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综名着]暖暖的轮回 > 边疆岁月(五零年代13)

边疆岁月(五零年代13)(2/2)

目录

在海市的时候,他其实也在准备这方面的事情,只是突如其来的意外打断了,也让他数年的准备工作付诸流水,到了这边他又需要重新开始。当然好的方面也有,那就是在这边他的起点更好。

如果不是他有心在一些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他怎么可能刚刚好就适合那个位置呢?机关的位置从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进去的人多着呢。

虽然丁玲给这些消息虽然都是些过时的小八卦,对他依然很有帮助。

没过多久,欧阳就和暖暖说,他有了一个入党名额,还是他们科长给他当的介绍人。

暖暖对着欧阳竖起了大拇指,说了句你真棒。

今年由于团里依然集中力量挖渠,建筑队依然没什么人帮手,又被要求竭尽所能的先修连队职工住房,欧阳的工作很不好做,暖暖就和张院长商量,可以的话,能支持一下欧阳的工作,张院长也知道基建科和建筑队的难处,也就答应了。

所以,医院今年并没有进行新的建设,还是只有两排房子。可是,如今医院已经有些过于拥挤了。

院长和她还好,两人共用一间办公室,虽然不大吧,好歹能清清静静的在累极的时候休息那么一下,其他的医生就不行了,他们直接挤在一间小办公室,还分出了一部分给护士们使用,时不时就能听见他们的抱怨声,争吵声。财务室和行政室挤在一起同样如此,而且财务人员抱怨的更加厉害。因为他们管着钱,偏偏他们连一个单独的办公室都没有,还天天的人来人往,一点也不安全。

也不是财务人员把人想的多坏,主要是这个办公室人员流动性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他们根本说不清楚,她们还要为此负责,太让人郁闷了。

最后,张院长只能给这个办公室财务相关的柜子抽屉等等全都上锁,并且承诺只要团里给医院修建剩下的建筑,一定给财务室单独的办公室。

暖暖当时刚刚从急诊室那边回来,听到张院长这个承诺一出,就觉得可能不妙,急忙躲了出去,远远的还能听见他们那个办公室吵吵嚷嚷的声音。她颇有些无语,张院长虽然啰嗦了点吧,到底当了这么多年院长了,怎么会给出那样的承诺?

随着能出师的医生和护士越来越多,他们职工医院如今的科室越来越健全了,伴随着的就是办公室的急剧短缺,虽然分流了一部分去连队开卫生室,可连队上连办公地点都没有,比医院的环境都差,这些分流了的医生依然还窝在医院里没走。

由于医院病人多,床位紧张,医生和护士,以及其他人员全都挤挤挨挨的办公,非常不方便,可是建筑队一时半会真没办法来修医院,因为今年的建筑队是真的忙的飞起。

去年的冬天,职工住房只修了四个连队,剩下十个连队可都还没有修呢,只能靠着大通铺熬过去,帐篷可不保暖,对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一点办法都没有。今年怎么说也要让职工住上房子,不说多好,土块房子总得有,至少能一家人住一起吧。

所以,团领导今年就把督促修建职工住房提上了日程,除了春耕春播的时候停了两个月回去种地忙生产,从五月开始,建筑队就匆匆忙忙开始修建职工住房。

可是去年修房子的时候,就已经没有职工力量可以调动了,今年职工主力依然还在挖渠,建筑队就那么点人,十个还没修房子的连队哪哪都在催,哪里修的过来,原本修房子砖块都不够消耗,今年专场那边堆得都快要放不下了。

后来欧阳看着这么乱着不是个事儿,就想了个办法,所有连队的房子,只分成两个户型,四十平和八十平,以四十平的房子为主,建筑队的人两两一组,带着四五个小帮工,到连队测量拉线画地编号一条龙,又写上纸条,要单独住的都去抓阄,抓到几号,按照纸条上的编号去找自己房子的位置,帮忙平地,挖地基,拉砖块等等。

大户型一栋三户,小户型一栋六户,全都规划的整整齐齐,一模一样,中心位置是连队办公室,医疗室,商店等预留的位置,这些连队的办公用房全都先不修,欧阳还特地在开大会的时候表扬这些连队的领导发扬了风格和兵团艰苦奋斗的精神。

所有被发扬风格的连队领导们,全都一脸懵逼,拜托,他们不就是催了一下快点帮忙修房子吗?你就这么坑我们,让他们这一年都没地方办公?你也太不地道了吧?

