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2)
“小慧你想卖?那肯定要提高一些价格,卖个六七角钱都不算贵。”
陈婶子她们提出的意见,周慧岚在带过来的本子上一一地记下来。之后,她还带着去阿翠姐家,阿翠姐提出的意见跟陈婶子她们差不多,都觉得这花生糖这么好吃,肯定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接着,她带着新的一份花生糖,敲响方二伯家的门。
二伯家里,就二婶在。
方二婶问:“小慧,今天没去摆摊?”
周慧岚笑着说:“做了新的糖,打算试着卖,不过还没想好该定什么样的价格。”
“新创的?”
“不算,加了点麦芽糖中合下味道。”
“那挺有意思的。”
方二婶高兴地喊她进屋,打从周慧岚下午去农场摆摊后,她们就很久没坐在一块纯聊天。一坐下,方二婶给她沏茶,顺带打开周慧岚带过来的花生糖。
“豆条?”她愣了一下。
周慧岚嗯了一声,说:“是豆条,不过我打算叫花生糖,因为跟传统的豆条做法不太一样。”
“也是,那样的手艺都不外传,我们想学都没地方学。”方二婶说。
品尝过后,方二婶的提议却跟陈婶子她们不同,她觉得周慧岚既是加了麦芽糖,不仅味道不一样,成本价也要比全都是用白砂糖的便宜。
而且若是价格太贵,跟镇上的糖饼铺一样的价,那么过来买的人为何不去镇上有名的糖饼铺卖,而是来周慧岚这里买。
“二婶,我的想法跟你一样,我打算按一包4角钱的价格来卖。”周慧岚眼底露出光芒。
到第二天,方富强那边传来好消息,主任在熟人的面子上,给出一个很划算的印刷费。而且现在印刷厂的排期不挤,两天就把方应礼要的200张包装纸给印出来。
跟没有任何花样的红纸比起来,印刷后的包装纸包出来的效果很显著。等次日,周慧岚去往农场摆摊,不少人询问起价格来。
“一包4角钱。”
“一次性买五包的话可以再送一包。”周慧岚面对询问,开始大声地吆喝起来。
旁边的牛娃也在喊着招揽客人:“姨姨,婶婶,你们要吗,很好吃的!”
“这位婆婆,这个糖一点都不硬哦。”
“嗯,我也很喜欢吃,不过姨姨说不能吃太多,会蛀牙。”
“比镇上的便宜一两角,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询问价格的人里,有人嘟哝地小声说,然后周慧岚早有准备,拿出来一盘切成方糖大小的花生糖给她们试吃。
这个方法还是方应礼想出来的。
包括那个买五送一,也是方应礼随口地说完,周慧岚却是听进去,觉得这个方法极好,肯定能带火她的生意。
有了试吃,那几个妇人也不客气,直接拿来就吃。
围着的小孩更加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他们吃得还更快,一块接着一块,一边吃还一边喊着“好吃”“好香”
周慧岚起初还有些心疼,但看后面围着过来买的人越来越多,她就没那么心疼了。
只要有钱挣,这点算什么!
其实在农场里,有职工的家庭很多,她们乐意花点钱买好吃的,就是去一趟镇上不容易,光是去一趟来回就要四角钱,但现在在农场里,四角钱可以在周慧岚这里买到一包好吃的花生糖。
买回去的人家里,还有一些去通知其他交好的邻居:“那个来卖麦芽糖的,今天过来摆摊的时候在卖一种花生糖,还怪好吃,也不贵,比镇上的便宜两角钱。”
听得人多了,过来买的人也就多起来。
周围有不少摆摊的看到周慧岚的摊位这么火热,个个都是一脸的眼馋,连着几天周慧岚的生意都是如火如荼,更是把她们惊羡得嫉妒起来。
“她怎么那么好运气。”
“是啊,之前卖麦芽糖就算了,这次还搞出这花生糖来。”
“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个好运气。”
“别想了,除非你也可以做到,要不然咱们呐一辈子都不用超过人家咯。”
说话的人,语气里带着阴阳怪气地揶揄:“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呢得嫁个二婚的给别人当后妈,然后丈夫还是个有能力的,要不然以她那样,怎么会想到这么多好的主意。”
“那我还是算了,我可不想给别人当后妈。”
“哈哈哈哈,肯定有人想啊。”
农村人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说闲话,她们可不觉得这有什么,反而毫不掩饰。
围着周慧岚那边的人热闹归热闹却也不至于掩盖掉全部的话,周慧岚没有理会她们。她知道,无论是在哪里,总会有嫉妒的人。
她的目的明确,要挣钱,要建大房子。
这些话也被过来买糖的人听到了,疑惑地问:“这孩子不是你亲生的?”
