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御兽人生从模拟开始 > 第88章 这年头谁还不会飞?

第88章 这年头谁还不会飞?(1/2)

目录

第88章这年头谁还不会飞?

抵达农场第二天,左见鸣起了大早,加入由张曼丽父亲以及接受任务的御兽师组成的队伍,一同前往商山,寻找在山里挖洞的掘地恶颚族群。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掘地恶颚继续砍伐和挖洞的行径。

商山是商江分支的源头。如果任由掘地恶颚继续挖洞,不仅可能在山脉中部挖出存在坍塌风险的洞坑,还会随意截断暗河,直接影响荒野地区主要河流的流量。

更严重的是,如果商山的环境发生剧变,其他异兽和普通动物会向周边移动,对附近农户的生活带来损失。

——张曼丽家的牧场受到野兔的啃食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包车在公路上行驶一会,抵达商山山脚。

车停稳后,左见鸣和其他人陆续下车,环顾四周。山脚下林木茂密,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

队伍整装待发,由本地人张曼丽父亲同他的森猎手带路,领着众人进入到商山的领域。

商山并未爆发秘境,掘地恶颚也只是迁徙而来,因而队伍氛围颇为放松,不时还闲谈几句。然而,放松中夹杂着一丝谨慎。

——野外从来都不容大意。

一路上,张爸和一位年长的御兽师低声商讨对策,另外几个御兽师同异兽搜寻地面上的蛛丝马迹。

虽说有感官灵敏的毛毛刺蝶以及灵朽木的存在,但问题其实不是那么轻松的。

森林中的气味混杂,且掘地恶颚常居地下,气味会被泥土掩盖。

只有足够接近时,气味才会显露,但那时往往意味着已经进入了掘地恶颚的领地,再做布置为时晚矣。

提前寻找,提前发现,提前布置后手,脆弱的人类在野外就得多些心眼,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搜寻痕迹的任务交给了寻宝飞鼠。

寻宝飞鼠的双瞳和爪子都是金色的,浑身披着灰棕色毛发,尾巴又长又蓬松,小鼻子不断抽动着,爪子捏着泥块,还时不时敲打树干,相当专业。

一行人再往前一会,正式进入商山深部区域,寻宝飞鼠和她的御兽师不知不觉走在了前头。

黑影栖在左见鸣的肩头,身体隐没于阴影中,小心翼翼地警戒着四周环境。

它尚显稚嫩,气息时隐时现,不够完全收敛。而隐入异空间的毛毛则安静无声,连一丝气息都未曾泄露。

人身安全有两个贴身保镖守卫,左见鸣跟随大部队的脚步不断深入林中。

夜晚积攒的雪水在早上融化,泥泞的野路不好走,但他显得从容不迫,甚至有两分如鱼得水的架势。

他的表现显然超出了其他人对一名高中生的期待。

见他的一举一动隐约透着老练的淡定,队伍中的其他御兽师不由得对他正视几分。

“三阶御兽师……果然有点含金量。”有人在心中暗自评价道。

毕竟,这年头那些仗着有异兽就冒险跑进野外的年轻人太多了,大多缺乏经验,只会给探险团队增添麻烦。

因此,当发现左见鸣表现得如此靠谱时,几位御兽师对视一眼,心中都安稳了不少。

寻宝飞鼠在混着雪水和烂叶的泥地中快速穿梭,爪子拨开地表的腐殖质,不时停下嗅闻。

片刻后,它忽然停下,尾巴高高竖起,用前爪轻轻拍打地面,转头看向自己御兽师,仿佛在说:“找到了!”

左见鸣发现,沿着寻宝飞鼠的路径,时不时会露出一些松动的土层和细小的坑洞,这些大概就是掘地恶颚活动的痕迹。

看他年纪轻,携带黑蝎王的御兽师柳英生出几分照顾的心思,指着那些小坑低声讲解:

“这是掘地恶颚留下的呼吸孔。”

掘地恶颚的巢xue通常会有多个通道和洞室,借助呼吸孔,它们可以随时调节空气流通,避免积水或窒息。

左见鸣认真地听着,这种野外探索的经验可是很宝贵的。

野外的环境变化无常,学到的每一分技巧,都是生存与任务成功的保障。

有柳英进行解释,左见鸣对掘地恶颚的生活习性有了更多了解。他的目光扫过地面,发现这些坑洞似乎有规律地分布着,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

他低声对柳英说道:“这些坑并不是随机分布的吧?”

柳英听后点点头,眼中闪过赞许:“不错。掘地恶颚有很强的领地意识,若是它们确实迁移,就会根据巢xue的分布留下这些呼吸孔,呈现出方向性。接下来若是跟着这些孔洞继续深入,应该就能找到它们的中央坑室了。”

但队伍并没有沿着孔洞进入掘地恶颚的领地,而是沿着它们的坑室边沿走了一圈,布下多个陷阱。

森猎手在地上洒出寄生种子,布置好绳结。巨灵挖出几个浅坑,再用泥浆攻击填满坑底,黑蝎王举起钳子,往坑中射出毒液。

其他异兽再用泥土和树木枝叶,将坑洞覆盖。

整个布置过程井然有序,每一步都是为了确保队伍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局面——防止掘地恶颚带领族群反击。

柳英同左见鸣解释,这是为了保险起见,如果事情顺利的话,陷阱便用不上了,到时候他们还会回头处理陷阱。

直到陷阱布置妥当,队伍才绕开陷阱区,继续前进,轻松发现了掘地恶颚的领地:

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倒塌的树木,断枝和树干横在地面上。树木的倒塌让整个区域看起来变得空旷,只剩下一些稀疏的小苗和白桦木。

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泥土和松散的植物碎片,这些自然覆盖层是掘地恶颚为了隐蔽其巢xue而掘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