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2)
林泽鸫:“……有。”
很快,他就取来三条毛巾,分别给了李壮实、孙庆跟朱大强三人,这三人拿到毛巾也是满脸懵逼,不知道是用来干嘛。
都纷纷地看向方应礼,等着他发话。
“对角折叠,系到脸上,不要把鼻孔暴露在空气外。”方应礼道。
三人立马照做。
然后才在方应礼的指挥下,打开装满农药的塑料袋,拿着分到手的塑料瓢,瓢着农药到桶里。
方应礼分别说了几种农药,每种分量都不大,有些还可以混在一起,看着都是很普通的农药成分。
围观的其他两人看不出这里面的名堂,林泽鸫蹙着眉问:“这些农药就可以?”
“不一定。”方应礼没有给他肯定的答案。
林泽鸫无语极了,他怎么觉得他在这位方指导员身上吃了几次瘪?是他的错觉吗!
有了这些农药,方应礼让陈彬他们不要在仓库里多待,走出来后还让林泽鸫把仓库的门开着,让空气流通一番再关上。
林泽鸫没应声,但也没上去把门给关了。
看着他赌气的模样,方应礼心中好笑,却什么都没表现出来,喊着提着农药的李壮实三人,让他们小心一下,不要把手直接接触到桶里的农药。
到田里,方应礼指挥几名社员把农药均匀地洒进菜地,每个人都要系上毛巾,眼睛跟手都不要直接触碰到农药。
他吹毛求疵的话,引来几名老社员们不满。
躲在后面小声地嘀咕。
“我种了这么多年菜,就没听过还需要这样施农药的。”
“现在的人哪能像咱们一样。”
“时代在变化,咱们是跟不上脚步咯。”
“呵呵……”
这些都影响不到方应礼,方应礼指挥完人,随意地蹲在田边,不知从哪里折来一根树枝,低着脑袋挖草鞋里的泥土。
黏糊糊的,怎么都抠不下来。
方应礼有些气馁,起身跑去排水沟里,跳下去洗了洗,爬起来一检查,发现根本洗不掉。
方应礼:“!”
生气!
他想买胶拖鞋的愿望从没像这一刻如此强烈。
“方指导员,你……没事吧。”林泽鸫凑过来,看着他气呼呼的样,纳闷问。
方应礼叹口气地摆手:“没事没事,就是想买拖鞋了。”
林泽鸫:“……”哪怕不懂,但还是很震惊。
他不想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讨论为什么要买拖鞋这个问题,他更关心地是方应礼提出来的那几种农药到底对这次的抢救有没有效果。
那都是很普通的农药,特别是多灵菌跟蚜虫药,只是他们现在就用上,真的行?
不用等土壤干了,再使用吗?
还有还有,为什么不是稀释后喷在叶面上啊,而是直接洒在接触不到白萝卜的黏湿土壤里。
林泽鸫搞不懂,他想问方应礼,看方应礼那心不在焉的模样,怎么都问不出口。
片刻后,被抓去施农药的社员们提着空掉的桶回来了,他们把方应礼交代过的地方都没悬念地撒上农药。
陈彬也带着三名参与的临时工回来了,等着方应礼下一步怎么做。
方应礼拍拍身上的泥巴,对着他们道:“我们就先回去了。”
林泽鸫闻言,咋呼起来:“这就完事了!?”
方应礼朝着他点点头,微笑道:“剩下的就等这两天天气如何,如果接下来的两天都没有下雨,那么基本就没问题了,但如果接下来还继续下雨,那么还是按照我今天给你的农药施洒比例,再施一次。”
“可是……”林泽鸫还想问,不负责后续了吗。
他还没出口,方应礼仿佛能听到他的心声一样,不冷不淡地说:“下个星期我会再过来一趟,我相信不出意外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林泽鸫的神色发生变化。
他赫然发现,这位方指导员跟之前的陆专员行事风格完全不同。
根本抓不住他的思路!