“嗯。”周慧岚表情淡淡的。
问话的那人表情微妙,不过还是说:“当后妈不容易。”
“不会,孩子很乖。”周慧岚露出抹笑容。
只要这孩子以后认她,她就不在意别人怎么想。而且她觉得就算这孩子以后长大了不认她了,她也不会被这样的决定左右。
然后,她抽空摸了摸牛娃的脑袋,牛娃听不懂对话,只懵懂地瞪大眼睛望着她,对着她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周末。
方应礼买回来一辆凤凰牌二八大杠自行车。
骑着铮亮的自行车回家,路过村头时,村里人看到都停下来纷纷侧目。
红湖村的人都知道方应礼家现在有稳定工作,家里的婆娘还在农场里摆摊,挣的肯定不少。之前买了一辆三轮车回来,他们就在说他家挣很多钱,现在又来一辆自行车,都无不羡慕。
但村里人都没能在他家里人口里问出挣了多少钱。
还有人偷摸地去问年纪还小的方同路,看能不能从他的嘴里透露出来点消息,结果嘞……竟是嘴严得很,每次问都不知道。
大的不行,小的还问不出什么。
很快就没有人再偷摸地询问他们家到底挣多少钱了。
但是该嫉妒的还是会嫉妒,阴阳怪气的也不少,不过更多的人还是只羡慕的,毕竟他们也没能力去镇上工作,嫉妒也没有用,还不如跟方应礼打好关系,以后有问题还能找方应礼帮忙。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路上碰到的人都寒暄地恭喜方应礼买了自行车,夸这自行车有多好看。
这些话对方应礼还挺受用,方应礼每次都是笑眯眯地跟他们聊天。
花了十几分钟,才骑着自行车到家。
前段时间方应礼不在家,家里三个小朋友跟方应礼相处本就不多的时间更加少了,今天周末还去镇上,回来已经是中午左右,现在看到方应礼回来,都黏了过来。
“哇哦~”
“爸爸,这是车车!”
自行车刚搬进到天井里,方同路他们都围上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它好漂亮。”
还没见过这么崭新的自行车,牛娃跑过去摸上车轮子,车轮子都快要跟牛娃一样高。对他们来说,眼前这辆自行车是巨大的。
几个人都坐过这样的大块头,但没有一辆跟比眼前这辆的好看。
上面的杠条在阳光下会有反光,方应礼擡手一按打铃,便传来一阵悠扬的叮当响。
牛娃当即就要方应礼抱起来坐到后座,他抓着前面的坐垫,高兴地摇摆起脑袋:“车车,我要飞咯~~~”
然后剩下的两小只也不含糊,左摸摸右摸摸,都是羡慕地看着牛娃。
“你们也想上去试下?”方应礼问。
“嗯,大哥我可以吗?”方巧娥话是这么说,眼睛却是没有从牛娃身上移开,抓着后座的边边,满眼亮晶晶。
方应礼无奈地笑,这会她们跟普通的小朋友一样,对新的事物充满惊奇与试探。
等过一会。
方应礼把牛娃抱下来,换上方巧娥坐上去,但没坐一会,方巧娥就喊着要下来,然后就是方同路。
方同路嘴里腼腆地说不用,可方巧娥却直接戳穿:“可是小哥你看着就很想上去啊。”
方同路抿紧嘴,不说话了。
其他人:“哈哈哈哈”
开心地笑起来。
方应礼看着他微红的脸颊感觉有趣,直接抱起他来,把他抱上后座,反应过来的方同路顿时脸色更红了。
看得他心里直呼有趣。
打趣过后,方应礼便骑着自行车一视同仁地载着他们在村里绕一圈。牛娃和方巧娥在自行车上一路都在兴奋地嗷嗷叫。
“好快,爸爸再快点!”
