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 >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三合一章) 炒年糕……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三合一章) 炒年糕……(2/2)

目录

今日正好想起,干脆直接把问题解决了,省得到时东西丢了得不偿失。

但这趟来的正事,还是做水墨竹灯。眼下稍微有些晚,姜姀便带着宋衍去林子里,先把接下来要用的竹子给备上。

刚走出没几步,沈猎户追上来:“干力气活怎么能少了我。”

“您不是还要照看娇娇么。我就没吱声,先出来了。”

沈猎户道:“你兰英婶已经收好衣服,那外头就没什么事了。有她看着娇娇,我空下来,这不就来了么。咱两家可是要分账的啊,等下你俩把活都干完,让我这个老头子白拿一成,那我可不肯。”

姜姀笑笑:“哪还有拿钱还不高兴的道理。也就您这样了。”

三人说说笑笑,来到了竹林。

“宋郎君,上回我教你的还记得吗?”沈猎户出了个题。他说的是挑竹子的事,怕他隔阵子不接触竹子要忘。

“那当然记得。阿叔,我记性好着嘞。”宋衍走到一根有他手腕粗的竹子旁,“这根,三岁龄,可。”

又换了根:“这根四岁不到点,也可。”

沈猎户看得直笑:“好着,好着。有这么个得力的帮手,我就放心咯。”

这话是对姜姀说的。姜姀跟着笑:“当初我刚把宋郎君救回来时,还说等他好了要找您磕一个,谢谢您的不杀之恩呢。现在看来更得磕,这都成您徒弟了。”

“真有这事?”宋衍忽地停下,膝盖一弯就差要跪地,被沈猎户连忙扶住。

“干什么呐。当时那说的都是玩笑话。还有阿姀你,什么师傅不师傅的。你沈叔我祖上说了不能收徒,你别折煞我,我担不起。”

三个人便这么有说有笑地砍回去一批竹子。

有两个大老爷们在,姜姀偷了个闲。只用帮着给适龄的竹子踩点,旁的重活累活一点儿没沾。

不过这时候不沾也是对的。她昨儿个刚虚得发晕,今日身上虽没什么不爽利,还是悠着点好。

这一下又让她想到了昨日看见的挨揍画面。她走在宋衍身侧,问道:“宋郎君,你小时候挨揍吗?”

宋衍摸不着头脑,却如实回答:“你看我像是从小老实的人么。我小时候吃的棍棒比我吃的米饭都多,但没用,越大越皮。”

听他这么说,姜姀又觉得小时候挨揍是件寻常的事。也是,谁小时候不挨揍呢。只是画面里的自己被揍得有点过。

谁家大小孩是揪着小辫拎起来打的啊,怕不是要把人的头皮给掀咯。

于是又问:“那你被打的时候,会被揪头发吗?”

宋衍讷讷地看她一眼:“我小时候头发少,到八岁以前都稀稀拉拉没长出几根。谁敢揪啊,一揪就断。”

姜姀被他逗笑。怎么自己说来这么沉重的话题,到他嘴里就轻轻松松呢。沉默了半晌,宋衍递过话头来:“阿姀,小时候有人打你,还揪着你头发打?”

犹豫了一下,姜姀轻“嗯”一声。

“那我觉得,是那人的问题。”宋衍道,“小孩子头发大多细软,哪个大人不长眼,能干出这种事啊。”

他说得没心没肺,听得姜姀好一阵蹙眉:“是我娘。”

“……”

