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千面 >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四章(2/2)

目录

然后,这才进入主题谈正事,谈彼此的业务内容,有无合作可能,如何开展合作,等等。

这个过程,桥本又花了一个多月。

等桥本考察完,将近三个月过去了。

结论是:一无所获。

这个公司,跟□□没啥关系。做的是出口买卖,内容是些茶叶、丝绸、瓷器什么的,□□要这些玩意儿干啥?

侯明玉说起这些货物来头头是道,可谓是家学渊源。是绝对伪装不出来的,也不是临时抱佛脚可以学出来的。

譬如举个小小的例子,单单对茶叶的采摘这一点,他就细到连时节、种植地、向阳与否、有无鸟类昆虫、土壤性质、采摘时的天气、早上哪个时辰、有无露珠等等,都有讲究,每一项都能解释出一番详尽的道理。

这要怎么装?

桥本坚信,他家祖上就是卖茶叶、丝绸、和瓷器的。侯明玉本人一看也就是个学识渊博、知识丰富的生意人。儒雅斯文,偏专业更多于做生意本身。

桥本无法,最后拿出一张照片给侯明玉看:兄台,这我表弟,多年不见失散了。认识不?

侯明玉仔细端详,摇头:不认识。不过长得挺英俊的。演电影一定满座。

以桥本多年特工的眼力,他看得出,侯明玉没有说谎。他的确不认识山泽永平。

桥本不死心,也许令尊认识?

侯明玉摇头,我是独生子,我爹认识的我都认识。我爹现在也不理事了,他要是认识这种风采人物,还能不介绍给我认识?你要不放心,我拿回去给我爹瞧瞧。哎,不过,你为什么觉得我跟我爹一定认识你表弟?他曾经是我们公司的员工?

桥本相信了他说的是真话。

然而,相信了侯明玉,就等同于接受了他对远洋公司的调查一无所获。

这是一个正常的贸易公司,这个公司跟山泽永平也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高桥到底是为什么在案子结束以后,还要一意孤行地继续调查这个公司呢?

桥本忽然道:“一年多前远洋公司出了事故,一定给公司造成了不少损失吧?”

侯明玉神色黯淡下来,“不要提了。现在能维持下来已经是万幸了。损失钱财不说,连公司的员工都走了!留下来的寥寥无几。我也不能责怪他们,毕竟心理压力太大了,公司重建又花了这么长时间。他们也要养家糊口。”

侯明玉郁闷地灌了一口酒。

侯明玉不想提,桥本偏偏最想提,“仓库还好,听说是日本人给重盖了。但仓库里的货物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是啊,”侯明玉叹道,“所以现在都不做别的生意了。一心一意只做这几样。”

“对啊,你们以前还卖什么,什么来着?”

“以前做得太杂了,烟酒糖茶,烟花爆竹,什么都有。利润是不错,但仓储和运输安全跟不上。不同的货物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现在想想,‘术业有专攻’这句话是对的。所以现在专注做精做自己擅长的,不再做大做杂。”

“听说还有个地下室也烧了?”

“是啊,真倒霉,”侯明玉郁闷道,“一个破地下室,堆放了些过期的货,平时也不怎么用。谁知居然还能出问题了。想想。再说我明天不敢上班了。喝酒喝酒。”

“就是说呢。地下怎么能烧起来呢?有货,又不是有火。”桥本锲而不舍地继续这个话题。

“你看,这就是为什么不懂货,最好就别做这种货的原因。上海这地方,地下本来就积热。又有货物堆积,更不易散发热量了。尤其当这种货是易燃物时,很容易就起火。实话跟你说,地下已经起过一回火了。可惜当时没引起重视。因为那地方平时都锁着,基本没人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侯明玉凑近桥本,压低嗓音道,“如果不是日本人乱开火,地下也好,仓库也好,都不会出事。他们自己也知道,不然怎么会答应给我们重盖仓库作为补偿。”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无缘无故跑我们这来一趟干嘛?说是抓□□,□□呢?听见风就是雨的。我看哪,八成是谁看我家生意红火,眼红了,故意背地里使的坏。谁知日本人就信了。”

“唉,倒霉,倒霉啊。”侯明玉见杯子空了,将酒杯一顿,“唉,不喝了。今天喝得有点多了。走了走了。”

侯明玉摇摇晃晃地走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