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落魄世子重生后对我寸步不离 > 升官

升官(2/2)

目录

“你这是什么——”

“蒋行舟,”阮阳头也不回地打断他,“我的毒解不了的。”

阮阳神色不改地望着地图出神,蒋行舟则有些心乱。

但任凭他再怎么劝,阮阳都不肯走,事实上阮阳是觉得没必要走,况且阮阳也不放心——蒋行舟之前已经遣散了那两个侍卫,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个能发现阮阳身份的隐患。

“我们要去这个村子看看吗?”阮阳问。

蒋行舟心里有事,没听清阮阳在问什么,随口囫囵应道:“嗯。”

是夜,狂风大作。

虽然平南县地处极南,但几日前已经立冬,这个客栈又简陋异常,风吹得窗框不停作响,一行人都没怎么睡好。

简单用过早饭,蒋行舟还是打算去那个村子打听打听。他打定主意,如果那里也没有王县令的踪迹,他则带着阮阳即刻上京。

五人重新上路,从南边的城门出了城。

一路行去,众人只感觉到这平南县不仅外人罕至,而且还衰微萧条。

这地方穷得整条街看去连个乞丐都没有——大家一个赛一个的穷,就算是乞讨,也乞不到银钱。

虽然平南县原本也不富庶,但这地方盛产名药,虽然山路难走,但来回一趟也能挣不少钱,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然而,这一年多来山匪猖獗,出去走生意的人几乎没几个是全须全尾回来的。后来人们也就不敢出去了,有地的就守着自家一亩三分田种点稻子,没地的就在近点的山上挖些野菜菌子回来换钱买粮,只求个不饿死就行。

自弘帝亲掌朝政以来连区区两年都没到,民生便凋敝成这个样子,蒋行舟百感交集。

刚出城时还能见到几个行人,往南再行,进了山,才发现甚至连官道上都长满了杂草,一行人便只好下马步行。走到傍晚,才见山那边隐隐约约有几道炊烟。

“那边应该就是那个村吧?”小厮梗着脖子张望,“叫什么名来着?”

莲蓬将包袱往肩上提了提,答道:“我记得是叫附子村来着。”

“附子村?这是什么名字。”小厮撇撇嘴。

莲蓬笑了笑,“附子是一味药,这一代是挺有名的产地,有可能是因为这个才叫这个名字的吧。”

她笑起来很好看,小厮腾地脸红了,问:“干什么的药?”

“能止痛的,还抗寒抗湿,你们在西南这边过完这个冬天就知道了,有些草药没有不行的。”她这半年来在老大夫那学了不少知识,往旁边看了看,随手摘了一株草,对小厮道,“你看,这也是药。西南这边是个好地方呢。”

莲蓬和阿南都是土生土长的西南人,小厮这才意识到她是对自己说西南郡是个破地方一事耿耿于怀,有些赧然,又见她知道得挺多,又问:“你们两个去过那什么附子村吗?”

莲蓬摇了摇头,说没去过,“蒋大人不是说附子村再往南就不是咱们国家了么,这么远的地方,我和阿南都是第一次来。”

她擦了一把额上的汗,反手将药草塞进自己的包袱里,被阿南看见了,便拽着她的行囊要替她背。阿南虽然年纪小,到底是男孩子,比她体力好些。

蒋行舟见状,便让莲蓬他们把包袱放在马车上,反正这种路也坐不成马车,颠得慌。

闻言,莲蓬回头应了一声,然后又飞快地转了过去。

蒋行舟觉得莲蓬的反应有点奇怪,却也没多想。

他垂目看向阮阳,阮阳这一路都孑然一身,自然没有包袱,浑身只带了一把佩剑,连剑也是从县令府侍卫那里拿的。临行前,还是莲蓬替他置办了几身衣服,和蒋行舟的行囊包在了一起。

从昨天提到万昭国时起,阮阳的情绪就一直不大对劲,这会看上去也心事重重的。蒋行舟问他:“你怎么了?”

阮阳没反应过来:“嗯?”

蒋行舟指指他抿住的双唇:“看你心里有事的样子。”

“我在想那姓王的,”阮阳便应声松开了齿关,“要是他逃到万昭国去的话,怕是要费好大一番工夫。”

“嗯,但王永年估计也没那么大能耐,一切都是未知,倒也不必太过担心。”蒋行舟拨开一丛树枝。

话音刚落,阮阳足下猝然一顿。

蒋行舟不明所以:“怎么了吗?”

阮阳的目色瞬间就阴沉了下去:“畏罪潜逃的那个王县令,叫王永年?”

“是啊,怎么了?”蒋行舟问,“你认识他?”

阮阳垂下头,不让蒋行舟看到他的眼睛,“不认识。”

“是吗。”

蒋行舟并不信,若真不认识,这种反应又从何谈起。

大概也是看出来了蒋行舟的怀疑,阮阳索性道:“这王永年阴险狡诈,我日后再同你说。”

语气很认真,蒋行舟这才作罢,望向前路。

阮阳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让蒋行舟当做拐杖支着,轻松一些。那树枝都快递到蒋行舟脸上了,他这才悠悠道:“你是觉得有瞒于我,心生愧疚,这会儿讨好我呢?”

戴着面具的阮阳表情没怎么动,但蒋行舟余光看到他手腕一滞,好像不知是该收回去还是继续递着。

“你……很介意我瞒着你吗?”阮阳小声问。

蒋行舟伸手把那个树枝接了过来,道:“有点介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