宋衍顿时觉得自己说错了话。想想又不对,谁家当娘的舍得这样打孩子。这根本就不是教训,是虐待。

“别想啦。你现在不是好好的么。”他不好直接指摘她娘亲什么。好歹也是十月怀胎把她生下来的,有些话她这个做孩子的能说。他作为外人,倒不好多做评价。

想着想着,又在心里给自己纠正了一番。只是暂时的外人。但毕竟的确不清楚她们母女之间存在什么嫌隙,便还是只说说鼓励的话就好。

姜姀低下头,面上晦暗一片。宋衍说得没错,日子是往前走的。总不能因为突然想起的冰山一角就让自己变得沮丧罢。

只要此刻,这个瞬间,她是幸福快乐的就好。没必要为从前的事情烦忧。

时光随水逐流,奔流向前,不复回头。她只想好好在山里过她的小日子,如此就足矣。

正想着,草屋到了。

沈猎户指了个位置,让宋衍把竹子卸在那处。

竹子乒铃哐啷落到地上。

兰英婶听见声音走出来:“砍了这么多呐,都累了罢。今晚要不在我家吃。我刚才搓了几个咸菜饼,刚上锅煎,可好吃嘞。”

姜姀推说不用:“小果还在家里看家,我们得回去。要不然一会儿这个小毛头要不高兴了。”

“那就再等等,等我这饼子煎完带点回去。”兰英婶执着得很,“我这煎得多嘞,一顿吃不完放着明天要不好吃了。咱不能浪费粮食啊。”

被她说得没法,姜姀只好坐下来等等。

过了会儿,兰英婶从屋里捧出来三个热乎乎的饼子,烫得在手里不住地翻:“趁热乎,你俩赶紧先尝尝。这是我自家腌的菜,比上回给你俩捎去的那酱菜还酸还好吃嘞。”

三个饼子都用油纸包了,姜姀伸手接过,捧在手里直烫心窝子。

兰英婶笑道:“你俩路上就把饼子吃了,可得好好尝尝我的手艺。”

“总吃您的拿您的,我这都不好意思嘞。”她把咸菜饼推给宋衍一个,又揣了一个进怀里。

兰英婶轻搡她一把:“好了。别说这种客套话了,快回罢。”

两个紧赶慢赶地下山,生怕天冷饼子要凉。

等把咸菜饼送到小果那儿时,姜姀自己手里的已经吃了大半。三个人并排坐在门槛上吃饼。

“娘,真好吃。”

姜姀护得仔细,给饼子藏在了衣裳的最深处。路途又不远,这会儿吃起来还是又热又香。

煎的菜饼子和灶膛里烤出来的不同,得舍得放油才能煎出这种外焦里嫩的,因此一口咬下去吱吱冒油。

饼馅儿里头的咸菜拌了干豆腐丝炒过,咬下来一口,扯出来好大一串干丝。

张大嘴巴将这一大口都包住,小果腮帮子吃得鼓囊,咀嚼得很是起劲。眨眼一个饼子吃完,她打了个饱嗝:“娘,这么大个饼子吃下去,晡食都省了嘞。”

这个点吃饭,还只吃这么个饼子,现在是有饱腹感,怕是没过多久就得饿。姜姀站起身:“咱们去找点儿苦菜吧,做点汤涮涮肚,这顿就圆满了。”

