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文人执刀(1/2)
见文人执刀
第七十九章
“大人,我们都是良民啊。”
“大人,小民一家是从河湟那边过来的流民。”
……
“这不是辛大人吗?是要去哪里剿匪吗?”
“郑功曹,不是应该在府衙上职吗?”
“体察民情,安置流民,督促秋耕,是下官的职责。”
“郑功曹辛苦,这丘乡今年大丰收啊。”
“可不是嘛。大人看看这些农户流民,个个身强体壮的。”
辛容暗道:找这么多强兵混在流民和平民中,来者不善。
没多久,三名卫兵来报,周围有百姓聚集过来。
辛容紧紧按住剑鞘,一时想不出办法来。
百姓就在私兵中间,她绝对不能下令围捕。
这样会伤到不明真相的百姓。
这次比去年围堵黄大人的那一百多名流民,更为棘手。
上次的流民人数少,他们几个人就能制住煽动者,控制住局面。
这次人数太多,再加上还有赶过来的百姓,稍有不慎会引发民变。
郑家拿百姓当挡箭牌,辛容能猜到,他们煽动百姓的理由应该就是,巡察官是非不分仗势欺人,对付收留脱籍百姓的豪族。
百姓税负过重负债累累,陛下的巡察使者,还要断了他们最后一条路。
这种情况下,辛容要么撤退,要么面对指责与抵抗。
可他们税负过重,是因为豪族强占田地,隐藏佃农大量漏税。
而各郡县税官为了完成税赋任务,不敢找豪族,就欺压百姓。
如此,百姓只能脱籍成为流民,依附于田地不知凡几的豪族。
恶性循环,难道就没有办法打破吗?
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招也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辛容干脆让士兵列队休息,自己和百姓聊了起来。
在周围百姓聚集到这里之前,谷外的百姓听见辛容所说,不禁口口相传,悄悄议论。
“刚才那大人说,右扶风这边的收成特别好,是因为郡守免除了农户大半年的徭役。”
“真的假的?没听说啊。”
“我们平日出不来,哪里会听说。”
“哎你小声点。”
“要是真的,在这里还不如自己种田轻松。”
……
辛容吩咐卫兵扮成平民,尽快向四周围过来的百姓,说明“实情”。
郑功曹听见辛容胡说八道,心中嗤笑:等到百姓都围过来,你想走也走不了了。
水丘辞知道谷中郑家私兵并不多,但这终究是上一世两年后的情况。
虽然辛容这次带的兵多,但他是还不放心。
在丘乡附近讲学时,还在令心腹弟子打探丘乡这边的消息。
得知不少百姓向山谷方向聚集,他大概猜到了郑家的想法。
这个郑家,竟然没像上一世那样出兵硬抗。
大概是某个门客献上的计策。
这条计策很难破解,只能避其锋芒。
如果辛容抓不到郑家的把柄,硬要围捕引起民变,那么就会被问罪平民愤。
她可不是地方官,而是京城巡察官。
司隶校尉是陛下的使者,辛容就是司隶校尉的使者。
陛下如今扩建太学院,令他到地方讲学,将农户税负降为三十税一,所作所为都是在顺民心招民意。
引起民变这样的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
水丘辞刻不容缓,让四名心腹弟子,去百姓中间宣传圣意。
他向陛下提起过免除百姓部分徭役,或者服徭役要给钱。
只是此事,陛下有意愿应允,却没有条件实施。
如今东凌国在户人口只有两千万,彻底免徭役确实很困难。
不过,抄了欧家,还怕没银钱给服徭役的百姓支付酬劳吗。
丘乡百姓原本听说有京城官差带兵,强行征地征税。
又因平时大多受过郑家一些恩惠,所以聚集了过去。
可在去往山谷的路上,又听说郡守要免除徭役,朝廷要支付酬劳。
京官带来的兵马,只是例行巡察,为清剿山匪,收容流民而来的。
这——到底谁真谁假?
辛容觉得,以胡说对付瞎扯,是现下最好的办法。
大部分人都会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想安稳过日子的百姓,不会掺和到围捕中。
报信的卫兵再回来时,辛容看向郑功曹,挑衅地一笑。
免徭役加上山谷那边正在剿匪的消息,大部分半百姓已经不愿不敢过来了。
郑家早就在私兵中安排了杀手,又花钱让会任之家安排了一些闾巷暴侠,混在百姓中赶过来。
就等着大量百姓过来牵制住士兵,到时趁机杀了辛容易如反掌。
但郑功曹也不敢在人数还不算多时轻举妄动,万一辛容这个飞扬跋扈的二愣子,不管不顾真得下令围捕呢。
他们得知堡垒暴露的时间就在昨天,根本来不及做太多准备,也不可能调集其他地方的私兵。
只能利用丘乡的百姓了。
可是,赶过来的百姓怎么这么少?
“大人,大人,你是京城来的巡察官吗?”
“本官正是。”辛容看向卫兵假冒的平民,忍住笑回道。
“大人,郑功曹强抢我妹妹为妾。我妹妹可是有户籍的良民啊——”
辛容出其不意,一把将郑功曹抓住,却被两人出手挡住了。
三名卫兵迅速出手相争,给辛容争取了时间。
这两人武功,明显不是一般的私兵。
辛容眼底透出疑惑,抓着郑功曹的肩膀,瞬时飞身后退,离开郑家阵营。
她戏谑地说道:“郑功曹,你这县令属官,怎么变成抢匪了啊?”
“一派胡言!什么人污蔑我!我怎么可能——”
郑功曹看着辛容轻蔑的眼神,顿时咒骂道:“是你,是你栽赃嫁祸,乱安罪名。”
“郑公子,你是县丞的功曹史,应当知道强抢良民者,按照略人法处以磔刑。”
郑功曹脸色骤变,磔刑,那可是肢解之刑。
他没想到辛容胆子大到这种地步,竟然当众污蔑他,还出手劫持他。
辛容不慌不忙地说道:“十人抓捕一人者,可免罪得赏金,并能重新登记户籍,免除半年徭役。你们还犹豫什么?”
郑功曹喊道:“别听他胡说,忘了你们是如何被迫失地,背井离乡变成流民的。就是他这样的官差,征税征人不择手段。”
赶过来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喊道:“没错,昨日我们亲眼看见他将流民都抓走了。”
“而且他们被抓走的时候,都是被绑着的,还挨了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