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雨娘渡魂记 > 娟娘之先夫人

娟娘之先夫人(2/2)

目录

“昨夜发生之事,其实不只花园里发生的那一件,就在我们这院子的茶室内,也发生了一桩怪事。”徐嬷嬷说着说着变得不安起来,她拿起茶壶来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一口吞了下去。她将空茶杯放回桌上,继续道,“昨晚我们听到叫声就去了花园,看到二小姐倒在地上,以为她死了。不,当时她应该是死了,根本就没有呼吸,但奇怪的是,今早管家跑过来告诉我们,说二小姐活了过来。因为这几个月来我们府邸一连串发生了许多怪事,所以我们也不敢相信,太夫人遣我去看看情况,竟发现二小姐真的活了过来。”

就在今日正厅内,雨娘再三确认过二小姐的身份,她真的是人,根本不可能是鬼。雨娘问道:“那二小姐是如何死而复生的?”

徐嬷嬷摇了摇头,“二小姐说她自己也不知道。二小姐还活着,是天大的好事,府里又有谁会去计较她为何会死而复生呢。”徐嬷嬷叹了口气,“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就在两个时辰前,茶室内竟传出了尖叫声。”

“莫非是?”

“那声音是小歆发出来的,她本打算去煮个茶,却发现了一具尸体。那死去的丫鬟是我们院子里的,是专门烹饪茶水的。”徐嬷嬷道,“奇怪的是,她身上竟穿着二小姐的衣服,带着二小姐的首饰,发型也跟二小姐的一模一样。”

今日在正厅内见到二小姐时,雨娘看出了几分端倪,因为二小姐的模样和在花园里见到的鬼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当时,她就怀疑过这府邸内死的另有其人,未曾想,竟是太夫人院子里的,怪不得太夫人会病倒。

“那丫鬟是怎么死的?”雨娘问道。

“好像是吓死的,就跟之前死的几个下人一样。”徐嬷嬷摇了摇头,“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啊,即便是先夫人的鬼魂来复仇,也不可能对这几个毫不想干的下人下毒手啊,特别是昨晚死的这个,她可是在先夫人离开后才入的府。”

“徐嬷嬷,方才太夫人也提到了这位先夫人,而且你们好像认为这几个月来的怪事与这位先夫人有关,您能否讲一讲这位先夫人?”

“在现在的夫人之前,我们将军还娶过一位。”看眼神,徐嬷嬷的思绪似乎飘回了几年前的卢府,“那可是位难得的好儿媳,好妻子,我总觉得她不属于这个人间。”

“那将军和先夫人是死别?”雨娘明知故问道。

“说起死别,也是死别。不过那位夫人去世前,已经被将军给休了。”徐嬷嬷长长地叹了口气,“都说好人就会有好报,不过这句话放在她身上,可真是一点儿都对不上,她那么好的一个人,却在经历过一连串不幸之后,凄惨地死去了,那年她好像也就二十岁。”

“那么好的一个人,将军因何休了她?”

“哎,男人的心,谁又能猜得到呢。都说女人心海底针,但我觉得吧,应该说男人心海底针才对。”徐嬷嬷眼底闪过一丝的悲凉,“也不知为何,先夫人突然得了恶疾,将军便以此为由把她给休了。”

“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

徐嬷嬷无奈地一笑,“男人以恶疾为由休妻,只是为了让自己休妻的理由更加冠冕堂皇而已。当时,我也问过给先夫人问诊的大夫,大夫说,先夫人只是偶感风寒,吃药之后,休养几日便好。所以呀,当时我听到将军要休妻的消息之后,着实吓了一跳。先夫人被休后没多久,我就听到她去世的消息,我在想啊,她应该是含恨而终,而非是因他们口中所说的恶疾。”

“那您说,休妻到底是为何?”

“其实,我们将军在迎娶先夫人之前有个心仪的女子,是我们太夫人的亲外甥女,不过后来她因父母之命嫁给了别人,我们将军也因父母定下的婚约而无奈娶了先夫人,一对相爱的人,就这样硬生生被拆散了。”徐嬷嬷摇了摇头,“不过我觉得啊,那一对拆散得甚好,先夫人比表小姐好处了不知多少,当时我是打心底里为将军高兴的。说一句僭越的话,若我儿子能有一个先夫人那般的妻子,我真是,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不过有些人,就是不懂得珍惜。”雨娘低声嘀咕了一句。

“没错,将军不懂得珍惜,太夫人也是。一见到表小姐被他相公休后无家可归前来投靠,便把她留了下来,而且还让她做了将军的妾室。没过多久,将军就把先夫人给休了,想必太夫人也推波助澜了一把。”

“他们为何要休,即便是休了正室,妾室是绝对不可能变成正室的。”

“谁知道呢。我也只是个下人,他们母子俩怎么想的,又怎么会都告诉我呢。不过啊,或许和表小姐流产之事有关吧。”

“流产?”这一说倒真是头一次听到。

“表小姐流产过一次,而后她一口咬定是先夫人所为,将军似乎也听了进去。”徐嬷嬷的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不过我觉得啊,以先夫人的人品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等下流龌龊之事,若是表小姐为了陷害先夫人演的这么一出戏啊,我倒是相信。不过,我的想法一点都不重要,将军和太夫人愿意相信表小姐,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您说的那位表小姐,如今可还在?”

“在,当然在,前两年还给将军生了个女儿,如今好着呢。”徐嬷嬷脸上露出一丝的不屑。

“既然她是太夫人的亲外甥女,太夫人病倒几次,她为何不来伺候陪伴?”

“那还不是应了那句日久见人心,她那个人啊,实在是不堪,早就和我们太夫人形同陌路了。”徐嬷嬷脸上充满了对这个女人的厌恶之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