小果兴奋地跟上。这个菜先前没吃过,也不知道吃起来是个什么味。

宋衍还在门槛上坐着。过了一阵子,见她俩攥着一大捧苦菜回来。

苦菜翠绿,叶子又细又长,平日里时常能见到。没想到这种山地里常见的野草也能吃,山里当真处处都是宝。

他忙进灶房拿盆洗菜,依着姜姀说的,给苦菜放水里泡了会儿。

天渐渐阴下来。灶房里生上火,苦菜汤就在锅里煮着。简简单单的几粒盐就是它的调味料。

苦菜汤吃的就是它的清口,等汤汁微微泛起绿色,便能盛上来吃了。

小果见这一碗绿油油的汤水,凑近闻闻,蹙了下眉。这汤怎么闻着有股淡淡的臭脚丫子味呢……

擡头看去,两个大人似乎都没反应。她娘亲正把自己碗里的苦菜汤吹凉,一口一口地往嘴里送。她皱着眉头凑近再一闻,硬着头皮喝了一口尝尝味。

嗯?好像还不错。

她又喝了两口,把里头的苦菜扒到嘴里也嚼嚼。

苦菜表面有细小的绒毛,吃起来有些挠嘴。但味道却十分鲜美,喝下去身上一下子暖起来。

到这会儿,她没再介怀闻起来的怪味,只鼓起腮帮子给苦菜汤吹风,吹凉了一点儿就往嘴里喝点儿。

有一碗菜汤溜溜缝,明显觉着方才吃过的咸菜饼在肚子里胀起来。

满足,实在是满足。

姜姀埋在碗后偷笑。

本以为小果会接受不了苦菜的特殊气味,没想到这孩子适应能力还挺好。

吃饱喝足后她便把碗筷收了,交给宋衍去溪边洗。她把屋子里稍微扫扫,等消消食,一会儿天彻底黑下来就可以睡了。

……

隔日临近巳时,沈猎户从山下上来。

他起得可早,一早下去找木匠说了做门的事儿。这不,姜姀家刚在他那儿定了床和桌椅,这会儿再要做个院门,那肯定得加急处理。

于是两人约好,今日申时前后把木门送上来。到时候他亲自过来,把门框和檐头给续上。

今日做院墙的工程量不小,几人这就开始分工忙活。

宋衍和沈猎户一起砍竹子,再把竹子从林子里扛回来。姜姀把泥巴担回来让小果帮着调稀。等宋衍那头忙完,也一道加入挑泥巴的行列。

忙忙碌碌到日中才把准备工作都做好。

地基画了,门头的位置也敲定。三个大人紧锣密鼓地把土墙的骨架先搭好,围出来好大一圈地。

院墙的高度定在两米二,太高了影响视线采光,太矮了又不防贼。

墙顶上凸出来的竹竿都削成了尖刺,和地刺一个道理。要不然做起来的院墙防君子不防小人,再高也没甚大用。

午食简单吃了点粥和鸡蛋饼,是早上特意多做剩下的。从早晨起灶膛里就闷着小火,这样就不用费时间热饭,最大程度上把时间省下用来砌墙。

大的小的除了喝水吃饭的工夫一下没歇,紧赶慢赶,终于在木匠来之前把周围的黄泥墙砌好。

山道上有车马声,木匠带了个挑夫上来。板车上拉的除了木门,还有零碎的门栓、锁舌、现成磨好的门框和门头,到时候按照上面的卡口一搭就成。

宋衍过去帮他一道卸东西。木匠笑笑,打量了他一眼:“小郎君看着眼生。”

沈猎户和姜姀,甚至连那个小的他都见过,就是没见宋衍这么个大活人。看模样也不是本地人,本地人大多长得小头细骨架。他这样个大肩宽的,一看就是从北方过来的。

山下的传闻他不是没听说,本以为是陈家那一家子胡诌,现在看来,的确有个不常露面的在山里躲着。

不过长得这么俊俏,干嘛要藏着掖着呢。他要是姜姀的话,肯定有事没事拉他去村里溜溜。

谁不喜欢美男子啊。要给村里那些妇人娘子瞧见,那站队肯定得往她这边倒。

回看他一眼,宋衍笑道:“我先前腿脚不好,很少下山走动,阿叔没见过也正常。”

木匠端详了一阵。这腿看起来是有点跛。可惜了,这不就是城里人说的什么“美玉有瑕”么。

他轻摇两下头,没再说题外话。只走过去量了门洞的尺寸,道:“你们做活细致的嘞,尺寸一点都没差。”

姜姀笑:“既是防贼用的,那肯定得做得细致,要不然给您也麻烦。”

木匠一下子便明了她防的是谁,嗤地笑了下:“那买我家这门可是对了。一会儿我装上给你瞧瞧就知道。”

他让挑夫过来搭了把手,三两下地把门安装好。几人都站在院内,看向他插入门栓的那只手。

“要是人在里头,直接把门栓插上就好。我家这门牢固得很,人把这墙了都破不开这门。至于人不在时……”

