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2)
第92章
“什么事不顺?”.“想你想得气不顺。”
这一下来得太突然,原本站在崔济开身旁的战士都齐齐后退了一步,硬生生在崔济开的尸体边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数十万人的战场上一片寂静,只有北风呼啸作响,所有人都呆滞地看着崔济开被箭射中后倒在地上的身影,最后又整齐划一地转头看向从头到尾未发一言的孟临知。
孟临知一脸平静,只是眸色深沉地看着崔济开的尸体,似乎在思考崔济开是不是真的死了,是否需要再给他补一箭。
任谁也没想到平常看起来文弱和善的孟临知会做出这么暴躁又急不可耐的举动,甚至连闻逍都有些意外:“临知?”
“你跟他废什么话,”孟临知恨恨地看着崔济开,“反派死于话多,赶紧把他处理了,别留后患。”
闻逍笑了一声,这确实是只有孟临知才会说出来的话。
一旁的曾皎却已经吓得脸都白了,但他哪敢置喙,这崔济开本就是齐国人,这一辈子也算是作恶多端,现在又被他们齐国自己人杀了,这应该算是冤冤相报、罪有应得……吧?
曾皎已经在心里给崔济开的死打上了在咎由自取的烙印,这一刻连他都不敢上前为崔济开说话,那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就连那个跟着崔济开数十年的都尉关晔都只是打了个哆嗦,缩着脖子将自己隐没在人群中。
于是在这茫茫人海中,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厮杀的动作,但却没有一个人为崔济开的离世而悲叹,大家都平静地接受了他的死,这个时候众人更在意的其实另有其事——所有人都迷茫地想着,真的要结束了吗?
确实,没有人喜欢战争,谁也不愿让战火打破自己原本平稳安定的生活,但大多数人们却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走上战场,但到了这一天,一切似乎都可以尘埃落定了。
前线的梁国战士和后方的梁国百姓们又把目光投向人群中的曾皎,作为这场战争的发起国,所有人都在等曾皎最后定言结束这场已经持续了快两年的战争。
曾皎深吸一口气,其实他也知道这段时间以来,梁国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反观缈州百姓的生活呢?
其实过去的缈州是绝对比不上梁国的,缈州缺少灌溉水源,以前两国关系好时,缈州百姓会前往梁国取水,两国之间也规划了一条水道分享水源。可到两国关系恶化后,这唯一的取水来源也没了。
本以为缈州会一路走向衰败,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但自从去岁闻逍和孟临知来到缈州后,两人在缈州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眼看着缈州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反倒是梁国百姓因为战乱生活愈发贫苦……
他们如此大动干戈,意义到底在于什么?
曾皎在梁国百姓和战士一片殷切期待的目光中,无力道:“就到此为止吧。”
原本沉寂的战场忽然传来了一道又一道激动的声音:“太好了!”
“终于能回家了!”
梁国众人不由发出了欢呼声,战士们将武器丢于地上,与身旁的战友抱成一团,眼中噙着泪花激动道:“可以回家照顾我爹娘了!”
“我也是!家里人也都感染了疫病,只剩我爹照顾家人,他年纪也大了,简直分身乏术。如今我们可以回去帮忙了!”
看着心系家庭的战士们,曾皎也想起来梁国城中疫病一事,他小心翼翼地看向孟临知:“孟大人,我有个不情之请,两国停战后,可否请您出手一治梁国的疫病?”
孟临知趁刚才的功夫已经吩咐魏尧去把崔济开处理了,现在确认崔济开已经死透了,他心情也好了不少,听到曾皎的问话后,他嘴角含笑地应下:“这是自然。”
曾皎朝孟临知抱拳道:“孟大人大义,我替梁国百姓先谢过孟大人了。”
两方达成一致后,都退回了自己的营地,开始慢慢打扫战场。
几天前离开时,闻逍为了隐瞒自己仍活着的事实,是趁着楚堰领兵出战的时候从后方悄悄离开的,但现在所有事都解决了,连崔济开都死了,他也没必要再演什么戏,自然是光明正大地和孟临知一起回到了营中。
军营中,绝大部分人都目光呆滞地看着闻逍,终于有人鼓起勇气道:“不是殿下,你、你究竟是人是鬼啊?”
“前段时间,我们可是眼睁睁看着孟大人给你下葬的……”
“闹什么鬼?”孟临知无奈解释,“那灵柩里装的一直都是牺牲战士们的名牌,压根就不是晋王的尸体。”
闻逍笑道:“有孟大人在,还能让本王出事不成?”
有人还没反应过来:“但我怎么记得孟大人来之前,楚统领就已经在给殿下做白事了?”
“天……我就说孟大人是神仙修士,他果然能让人起死回生!”
有脑袋灵巧的已经猜出了一切:“你傻啊,那显然是楚统领用来讹他们梁国人的。”
“不会吧?那怎么连我们一起讹,”有人委屈地小声道,“这段时间我真是担心死了。”
楚堰笑骂道:“你们这一个个情绪都挂在脸上,这要是告诉你们殿下没事,还能骗得过梁国人人吗?行了,殿下没事不就好了,今晚咱们好好庆祝一番!”
“倒也是,”齐国战士们这才转换了心情,眉开眼笑地凑在一起,“如今殿下没事了,仗也算是胜了,今晚可得吃点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