的照射下,容易让玉石表面颜色变淡。
另外,人的汗液、皮脂等可以渗入玉石内部。
如果是活人长时间佩戴的玉饰,必定是表面颜色清新寡淡,内部深沉内敛。
而明宣宗赐予朱祁钰的这块天机琳琅,是用和田墨玉制作而成。
朱祁钰仔细观察,台上的玉饰表面颜色深邃,不具光泽,内部又极为通透,完全符合久藏阴间的特点。
“我明白了,卖家之所以这么说......”
因为在古玩收藏界,玉器无疑是禁忌中的禁忌,特别是从坟墓里带出来的葬玉。
抛开玉佛、玉杯等大型玉器不谈,这种一看就知道是随葬品。
而玉饰这种玉器陪葬的方式,无非几种。
一是制作成玉衣,二是含在死者口中,三是握于死者手中,四是填塞死者九窍,五是垫在死者头下的玉枕。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大概率都是与尸体贴身存放。
试问,又有几个胆子大的,敢收藏葬玉?这玩意邪门得很。
因此,卖家之所以闭口不谈“天机琳琅”是从墓里带出来的,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要是被买家知道,这是葬玉,怕是无法脱手。
......
即便如此,在场的土豪们对这块玉丝毫没有兴趣,他们有钱,但是不傻,背后必定有军师。
拍卖师介绍完毕后,无一人报价,尴尬的站在台上,不知所措。
静待五分钟,朱祁钰环顾四周,他举起牌子,只开了底价。
“十三万刀乐,十三万刀乐一次,还有没有加价的?十三万刀乐两次,成交!”
拍卖师的语速很快,生怕买家反悔。
“父亲,付钱。”
朱詹基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儿子要大价钱买下这玩意?
哪怕他是鉴宝小白,也猜得到这块玉器,大概率是葬玉。
皇帝的随身物品,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流落民间?
那么晦气的东西,你怎么还要?
见儿子没有主动解释,朱詹基也没有多嘴询问,十分痛快的付款,既然儿子喜欢,那就送了。
崔秋华则是眯起双眼,暗中观察朱祁钰。
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随口一问:“小伙子,这块玉是否与你颇有渊源?”
朱祁钰没有承认,只是淡定的回复:“崔老多虑了,我的博士论文课题正是关于明代玉器,想买回去仔细研究一下。”
“原来如此。”崔秋华不置可否,呵呵笑道。
你觉得我会信吗?明代玉器在博物馆一抓一大把,再说了,凭借你导师在考古界的地位,别说看了,直接让你上手摸都行。
“小友,这块玉,不是帝玉吧?”
在没有鉴定的前提下,崔秋华说出这句漫不经心的话,很有艺术。
今晚的拍卖并没有明代文物,所以谁也不敢确定,这块玉就是出自景泰陵。
虽然一眼就看出来,玉料质地细腻,色泽自然和谐。
但是,史籍并无记载,而且在玉器上,也没有任何象征身份的标识。
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不外乎是。
“谢崔老提醒,回国之后,我会向老师禀明。”朱祁钰客气回话,他的回复同样天衣无缝。
拍卖会结束之后,朱祁钰打开檀木盒,当他的手指,触碰到“天机琳琅”的时候,没有寒意,只有阵阵温润。
直到这一刻,他才无比确信,这就是前世之物。
“老朋友,你是不是也想我了?”
隐隐约约中,朱祁钰好像听到了来自五百年前的回响,冥冥中似有天意。
......
这时,朱祁钰的手机铃声响起,他低头一看,是导师的电话,从国内打来。
“老师,有事吗?”
“祁钰,明十三陵因地震遭到破坏,我打算安排你过去,跟随国家考古队学习一下,你后面时间都有空吧?”
朱祁钰听到这则消息后,他表情凝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