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2/2)
此前赵志劫下来了两封信,得知了宫娆母子的动向,便敲定主意埋伏在此,李枫则因蒋行舟突然奇袭兴阜郡而不得不带一批人马前去施援,便就此和赵志分开来了。
赵志只觉得罗晗有些不对劲——他似乎紧张得有些过了头,在这漫天大雨中,汗水混着雨水一并往下淌,衬得他的脸色更加惨白。
赵志在心里轻嗤:就这还在殿前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为国捐躯,倒是有点贻笑大方了。
“你爹年轻时可不这样。”赵志悠悠地说。
罗晗牙关一紧,面上却是不露声色,也没说话。
山脚下,冒雨行来一辆马车。
马车走得不快不慢,轮毂磕到了石头,车身便轻轻一颠。为首的人身形魁梧,当即便停了马,掀起门帘,大概是问里面坐着的人有没有被颠着,随后才重新启程。
赵志眯了眯眼:“就是那辆马车了。”
罗晗道:“……不会弄错吧。”
“不会,谁偏偏冒着大雨赶路?”赵志道。自劫下信起,他们蹲伏数日,总算是让他们等到了。
“先不动,”赵志默默按向腰间的刀,“等近了再说。”
罗晗低声应了一句。
百步,五十步,十步,马车渐渐近了,连马蹄声都穿过雨声,传进了众人的耳朵。
赵志全神贯注地看着马车,“听我号令——”
此话却无人回应,赵志转头看去,本该站着罗晗的位置此时空空如也,他四下一看,不见罗晗的踪影。
“罗郎将呢?”赵志问道。
被问到的卫士摇了摇头,“方才……”
大家都在看马车,没人注意到罗晗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更不可能注意到他去了哪里。
赵志一愣,心下突然一寒。
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众卫士听我号令!”赵志骤然高喝,“生擒宫娆母子!反叛军一律格杀勿论!”
“是——!”
霎时间,漫山遍野冒出来了上千名身着重铠的卫士,刺眼的刀光丝毫没有被雨幕遮去半分。
他们大吼着,一拥而下。
反观马车这边,加上为首的魁梧将士,不过区区二十余人而已。
在这场绝对力量悬殊过大的对阵中,马车很快被紧紧包围。
为首的魁梧将士一手挽缰,不离马车半步。
赵志长吼一声,提剑而上,与那将士厮杀在一起。
万昭人的武功路数不同于雍国,凶猛又强悍,但赵志胜在轻灵,见一时讨不到好处,便干脆一旋身,隐于众卫士之中,趁机飞步上前,一剑斩断了马车的门帘,露出里面的人来。
天有大雨,乌云闭月,赵志抹去脸上的雨水,才看清那人的容貌。
在看清的那一瞬间,他彻底怔住。
——那哪里是什么女子,分明就是一个十几岁的青年,手中的幼子也不过是一个草包枕头!
而青年手执一把短剑,在他挑开门帘的那一刹那,正好指着他的前胸!
万昭王后呢?皇子呢??
赵志尚且大惊未定,一只冰凉的手穿过雨雾,从背后扼住他的喉咙。
他下意识回以肘击,可身后人形如游龙,连一根发丝都没让他碰着。他很快被这只手挤压得喘不上气,惊疑道:“来者何人?!”
只听清哑的嗓音轻轻笑了一声。
随即而来的,便是厚重又雄浑,几乎令周围数座大山都颤抖的脚步声。
赵志陡然回眸——
那是不知从何时起便藏在了这深山密林中的,比狂风暴雨来势更汹的反叛军!
天将一道响雷,闪电擦亮了浓如墨汁的黑夜,蒋行舟倏而擡眼。
远方,李枫已然带兵集结。
蒋行舟危立城墙之上,身旁还站着个五花大绑的县令。
“梁县令,”蒋行舟慢慢回头,“对不住了。”
姓梁的县令摇了摇头,也随着蒋行舟一齐向远方眺去,“既要演戏,自然要把戏做足了。”
“未料梁县令也是奋勇当先的英雄豪杰,实在佩服。”
梁县令笑了笑,面上又很快浮现忧色:“他们会打进来吗?”
蒋行舟道:“不会,梁县令大可放心。”
“到头来,受苦的还是百姓。”梁县令叹了口气,“不论兴亡,百姓皆苦。”
“就快了。”蒋行舟沉默了良久,微微扬起下颌。
彼端,李枫让人推了一台巨大的铜制号筒出来,对着拾音口道:“蒋行舟,此时投降,尚可庶免罪祸,若执迷不悟,则无异于自掘坟墓!”
暴雨倾泻,他不知道这声音传过去能不能被听到,又重复了一遍。
这一次他又搬了一台号筒来,这边的声音震耳欲聋,城里定没有听不到的道理。
可蒋行舟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枫有些犹豫,将这番话再次重复了一遍。
事实上,他并不想蒋行舟这么快就降,亦不想他不降,最好是带着起义军重创谢秉怀之后再甘愿归顺。可他用脚趾想也知道,蒋行舟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既然有那么大的野心,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动用人力,去攻打这么一座无关紧要的城?他就真的不怕被在城里生擒?
李枫聪明至此,竟发现自己根本摸不清蒋行舟要干什么。虽然而他也一早就对蒋阮二人示好过,且蒋行舟亦有言与他结盟,可蒋行舟做的每一步举动都是在将他推上骑虎难下的境地。
他突然意识到一点:蒋行舟或许早就察觉到他有二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