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2)
李肃失笑:又来了——我家囡囡如何如何。
一瞬间他有些恍惚:陈全他老人家实在是个好心人,他也是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陈伯父主动出手相帮的一个秀才。
对此陈全的解释是,他家里有个闺女,可惜本人大字不识,连累得闺女也跟着他一样目不识丁,他尊敬读书人,也是想讨些来读书人学习的诀窍,好回家口授给女儿——
也就是如今的贵妃,陈淼。
话说,因剔透早慧而备受学子太傅推崇的陛下,是否能容忍自家的贵妃也同她父亲一样,文化有限呢?
李肃不得而知。
他只在陈淼还小的时候见过她一面。三年前,他在城内一小摊前头偶遇陈全。彼时陈淼眉眼弯弯,好奇地从父亲身后探出头来,露出一张玉人般的小脸。
李肃为之惊艳,也只是惊艳,毕竟在当时家有贤妻有子两岁的他看来,陈淼还是个娃娃。
但是,任谁来看了都能立马意识到,这个漂亮至极的小女娃,将来肯定能够长成一位绝代佳人。
能让素来四平八稳不动声色的陛下破天荒一见面就封了贵妃之位——没错,此事早在陛下封妃的第一日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在一日复一日的八卦转播中,其传奇程度更是直追迷倒前朝皇帝不顾其二嫁之身的玉妃娘娘——咳,就知道小姑娘如今的长相绝不会令人失望。
陈全对李肃的心理活动半点不知,正热情洋溢地向李肃介绍:“贤侄你有所不知,这宅子后头竟还带着个小花园。都是些富贵老爷才享受的玩意儿。你说我这一个打渔的,本来就不懂这些,幸好家里的管家能干哟,第二天就给找好了这方面的工人。我现在也不用打渔了,跟在后头,听了半天还是没听明白——唉,要是我家囡囡还在就好了,她人聪明,学东西也快!”
李肃想起他曾经的转述,知道贵妃娘娘小时候学做鱼都学了一个月,内心不禁摇头,暗笑老父亲对自己女儿滤镜可真厚。
但见陈全一脸知足踌躇,李肃心里感慨,为他高兴的同时,也悄悄松了一口气:看来陈伯父赤子之心依旧,那么,无论陈贵妃能得宠多久,这于私于国,于现下于长久,都是一件好事啊!
*
这日,不知自己正被空巢老父亲深深思念的陈淼,又按例去向太后她老人家请安,并巴巴献上自己尝着御厨做得出彩的菜色。
陈淼:借陛下的花,献太后的佛(*∩_∩*)
可等进去之后,陈淼才发现,今日出现在长宁宫里的这波姑娘里头,就有太后的娘家人,没错,正是陈淼第一次来长宁宫暗讽她出身的那个姑娘,叫芈盼春——暗讽这事还是晨星义愤填膺提醒、陈淼才意识到的。
陈淼当时就精神了,不能说那一瞬间,她脑海中没闪过嬷嬷们提点过能解决对方的一二三四五个方法。
她不乏兴奋地和挽翠、和晨星先后对了眼神,暗暗得意自己全副武装,打扮得漂漂亮亮。
咳,话说陈淼出门前还专门照了照镜子,看着镜子里头那繁复到插定得自己发间满满当当、重到叫她生怕自己颈椎就要压不住的金钗凤冠,还忍不住扁嘴——
她的脑袋,好像一团在秋天落叶堆里打过滚的小刺猬哦。
——对此陈淼表示,自己本来记性就不好,这点大家都知道,她完全不记得还有过这码事。
陈淼屏息凝神,静待芈盼春的反应,可说不准失望与否,她真就老老实实地一直安坐在下首,陪太后聊天解闷,当然,期间她还向太后奉上了点心方子,展露孝心。
贵妃羡慕了:原来这女孩是真的心灵手巧,第一次来她连连称赞好吃的点心,竟然也是她做的。
芈盼春一脸孺慕地对着上首,说:“听说娘娘近来有些牙疼,春儿听了一直记挂着,便专门跑了好几家老铺子、又去信问了老家的厨娘,才试验出适合娘娘胃口的点心。”
太后含笑回:“你也是好孩子。哀家懂你的孝心。”
贵妃后知后觉:嗯?那她是不是被比下去了???
得益于嬷嬷们的精心教导,儿时学做鱼都学了一个月的陈淼眼神还痴痴地望着盘里的点心,旁人却不好再一眼看得出她是在出神。
她长长的眼睫毛还在很有规律地一眨一眨:啊,说到孝心……她突然也好想给阿爹做鱼哦。
——所以,要不要找陛下撒娇出宫去见阿爹呢?
噫,陈淼眼睛弯弯,这可真是一个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