他招招手示意其余几人都出来,只叫姜姀留在院内:“就用这个锁勾伸进门洞,把里头的机关往下一拉。这样门栓就栓上了,门还是反锁的状态,轻易破不开。要想进屋也简单,用锁钩往洞里一顶一转,那个卡口就松了,再推门进去就成。”

姜姀在门内看得大呼神奇,在里头把门开了出去:“有这门在,量谁都没法儿进屋薅我们的东西了。”

几人笑着把账结了。整一套门合上锁勾等零配件,一共一百八十八文。和这么精巧的工艺比起来,这个价钱真算不上贵。

劳烦木匠这么大老远地上山跑一趟,姜姀去屋里拿出一对鸡蛋塞给他。这两日母鸡日均三颗蛋,囤到今日,正好又陈下来一双。

木匠推了两下,便笑眯眯地收了。还叫一齐上来的小徒弟,帮着给姜姀的院里挖了两条浅浅的沟渠。这样日后就算下雨,院子里也不会积水,给她家的这活计,也算是干得完美无缺了。

送走木匠后,沈猎户便也洗了手打算回家休息:“这下你可以安心了。有这刺墙,还有这样结实的木门,那群人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进来。”

他挥手离去,剩下这家里的三个站在院门边。

小果绕着院墙走了两圈:“娘,这院墙一做整个屋子都不一样嘞,我有点不习惯。”

原本草屋开门就是山水,四下开阔。光从居住体验感上来说,肯定比用土墙围了一圈住着要舒服。

但这墙围得心安啊。不仅人进不来,那些山里可能出来的小兽也进不来。

眼看这天一日日地冷下去,山里的食物少了,那些吃肉的动物难免会到外围觅食。把屋子整个围起来,安全系数也提升了。

稍微牺牲一点舒适感,换来全家人的平安,她觉得很值。

她把这个理由和小果说了。小小的人儿表示认可:“娘,那我知道了。这样咱们以后夜里是不是也可以在院子里烤火了?”

姜姀刮了一下她的鼻头。

这孩子记什么都记得门清,还记着先前她说过不能天黑生火,怕引来山林里的动物。

现在想来,的确可以。这阵子天黑得越来越早。为了赶在天黑前进屋,他们吃晡食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围出院墙以后,到时候就算天黑点儿,他们也能坐在院子里生火吃饭。怎么想好处怎么多。

她点头笑笑。小果高兴得欢呼起来:“那娘什么时候买鲜肉,到时天黑了,咱们在院子里烤肉吃罢。”

原是惦记着吃烤肉的事呢。姜姀道:“那等娘亲和你沈阿婆的这批竹编做完,挑到县城里去卖。要卖得好,就可以用钱换鲜肉吃了。”

小果乐得一蹦一窜的:“那肯定能卖得好。娘亲做出来的竹编就是好看。那个墨色的灯,我瞧着也喜欢。我也想跟沈阿婆一样,和娘亲学着做竹编。”

略一怔愣,姜姀笑起来。小家伙这么主动提起,这门她从上辈子带来的绝学,看来是后继有人了:“不过这事急不来。你还小嘞,小手伸出来都没有篾刀大。等你长大些,娘就教你。”

小果钝钝地点了两下头:“那我要抓紧长大,长得和娘一样大了,就能自己干活挣钱了。”

宋衍在旁听得直笑,这小娃娃也太惹人稀罕了吧。想想自己这个年纪,“挣钱养家”这四个字就从未在自己脑子里出现过。

她这个人小鬼大的,才掉一颗牙,就知道要帮她娘亲一起挣钱了。

笑着搂过她,姜姀在她的脑门上盖了个戳:“那娘答应你,以后一定慢慢把所有会的东西都教给你。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还是先吃饭要紧。想想吧,今日晡食想吃什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