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2)
第70章
雪化的声音越发明显了。
方蕴兰讲得动容,而容凛也神色莫测地听完了故事。
“……就是这样,自此陛下亲自担负起了看护养育小太子的责任,从不曾假于人手。而臣妾托辞于那一个虚假的名分,才偶尔有幸能和陛下和小太子见上几面,好回头有话向太后娘娘回禀一二。”
安静地听完了最后一句,容凛沉默良久,只有许久不再微微敲动的手指暗示了他是在思考一些东西。
半晌,他开口问道,却问了个风马牛不想干、最起码是方蕴兰眼中万圣至尊绝不会关心和在乎的问题:“所以,到最后,你这个所谓的‘臣妾’——仍然是有名无实。”
这话像是个疑问,但又没有问。
容凛眉头微扬:“而朕,却对着朝堂……大开杀戒?”
他的疑问,从头到尾都不是在出于疑问。仅有的几次出声,都是在鼓舞着方蕴兰继续将这场大戏唱下去。
“臣妾——”
窥到对面眼神中轻飘飘透出的幽暗,方蕴兰识趣地默默改了称呼:“臣女身居内宫,并不敢多打探朝堂之事。更何况,天恩浩荡,雷霆雨露皆为君恩,臣女又哪敢对陛下的行事妄加揣测?只是当时人心不免惶惶,臣女也被身边人感染罢了。”
尽管方蕴兰将自己杜撰的故事诉说与陛下听,已经是犯下了欺君大罪,但她并没有自作聪明地企图从中增减事实。她尽力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说了。
方蕴兰深知,如果胡天海地撒下了太多弥天大谎,只为满足自己最想要说的,那么将会处处都是破绽。
所以她已将一切都禀明给了陛下,其中九成九的事实都没有半点隐瞒,甚至并没有多加口舌,任性而隐晦地将自己私下的揣摩说出来。
她已尽量客观地、以一个胸中有愧、心灰意冷而深居内宫不问世事的挂名宫妃的身份,阐述了自己寡陋的见闻。
容凛听得眉头渐锁,
他凝视着以前这位犹有骄色的少年丽人,眼神中透着兴味与好奇,仔细读来,颇有些耐人寻味。
诚然,若按照眼前这女子口中所述,确确实实像他能做出来的事,包括故事中那所谓“大家公子”的行事反应,容凛也完全有迹可循、理得一清二楚,竟和自己的考虑一丝不差;
容凛也想不清楚,她是如何神神叨叨地酿出了所谓神迹,方蕴兰——这个往日虽有些机心,但仍能为善算人心者轻易看破的高门骄女——又是怎么通过了内狱的审讯、骗过了李雎的眼、甚至连容凛自己乍一听都挑不出毛病……
但是。
但是——
与其让容凛相信方蕴兰所说是道祖垂怜,令她时光倒转以安社稷——假使方蕴兰真能有这个心的话——还不如让他相信是她偷听了墙角,然后误打误撞硬着头皮扛过了李雎的审讯。
毕竟,方蕴兰的身份有这个资源和渠道接触,不是吗?
至于她口口声声坚持的所谓“苍天垂怜”“道祖显神”……
呵,如果求仙问道、叩神占卜果真那么有用,那么前朝皇帝也不至于为了挽回他心爱的玉妃,连续斩了三个太常。
如果天命果真有常,他容家太祖就更不可能举族反帝,与群逐鹿,终而获之!
如果生死果真有命,那么胎里孱弱的他自己就更早该求神拜佛了!
容凛终究还是没有把手里这杯茶喝完,顷刻间,他心里已有了决论。
容凛缓缓点头,吐露出了和起初相似的一句话:“从方才的言谈上来看,大娘子确实对孤,情、根、深、重。”
“臣妾、臣妾愧不敢当!”方蕴兰一下攥紧了拳头,心下忍不住生出一丝窃喜。
她急切而虔诚地重新伏地跪行大礼,然后擡头,向着她心中已经追寻渴慕了两世的陛下,露出一个虚弱却恭谨的微笑。
“皇恩浩荡,陛下万岁,贵妃娘娘安康,臣妾只是……”
“巧言令色。”
容凛居高临下,淡淡道:“李雎轻佻,居然信了你的诡话,还敬上于孤。”
*
朝堂之上,着皇帝亲自下诏所赐,结结实实给下属上了二十个板子的谢·没有感情·均:“方蕴兰博幸未成,心有不甘,便四处寻摸,与邪道巫蛊之术士相往来——”
一干大臣:等等!什么?!邪道巫蛊?!!
“……好高骛远,华而不实,经查实劣迹斑斑、一错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