“今天你们都辛苦了。”方应礼微微笑着看着围上来的社员们,“都不用担心,回去休息吧。”
说着,他便带上陈彬、以及三名临时工上了停靠在不远处的小客车。
“嗡嗡嗡嗡——”
小客车启动,在林泽鸫的视线里缓慢驶入到来时的农村小道,摇晃着车身消失。
坐在车里没多久,方应礼发现自己的头疼又犯了。
他提不起劲地耷着眼睑,一下下地揉着发疼的太阳xue,车里空气闷,温度高,他的手心发烫,连带着额头也微微烫起来。
“指导员,你是不是真的不舒服?”坐在对面椅子上的陈彬无意转过头,就看到他这一幕。
他起身走过去,再度关心地问。
这人……怎么看都不像是没事的样啊。
陈彬想要上手摸一下方应礼的额头,可他是下属,这种冒犯的举止他从未做过,纠结许久,回过神来发现自己错过时机,现在想要上手摸,感觉更加冒犯了。
“没事。”方应礼,“可能是晕车了。”
他鼻息里喷出一口热气,也有可能上火了,毕竟天天晒太阳,人不是机器,总会有疲惫的时候。
他放下揉太阳xue的手,面不改色地打开车窗,呼着外面吹进来的热风,空气流通起来,头没那么疼了。
到局里,方应礼还没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在走道先看到秘书站在那里等他。秘书见到他人,告诉他局长在办公室里等他过去。
无法,方应礼只好让陈彬先回岗位把今天去新一社区跟浦林村的工作写报告出来,让他下班前交到他手里。
接着他才跟着秘书来到林局长的办公室。
林局长很关心这次浦林村萝卜田被淹的事项,见他过来便开门见山地问他处理结果如何。方应礼没有多说废话,简单地把过程说出来。
“没大碍?”林局长有点意外。
方应礼点了点头,迟缓地说:“没大问题。”
排水及时,泡发的时间短,白萝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之所以还用农药,不过是防病害的手段。
林局长很满意。
他拿出另一份报告递到方应礼面前。
林局长:“这报告里的数据是写错了吗,从育种到育苗,只用了21天的时间?”
方应礼看都没看报告一眼,淡淡道:“没写错。”
“嘶。”林局长倒抽一口气,若是没出错,那就是说新一社区这次经由方应礼负责的红薯地,红薯育苗要比其他地区快了将近一倍的时间。
“怎么做到的?”林局长呼吸难免加重。
“这是个意外。”方应礼见他那狂喜的样,紧忙地出声解释。
吓死人哦。
要是连林局长都觉得真的靠他的方法能21天就育好红薯苗,那以后其他红薯地没能达到这个速度,是不是他不行啊。
务必要让林局长知道,这真的是个非常完美的巧合,不仅要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好运气才能有这个速度。
可即使解释得这么清楚,林局长也没打算放过方应礼。
林局长眼里闪过一缕暗光,问:“这个时候,还来得及种红薯吗?”
方应礼一时没回答。
不过林局长还是从他犹豫的眼里捕捉到了“可以”这两个字,看来他有必要划出部分空期旱田给方应礼,让他试试身手。
要是经由他负责的红薯地,都能以常人无法追上的速度育苗,哪怕没有21天这种逆天程度,对他们来讲都是宝贵的机会,是在跟时间争分夺秒!
方应礼惊呼:“下府路一百二十亩旱地,给我?”
“对。”林局长欣然道,把从抽屉里早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介绍道,“这片地都是由下府路直接负责,现在刚好是空期地,还没重新确定种植什么品种,就由你来负责种红薯。”
方应礼:“……”这么草率的吗?
他神色复杂地说道:“局长,这批真要种红薯,那可就是十一月下旬才能收获。”
夏薯的收获的最佳时间最好是在十月份左右,也就是上中旬,尽量不要到十一月的下旬。要不然收上来的红薯口感都可能会有些差异,品质没有十月份左右收到的红薯好。
“局长,这会不会太草率了。”方应礼道。
林局长摆摆手,他在拿到报告的时候就找过陈彬聊了,陈彬说完全没问题,还多给他一份有关红薯的新种植方法。
他看过觉得非常好,不愧是谢毕卿亲自推荐过来的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反正现在他十分看好方应礼,不管方应礼愿不愿意,这件事他都打定主意了:“小方啊,咱们泊山镇十一月下地干活还得穿短袖呢,这气温影响不大。”
见方应礼欲言又止,他挥挥手:“行了,你去准备准备,这两天让陈助理带你过去,他知道这田在哪里。”
方应礼苦笑地接受命令出来,拿着这份多出来的资料,欲哭无泪。
