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雨娘渡魂记 > 娟娘之柴氏

娟娘之柴氏(1/2)

目录

娟娘之柴氏

行了几日的路,终于到达了颍州。

因娟娘最牵挂的是自己的母亲,于是一入颍州城,一行人就径直来到了娟娘记忆中的娘家。来之前虽担心过是否已搬走一事,但经向附近茶馆进行确认,让她们吃下了定心丸。

因担心娟娘见到家人之后情绪激动而让家人产生怀疑,便安排小猫陪她在附近的茶馆内等待,雨娘与九儿前往拜会了。

敲了半天的门,门终于被打开,一位年轻妇人出现在了眼前,此人是娟娘的大嫂高氏无疑了。她扫了雨娘和九儿一眼,说出来的第一句话竟是,“两位稍等。”然后,转身走了进去。

雨娘和九儿被高氏弄得一头雾水,呆呆地站在原地,只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须臾过后,高氏再一次出现,与她一同出现的还有她手里用纸包的东西。她来到门口,将用纸包的东西递给了雨娘,谦卑地道:“家中贫寒,现也只剩这两个馒头,望两位师父不要介意。”

原来,高氏将她们当成了化缘之人,九儿心中疑惑:自己只听过和尚化缘,这道士道姑化缘之说,真谓是闻所未闻。

雨娘将纸包的东西递回高氏手中,解释道:“想必您是误会了,我们不是来化缘的。”

高氏一怔,随即问道:“那两位师父是?”

“实不相瞒,我们与楚家大小姐相识,此次经过颍州,是特地来看望楚老夫人的。”雨娘解释道。

“你们说的楚家小姐是?”高氏两眼圆睁,再次扫了扫眼前的两个女子。

“据我所致,楚大小姐的闺名叫惜珏。”因一直都叫她娟娘,所以她在阳间的名字雨娘也是临出发前才知道的。

高氏脸上露出一丝的惊讶,踌躇片刻之后将她们迎进了院子,她指了指院内摆放的凳子,道:“屋内简陋,只能委屈两位在这里坐下了,我这就去叫母亲出来。”高氏举止端庄,想必也是大户人家出身,不过也难怪,以当年楚家的兴荣,这也正常不过。

不一会儿,高氏领着楚老夫人柴氏走了出来,柴氏一头的白发,整个身子可能是因为太过瘦弱缩成了一小团,她拄着拐杖被高氏搀扶着坐到了前面的凳子上。

雨娘和九儿急忙站起身来行了礼,然后也坐下了。

柴氏先开了口,道:“听我儿媳妇说,你们认识我的珏儿?”

雨娘立刻回道:“晚辈叫雨娘,这是我的妹妹九儿,我们是在五年前的光州与珏儿相识的。”娟娘曾说,五年前她曾陪卢生在光州住过半年,于是雨娘就编出了在光州相识的这么一段。

“原来如此。”柴氏点了点头。

雨娘继续道:“珏儿离开光州后,我们有过几次书信往来,后来突然就断了。关于珏儿的遭遇,我们也是不久之前才知道的。”

听到这里,柴氏微微垂下了头,长长叹了口气。

雨娘伸出手拍打着柴氏的手背,安慰道:“我们与珏儿相处虽不过数月,但知她心善,待人真诚。如今她在那一边,应该是会被善待的。”

柴氏强忍住泪水,感激地点了点头。

与幻梦中出现的那位意气风发的楚夫人相比,眼前的这位白发老人可谓是失了生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家族没落,丈夫入狱枉死,加上唯一女儿的香消玉殒,老人家能有一息尚存也是难得了,九儿难免心生怜悯。

“我们家都是粗茶,还望两位不要介意。”方才不见踪影的高氏竟然是煮茶去了,她端着茶壶和茶杯从旁边简陋的屋子里走了出来。

“您这是哪里的话,是我们冒昧打扰,还望两位不要介意才是。”九儿急忙站起身来,帮着高氏摆起了茶杯来。

高氏边沏着茶边说道:“怎么会介意,两位能专程来看望母亲,我们还感激不尽呢。”高氏沏完茶直起身子看了看简陋的四周,道,“如今我们楚家没落,当年的那些人,各个对我们避而不及,没有一个愿意来看我们。未曾想,第一个来看望我们的,竟然是三妹的好友。”她歪着头扫了一眼雨娘和九儿,问道:“两位一身道姑打扮,与我家三妹是如何相识的?”

“此事,说起来话长。”其实雨娘不善于编故事,除非有人事先将编号的故事说给她,之后由她来复述倒是可行,不过临场编个故事呢,确实为难了她。不过她还是懂得临机应变,回道,“简而言之,我们姐妹在光州时受到过珏儿的恩惠,后来又十分投缘,就以姐妹相称了。”

“原来如此。”高氏点了点头。

九儿担心高氏继续追问,便立刻转移了话题。她望着简陋的房屋外观,问了一句:“我曾听珏儿说,她夫家十分富裕,他们就没有帮衬一些吗?”

高氏长长叹了口气,也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三妹还是楚夫人的时候,也是瞒着夫家偷偷救济的我们,后来他们把三妹赶出了家门,又怎会主动帮助我们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