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高逸的阳谋,赵立春不得不入局(1/2)
李副省长的表态,还有岩台市刘书记的这一番话,顿时就让高逸心中大定了不少。
从目前来看,赵立春很明显是想要介入的。
作为汉东主政的二把手,如果这个事情让钟正国和梁群峰联手给拿下来了,那他赵立春在汉东的地位无疑就摇摇欲坠了。
更重要的是,以后在省里还会有威信吗?
所以,李副省长和刘书记都在这边,一下就让高逸放心了。
但高逸也开出来了,这三人是想要从高育良手里摘桃子的。要不然不会这么凑巧让刘书记说出岩台汽车制造厂的事情。
这个厂子,高逸有过一些了解。
高氏集团这边洪钊在收集汉东省的项目的时候就汇报过。
说起来好听是汽车制造厂,说白了就是一个造拖拉机的。因为不具备有技术的优势,也没有更好的市场,现在早已经停产了。
高逸心中更震撼的是这两人的身份。
按照剧中的走向,里面曾明确的说过,赵立春是汉东土生土长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干部。
并一步步走到了汉东省委一把手的位置。然后才去了京城!
剧里面,剧情发生的年代大约是15年,那里面明确说了,赵立春离开汉东已经近4年的时间。
这样也就是说,赵立春12年离开的汉东,再往前推10年,赵立春担任汉东一把手两届为极限。也就是02年的样子。
然后在剧里钟正国的地位明显要高于赵立春。
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让高逸无比震撼的结论——这一次,老书记退下去之后。赵立春没有能够干过钟正国,从而让钟正国直接对他进行了弯道超车。
这样一来,说得过去了。钟正国先当十年书记,然后是赵立春接任,再然后,赵立春在十年时间里,扶着李副省长接替了他的位置。
而旁边的这个刘书记,极有可能就是剧中那个画面很少的刘省长!
当然了,这种推测不一定正确。剧里面的事情本就有问题。如今自已是身在剧中,有些事情不同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这些讯息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标准。
正想着,高逸就看到赵立春有了变化,他的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叩了两下,目光从特供烟的包装袋上移开,落在高育良脸上时已多了几分凝重。
赵立春沉吟了一下,这才道:“育良啊,吕州的项目我清楚,省里面也不是要一棒子打死。但钟正国那边拿着举报信不放,说有群众反映压缩机厂改制时资产评估过低,还闹出了人命,这是不可回避的事情……”
他顿了顿,道:“现在全省都盯着呢,总得给纪委一个台阶下。”
高育良的身子坐得很直,细看之下,就会发现,他此刻算是半个屁股落在了沙发上。
正因为如此,他才需要坐得笔直,保持一种紧张的姿态,才能确保自已不会摔倒。这样也有利于精神的高度集中。
高育良等赵立春说完,正色道:“省长,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这一次的收购投资,完全是合理合法的进行,严格的按照制度在进行。”
“甚至,我可以担保,吕高电器集团,因此而主动的牺牲了部分的利益。”
“这一次,就是一次别有用心的污蔑。目的就是要破坏当前汉东大好的发展机遇,破坏汉东的投资形象。”
高逸忍不住开口道:“省长,您好。我想说几句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