看来,这份指导员的工作,干得是越来越累了。
今日,像往常一样,周慧岚在方应礼出门后便醒来,她起身洗漱完,擦拭着双手来到走道的另一边,在屋檐遮住的地方,摆放着一个半米多深的水缸。
摆放在走道许久了,以前方妈都是用来腌制各种咸菜、菜脯。闲置一段时间后,就被周慧岚用来泡小麦。
小麦需要泡上一夜,再铺到蒸布上面,均匀摊开后遮光,过上几天就会成功发芽。
夏天小麦发芽快,不到五天就长出细长的小麦芽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将小麦芽从缸里捞出来,洗干净后控水,再用手搓碎。
周慧岚两手一起抓,在搓麦芽前,她先用大锅开始烧煮糯米,再坐回到小凳子上,仔细地将所有小麦芽都搓成细碎。
准备到一半,方同路跟方巧娥两人也醒来了。
周慧岚见状,把搓好的小麦芽盖上蒸布,起身去另外一个灶口,掀开木盖拿出里面的粥,喊两人过来吃早饭。
方同路兄妹俩刷牙洗脸好,吃着嫂子准备的早饭就要去杨老师的家里补课了。
两人放暑假几天,这两天才开始补习。
杨欣本不想收取两人的补习费,但去交补习费的周慧岚怎么都不愿意,坚持着要把兄妹两的补习费给交上去。
为此,杨欣指导方同路兄妹俩更细心起来,她虽是语文老师,可数学、品德这两门功课,有不懂的学生都可以去问她,她都能一一答得上来。
“多听老师的话,知道吗?”周慧岚微微笑地看着他们俩,说道。
“我们会的。”方同路说。
“嫂嫂,再见。”方巧娥跟着小哥出门,在走道里扭头对着她挥手。
家里重新恢复安静。
这时,糯米煮好了,周慧岚马上掀开锅盖让它降温,再把搓好的小麦芽搅拌到里面,用蒸布给重新封上。
直到下午,周慧岚打开蒸布,用蒸布把发酵好的汤汁过滤出来。
接下来便是熬麦芽糖的时间了。
也是到最关键的时候,熬煮的过程需要不停搅拌,防止粘黏在锅底,这样煮出来的麦芽糖会带着糊味,吃起来也没有那么甜,冷却好吃起来更是没有那种麦芽糖特有的风味。
所以,她务必小心不能让麦芽糖糊底。
一个多小时,麦芽糖终于熬成粘稠成型的模样。
小时候爷爷做麦芽糖,会用一根木桩来扯糖,方应礼家里没有木桩,周慧岚拿出准备好的擀面杖,用它来扯糖效果是一样的。
趁着温度高,周慧岚把麦芽糖倒在干净的案板上,忍着烫意将麦芽糖拉扯起来,一直反反复复地拉扯,直到麦芽糖逐渐变色,由橙色变成一缕缕白色的纤丝,体积也有原来的一小坨变成了庞然大物,温度也降了下来。
她把糖放到铺着干的蒸布上面,抱着放进到竹篮里。
第二天,周慧岚一醒来就去检查麦芽糖硬化得怎么样。虽然她之前跟着爷爷做过几次麦芽糖,可这次是她第一次自己独自完成,看到麦芽糖硬化后的样子跟爷爷之前做的麦芽糖一模一样后,她高兴地笑出声。
她用秤称了一下,发现这块麦芽糖足足有三斤二两那么重,比她想的多出来二两。
麦芽糖硬化后重量会变得很轻,哪怕只有二两,肉眼看着体积也不小。周慧岚把这多出来的麦芽糖敲下来,分成三块,一块给家里的小孩留着,一块给方二婶,一块则是给杨老师。
杨老师那份则由方同路去补习的时候带上,方二婶的则是她自己拿过去。
回来后,牛娃也醒来了。
周慧岚在喂他吃饱饭后,给他投喂了一块拇指大小的麦芽糖。
牛娃拿到麦芽糖敲开心,嗦着糖,眼睛亮闪闪的:“姨姨,好吃,像棒棒糖。”
“噗。”周慧岚忍俊不禁。
小家伙还记得爸爸买的彩虹棒棒糖呀,真是难得。
周慧岚安静地看着他嗦着糖,起身去准备出门的东西,今天她就要去农场摆摊卖麦芽糖了,说实话心头特别紧张。
可是,今天方应礼出门时给她打气,说她一定可以,让她信心倍增。
不管怎么样,干就完事了!
准备好后,周慧岚让牛娃牵着她的衣角,她挑起担子跨出门,把走道外面的大门给锁上。
村里还没有见过女的挑担脚夫,周慧岚一挑着担子出现在村头,就被几个婶子给围住了,问东问西的,十几分钟后大家都知道方应礼家的媳妇,要做生意卖麦芽糖咯。
不一会,就有几个妇人领着孩子过来,向周慧岚买了一份,有的一分钱,有的两分钱,围着加起来,周慧岚刚出门就卖了一角三分钱的麦芽糖。
周慧岚没想到刚出门就有生意上门,高兴得笑不合嘴,早些时候那招揽客户的青涩,面对围上来的人忸怩不安的情绪,已经抛到九霄云外。
她应对得越发从容,到路东农场,更是靠着嘴甜在供销社不远的空位上成功摆上摊。
很快,她摆好摊子,就有人过来看她卖的是什么,见到是久违没见过的麦芽糖,家里有小孩的,还舍得给孩子买零嘴的,多多少少都敲了一块带回去。
不到三个小时,周慧岚做好的三斤麦芽糖,全卖光了!
明天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