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2/2)
“自打陛下同意把女俘虏赐给军中的旷夫们当媳妇,立了功劳的将领还能多领一个回去当小妾,你们没瞧见,那些百户大人千户大人走路都带风,恨不得马上去战俘营挑选,可见大将军不解风情呐。”
“什么不解风情,我可听葛老二说,大将军不知从哪处带回来一个小寡妇,俊得很,说是什么救命恩人,要报恩来着,可大家伙都说大将军是金屋藏娇。”
“什么金屋藏娇,你快说清楚。”
“哎呀,我哪知道什么,人家只肯说这么多。”
“夫人见谅,都是乡下人说些浑话。”管事嬷嬷见她们编排起大将军的私事,生怕说些不该说的,忙上前与戈宁搭话,声调略微提高。
田埂上的众人听见后头有动静,一扭头看到一群生人,立即收敛了笑容警戒起来,再不提大将军的事,掉转话锋,聊起天气庄稼。
戈宁略显失望,她笑着摇摇头,“京城不愧是天子脚下,百姓也与别处不同,聊的都是家国朝政的事儿,不像我们洪州,惦记的全是一日三餐,家长里短。”
管事嬷嬷笑着道:“哪儿都是一样,听到什么传什么,您听,大将军都躲不过去呢。”
戈宁想起他们提到军籍的事,侧了侧身,仰头道:“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当真要废除军籍了?”
戈宁原是听个新鲜,忽然间想起这事与自家脱不开干系,便按捺不住。
方大勇是军籍,不出意外,以后他们俩的孩子也得上战场拼命挣军功,世世代代皆是如此,别无选择。
若当真能废除军籍,他们这样的军户便能和寻常农户一般,可以读书考功名,可以行商学技艺,不必再去战场上送命,当真是件天大的事。
“不是传闻,大将军正忙着这事呢,京城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戈宁是第一次听说,闻言只是稍稍高兴一会就忘在脑后。
她还没能习惯自己嫁军户的事实,无法代入身份真切体会军户们的喜悦。
比起撤军籍,另一件事更叫她在意。
“他们说,百户以上的将领可以去战俘营领一个女俘虏回来当小妾,可是真的?”
管事嬷嬷,“应当错不了,咱们南山县离京营不算远,附近又住了许多将士的家眷,有些营里的消息传得比京城还快呢。”
戈宁听了这话,笑容越发勉强,秀眉不由皱起。
不是她恶意揣测,男人嘛,钱财权力就是他们花心的资本,一旦飞黄腾达,少不得要纳几房小妾,从古至今,少有例外。
方大勇要纳妾,在戈宁看来不过是早晚的事。
想到这里,戈宁什么心情都没了。
云起云舒对视一眼,缓缓摇头。
她们不知戈宁为何忽然沉默,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叔,前面就是萧松烈的庄子,我看啊,他整日不着家,定是躲在庄子里逍遥自在呢。”
“你们没弄错?”
“错不了,我们打听清楚了,萧松烈老早就把他老娘送来庄子上,昨儿还把他养的外室送了来。”
却在这时,四辆马车缓缓驶来。
探出窗外四下张望的青年瞧见树荫下的几人,神情一顿,继而叫嚷道:
“叔,快瞧,是昨天那个妇人!”
另一青年跟着探出头,看到戈宁,喜不自胜。
“是她!叔,我们把这小娘子攥在手里,不信烈堂哥还敢晾着我们。”
车厢中,被众人唤作叔的老者,面露犹豫。
片刻之后,他咳嗽一声,道:“事情紧急,烈哥儿定不会怪罪我们的。”
停顿一会,老者挥了挥手。
“下车,咱们去和小娘子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