被一二十号人围在中间的欧阳一点都不带愫的,呵呵冷笑一声道:“老子过的什么日子,我不相信你们不知道。明明知道我们忙得飞起,你们还一天到晚到团领导跟前施加压力,拿职工冬天生存压力大说事,大义不可不就站在生存压力大的那一方吗?实话说,我们建筑队修房子的速度还真的就慢了吗?还是我什么地方做的不好,一下子把你们全都得罪了?

既然都不是,那你们就是看我今年刚上来,根基浅薄,可以让你们拿捏一下啰?就知道你们这些老家伙没一个老实的。没冤枉你们就好,我还有事,就先走了,你们聊。”

围着欧阳要说法的连长指导员们眼睁睁的看着他突围而去,面面相觑,都没说出什么话来。他们这些连长指导员,今年真的是压力山大,不但有着很重的生产任务,还有很重的挖渠任务,民生任务。前两个任务是硬指标,他们没办法,只能带着人拼命干。

唯有民生任务,他们认为是可以转嫁的。民生不过五个方面,吃穿用住行,吃,粮食收上来就用去救助灾区了,留下来的都是陈粮,野菜,容易烂的红薯之类的东西,勉强能糊弄住肚子。穿,缝缝补补勉强能过关就好,大家都差不多的样子。用,那是供销科的任务。行,这年代出门基本靠走,只要不是腿脚有问题,不用他们操心。最后是住了,只要把住房问题的压力转移出去,他们今年的民生任务基本就完成了啊。

基建科本来就是欧阳在负责建筑队的相关工作,并且出了名的性格绵软(这是什么错觉?),又是今年刚刚成为科员的,根基浅薄,需要好的政绩充门面,可不就需要他们这些基层干部帮忙吗?所以他们就略微出手试探了一下,没想到他们差点没蹦了牙口,不但要吐出口血来,还要笑脸相迎,真是哔了狗了。

他们没想到的还是欧阳接下来的二连击。

相关修建住房的基础工作,也不是你弄好自己家的就没事了,而是按片区算的,哪个连队弄了好了一片,就到基建科排队。连队领导以为排队先后关系到修房子的先后,于是忙不叠的先去排了个队。

于是,欧阳名正言顺的按照排队的先后,安排了几个有经验的帮工和建筑队的人去各个连队验收基础工作了,一天之内就跑了个遍,发现他们工作完全没做。连队领导可是傻眼了,检查工作不事先通知他们可以理解,可是他们什么工作都没干的情况下迎接检查,也是头一回,估计要在简报上通报一回了。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办法了,只好胆战心惊的等着欧阳的批评。

欧阳也没下什么基础工作不扎实的工作通报,而是下了一份修建职工住房基础工作的标准通知,红头文件。

只有达到标准,基建科验收合格,才给编号,建筑队才会按照编号一片片修过去。

趁着终于有些空闲的时间,把手头的一些工程全部收尾完,全心全意开始建房子。

原本稍微还有些空闲的老弱妇孺们见修的也是自家的房子或者朋友家的房子,自动自发的去帮忙。有那相互之间关系好的,跨连队帮忙的都有。修建职工住房比原先想的能调动的人手要多,速度也更快。

欧阳也已经完成了今年修建职工住房任务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了,也就是说他们超额完成了今年的建筑任务,能够稍微喘口气,欧阳甚至开始规划明年的建筑任务。

也就在这档口,他们收到通知,欧阳将作为团机关重要后备干部参加师党校为期一年的在职培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