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雨娘渡魂记 > 顾儿之贾府大少奶奶

顾儿之贾府大少奶奶(1/2)

目录

顾儿之贾府大少奶奶

在林中过了一夜,等到次日天一亮,随着城门的打开,雨娘一行便再次进入了宋州城。

寻找童桥的下落虽毫无头绪,但至少知道了几个关键性的人物,雨娘说,这些人她要一一拜会。第一个要找的自然是可以向她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贾府大少奶奶,毕竟,她也是天下最迫切要找到童桥的那个人。

在客栈休息片刻之后,雨娘和九儿拿着智空的亲笔信去贾府找大少奶奶去了,小猫和顾儿则是被安排去了别处。

在门口卖梨卖了两天后,再次见到贾府的大门,九儿觉得亲切的许多,只是这次她们拿着智空的亲笔信,便很轻松地就入了贾府,而且在路上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九儿再次来到那种满花草的四方别院,第一个见到的竟然是那日带她们进府的那小丫鬟,她看到九儿一脸的惊讶,道:“哎呀,怎么是你呀?”

其实昨日在惠济寺外,九儿远远地见过她,见她同贾府大少奶奶马车里一同下来,想必是地位颇高的贴身丫鬟。九儿笑了笑,笑得有些尴尬,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小丫鬟是个机灵的,见对方一副囧相,不再继续追问,热情地道:“两位赶紧情,我们大少奶奶等着呢。”

“多谢!”雨娘潇洒地道了声谢,被小丫鬟领着,与九儿一同入了内屋。

这贾家不愧是富商,一位大少奶奶房内的摆设都如此奢华,让外人看了不禁瞠目结舌。不过当九儿见到大少奶奶的时候,她身上携带的金银珠宝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做闪得让人睁不开眼睛。昨日远远见她,也不见如此,或许是因前往佛门重地,才打扮得朴实了一些,不过与今日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大少奶奶手拿书信,见雨娘和九儿走进,便缓缓起了身。

“两位就是智空方丈在信中提到的仙姑?”自古以来,商人因其身上散发的铜臭味,被世人所诟病,不过大少奶奶毕竟出身名门,言谈举止均透着端庄。本该是嫁到官宦人家或书香门第的贵胄小姐,竟然嫁到这商贾之家,实在是委屈了她。

雨娘不失礼节地回道:“正是,我和师妹均为修道之人,乃南云门弟子。”

“南云门?”如多数人的反应,听到南云门三个字都是很陌生的样子,其实九儿自己也在怀疑,这南云门是否真实存在。大少奶奶突然发觉自己失礼,立刻道:“两位快快请坐。”招呼完客人坐下,她又命下人上了茶。

雨娘和九儿谢过之后坐到一旁,等待着主人先开口。

“我自幼信佛,常到城外惠济寺祭拜,因此也认识了智空方丈。我知他为人,故将窦木匠一家也放心地托他照顾,我也知他法力上层,只因佛家不涉凡尘之事,一直对我弟弟的失踪爱莫能助。他在信中说,两位可以帮到我,我实在是欣喜若狂。”大少奶奶似乎有些激动,但因自小的教育而无法像他人表露明显,最终在眼睛里蒙上几层迷雾,就结束了。

“我们也是偶然间得此事,还请大少奶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我们。”雨娘开口道。

大少奶奶点了点头,缓缓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父亲虽子女众多,但只有我和弟弟文才才是一母所出,加上我们的母亲去世过早,我们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几乎未见过父亲的面,他只是将我们放到一偏僻的院落,勉强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后来,就在我八岁那年,父亲突然来找我们,给我们安排了一处舒适的宅院,还多安排了几个下人来照顾我们,自此我们锦衣玉食,过上了真正富家子女的生活。或许是父亲觉得亏欠了我们太多,他想要弥补,一下子给我们找来了数位师父,开始教授我们琴棋书画,还教授我弟弟学武艺。”

“郑二公子竟然还会武艺?”雨娘突然了一句,其实一旁的九儿又何尝不惊讶呢,从顾儿口中听到的那个童桥,可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书生,就连几个打劫的,都要顾儿出手帮他打跑。九儿顿时觉得,耳听为虚这句话讲得实在是太对了。

大少奶奶点了点头,“是,”她歪着头看向窗外,似乎就在一刹那,失了神,不过很快又恢复了过来,“不仅让他学武,而且似乎是打算要将他培养成武状元,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练武。当时,我和弟弟都觉得父亲的这个决定太过奇怪,弟弟乃家中的嫡长子,按理将来是要承袭爵位的,而我们家的爵位偏文,父亲应该让他多读书才是。不过后来,当我们听到父亲安排三弟做世子时,才知道了他的一片良苦用心。”九儿见她微微垂下了头,她的父亲何止是对长子良苦用心的,对待眼前的这位简直可以说是有过而无不及。

雨娘见大少奶奶沉默不语,开口问了一句,“可我听智空大师说,当年二公子以童桥之名在惠济寺暂住,是为科考做准备的,莫非郑伯后来改变了主意?”

大少奶奶摇了摇头,“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弟弟考取功名的,虽然其中的缘由我不是很清楚,但据我的观察,父亲让弟弟走武学这条的心十分坚决,容不得他半点违逆。至于他前往惠济寺读书几年,全因我舅舅和惠能大师相助。我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家中几位舅舅曾在朝中做官,父亲有时还是需要给些薄面的。或许是听说了弟弟被夺去世子之位的消息,三舅经过宋州时来看望我和弟弟,并说服父亲让弟弟弃武从文了。三舅还靠着与惠济寺惠能住持之间的关系,托住持在寺内读书,这才有了后来的事情。在寺内可避开父亲的干扰,专心读书,弟弟说那几年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那后来二公子为何又离开惠济寺了呢?”雨娘问道。

“我的舅舅们不知得罪了哪位权贵,一时之间,斩首的斩首,发配的发配,整个宋家就这样没落了。”大少奶奶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没有了舅舅们的庇佑,父亲立刻让弟弟搬出了惠济寺,回到了府邸。而且还急忙张罗了我的婚事,将我嫁到了这贾府。”言语之间,满是无奈。

让大少奶奶一下子道出这么多的伤心往事,雨娘或许心有不忍,便将之后的事情替她说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