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明景泰:皇兄,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43章 阻止下西洋(4000字)

第43章 阻止下西洋(4000字)(1/2)

目录

正统十三年,夏。

“殿下威武!”

郕王府的后山,朱祁钰在那里建了个靶场。

最近两年,他模仿现代复合弓的分层结构,重新打造新式武器。

古代弓多为反曲弓,作用于箭的力量,是突然的和递减的。

复合弓却不一样,它的加速力量是由小到大,逐渐到达最高阈值。

因此,有效射击距离也相应加长,箭的离弦速度更快,飞行轨迹更平直。

又因为复合弓两端偏心轮的杠杆原理,一百二十斤的弓,只需要二十四斤的力,就能维持满弓状态。

【根据《明会典》推断,明朝一斤比现代略重,1斤=590克。】

这里有个意识误区,并不是说拉满百斤弓,只需要二十斤的力,你拉满多大的弓,需求的力量还是不变的。

可能复合弓会稍微省力,比例在60%-80%之间。

而是维持满弓状态,相比古代反曲弓,会更加省力。

有什么用呢?你可以不慌不忙的瞄准目标,专治手抖。

复合弓更强大的秘诀,就在于两端的偏心轮,由两个同轴的一大一小偏心轮固定制作而成,转动时同步。

主弦缠在大轮上,有两根副弦,一端缠在小轮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偏心轮的轴上。

当你拉动主弦的时候,大轮会同时带动小轮将两根交叉的副弦拉紧。

简单来说,利用杠杆原理的同轴齿轮原理大小齿轮不同传动比原理,大的偏心轮转动可以理解为一个杠杆,同轴的小偏心轮会同步运动,而不同大小的偏心轮会造成力的不同传动比,就能形成小力被放大的奇效。

复合弓的构造并不复杂,算得上比较容易在古代复刻出来的装备。

电视剧《庆余年》里便有体现。

可谓是穿越者必学技能,不比你研究火药更简单些吗?

前世的朱祁钰,由于家庭环境优越,他自然玩过复合弓。

不仅捣鼓出复合弓,还有复合弩。

同时,他又根据枪械的自动射击原理,改装出复合连发弓

弩,增加自动推箭,自动上箭的功能,箭匣最多可装载七支弓箭。

......

“殿下,这武器好生威猛。”

宋晟忍不住惊叹道,复合弓的箭速,比过去用的反曲弓,快上1.5-2倍。

最恐怖的是,穿透力十分惊人。

加上瞄准刻度,从今以后,百米穿杨真的不再是梦。

他严重怀疑,手上这把奇形怪状的弓,是不是能射穿甲胄?

答案是肯定的,真有人试过。

哪怕朱祁钰无法用古代工艺完全复刻现代复合弓,威力会相对削减,但是一箭破这个时代的甲,还是能够轻松做到的。

本来,宋晟等人还在疑惑,练习“单兵战术”的作用,感觉不大。

但是,今日之后,他们细思极恐。

若是夜间隐蔽潜入敌方阵营,凭借这些先进武器,真的能实现斩首行动!

如今正值大暑,尽管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依旧烈日炎炎。

十四个大男人毫不避讳的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训练。

经过三年的魔鬼训练,他们都成为了肌肉猛男。

朱祁钰完全是按照现代特种兵的规格去锻炼他们,不仅力量强悍,而且身法灵活,到底能在战场上发挥出多大的战斗力,拭目以待。

单挑两三个石亨,应该不在话下。

这时,一只黑鸟落在树冠上,宋晟一眼便注意到,他吹了声口哨,稳稳将黑鸟接住。

“殿下,阿铭来信了。”

宋晟将纸筒递过去,他没有看,也知道是弟弟的飞鸽传书。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们都知道,在郕王府大概豢养了二十多只信鸽,黑色这只信鸽,就是宋铭专属。

朱祁钰接过纸筒,展开一看,嘴角微微上扬。

“阿铭晋升为千户了。”

“真的吗?”宋晟和宋晨两兄弟脸色大喜。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在锦衣卫再进一步,没想到自家弟弟,才三年时间就受到指挥使赏识。

百户是正六品官职,千户是正五品官职。

锦衣卫的人数不设上限,如今共有三万多人。

而真正办事的,只有五千余人。

千户,顾名思义,管理千人,可想而知,宋铭的含金量。

“你们自已看看吧。”朱祁钰将信件递过去,宋晟兄弟连忙凑上去看。

其余十一名队友纷纷过来恭喜,他们也是宋氏族人,只不过,不是宋铭一脉的。

茂州宋氏没有嫡系和旁系之分,家族氛围挺好。

......

朱祁钰突然想起一人,开口问道:“许久未去宋氏,孤记得,你们族里似乎有人中了三甲?”

“回殿下,确有此人,他名为宋培。”

“算起来,他的丁忧之期,快要结束了吧?”

丁忧二十七个月,如今三年之期已过,时间过得真快。

朱祁钰无法在朝堂上安排亲信,所以他对宋培的期望值挺高的。

“呃——”宋晟欲言又止。

“殿下有所不知,他们家又办白事了。”

“???”

“离世之人,正是其父续弦。”

朱祁钰愣住:“孤记得,那名女子嫁入宋氏,不是才年方十八吗?怎么会?”

“不知。”宋晟苦笑,“兴许是,人有旦夕祸福吧。”

朱祁钰表情怪异,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荒唐的想法。

坏了,不会自已都当上皇帝了,这小子还没去赴任吧?

.......

正统十三年,夏末。

朝堂上,朱祁镇有精无彩的听着群臣汇报。

每天都是说着那些内容,大同小异的,换作谁都觉得无趣。

没办法,不能责怪群臣,由于王振施压,导致臣子们不敢畅所欲言,只能挑些好听的话。

朱祁镇主动问起:“前些日子,朕令聚佩率十五万军士,南下麓川讨伐思氏政权,可有出发?”

正统十三年三月十七日,明英宗赐都督同知聚佩

平蛮将军印,封为总兵官,集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共十五万军士三征麓川。

如今已过去两三个月,一直无人汇报近况,想必是已然出发了。

朱祁镇突然提及此事,说明他对麓川战役非常重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