“大哥再开快点。”
而上一秒还在羞赧的方同路,当轮到他坐上后座,方应礼踩着脚板骑起来,他反而伸出手臂。
不说话,也不喊,闭上眼睛地张开双臂。
方应礼回眸,视线落在地面上移动的影子上面,看着后面的方同路,手臂很久都没放下来。
见他这样,方应礼也就没开口,把自行车骑到山脚下。
瞧见什么,方应礼将车子停靠在边上,交代方同路在边上等着,他走过去扒开草丛,蹲着身,在草堆里薅了一大把野葱回来。
野葱是石蒜科,比在田地种着的小葱还小些,味道却更浓郁,用来炒鸡蛋,炒肉片味道一绝。
他刚瞄一眼看到了,就想着薅回来,晚上加餐野葱炒蛋。
回来时,他把野葱塞到方同路的怀里,喊着他跳上来。
方同路愣了一下,很快就抱着野葱单手撑着后座跳上坐好,全程配合,一句废话都没问。
村里野葱不多,见到的都会被人家薅回家,周慧岚看到他们带了野葱回来,接手后就清洗起来,放到案板上剁碎。
“野葱炒蛋?”周慧岚问。
这是人们比较爱吃的做法,毕竟论起炒肉片,还是炒鸡蛋便宜。
“炒鸡蛋。”方应礼回道。
之前周慧岚买回家的小鸡苗长大一些,黄澄澄的绒羽出现变化,长出一些褐黑色的羽毛。
听到要炒鸡蛋,牛娃和方巧娥抢先一步地跑去鸡笼面前,蹲着等周慧岚过来,因为他们不敢上手拿鸡蛋。
周慧岚无奈又觉得好笑,但并没有打趣她们,她才没有方应礼那么没正经。拿了鸡蛋,就喊她们去喂鸡。
牛娃跟方巧娥最喜欢听到这句话了,话音未落,两人就抓着米糠,朝着鸡笼里撒上一圈,接着看着它们围上来啄着吃米糠,又撒上一圈。
等蹲得腿麻,牛娃抓着一把米糠去看小鸡苗,听着它们在篮子里面“叽叽叽”地无时无刻叫唤着,他就撒上米糠,看它们吃饭。
“牛娃,快看,它又长出一条羽毛啦。”方巧娥发现了什么,惊呼地拉过牛娃的手。
牛娃转过头去看,歪了歪,他没看出来。
方巧娥指向其中一只:“是它,昨天才三根羽毛,今天变成四根了。”
在小孩子眼里,长出新羽毛的小鸡苗一点都不丑,也不允许别人说他们养的小鸡苗丑。方应礼故意地出声:“变丑了。”
“啊啊啊,不丑!”方巧娥气呼呼地喊。
“不丑!”后面跟着复读机。
“看它的羽毛变成褐色了,还不丑吗?”方应礼眼底带笑的问。
方巧娥咬唇,她觉得大哥是故意的,但她又不确定。
“不丑,它们长大后会像母鸡一样好看,还会下蛋。”方巧娥试图反驳。
牛娃磕磕绊绊:“不丑……母鸡一样好看……下蛋。”
“大哥好坏。”
“大……呃爸爸,好坏。”
紧跟着的是牛娃一声声的复读,但他在称呼上卡壳了一下,很快就转过来,说了正确的名称。
却也不妨碍方应礼笑得腰都挺不直起来。
最后还是周慧岚看不下去,走过来拉扯住他的胳膊:“应礼,你少逗几句。”
“没有呢,我就是觉得牛娃学人说话太有趣了。”方应礼捂着脸笑不停。
“哼,不跟你玩了。”方巧娥听到这话,已经明白过来她想的没错,方应礼就是故意地逗他们玩。
她一溜烟跑了。
不想再搭理大哥,跑去找小哥玩了。
牛娃看看跑掉的小姑,又看看眼前的两人,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爸爸。
他张开手臂要爸爸抱他。
方应礼看着他将他抱起来打圈:“牛娃不生气了吗?”
“不生气。”牛娃喊。
听到这个回答,方应礼很高兴地在他脸上吧唧一口。
他刚穿过来的时候还不喜欢亲近这些小孩,也不知道跟小孩子们如何相处。原身家的这三个小朋友却都很乖,在他们身上没有看到一丝熊孩子的样子。
或许是一个年代养出一个年代的孩子,村里的孩子早当家,方应礼在红湖村就没见过几个懒的小孩。就连被宠着长大的方李涛,他虽然不用干家务活,但在读书上也很刻苦,放在现代,可以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形容他。
久而久之,方应礼跟他们相处起来,便越发自在。
“你要是再逗,还真的会生气。”周慧岚在旁边不给面子的吐槽。
方应礼道:“不会,牛娃肯定不会生我的气。”
“呵。”周慧岚一笑,想到牛娃确实乖巧,深以为然。
夕阳西斜,这天休假很快就要过去,周慧岚不再跟着方应礼闲聊,开始淘米煮饭,方应礼放下孩子负责照看柴火。
早上买回来的肉不能放到晚上再炒,周慧岚都是切了放酱油炒熟,吃剩下的晚上再加热,热过后铁锅底部滋啦出不少猪油。这些猪油可以用来做野葱炒蛋。
周慧岚敲上四个鸡蛋,搅拌后淋到猪油上面,鸡蛋液碰撞到热油,顿时“噗嗤”地炸开一声响,迅速地鼓动涨起来。
于是她下手快速,把剁碎的野葱丢进去一起炒。
不用煎成整张蛋饼,炒得碎成一块块的,撒点盐就可以出锅。
野葱的味道被热猪油激发出来,香味飘满屋,引得屋里的孩子们都跑出来围观,用鼻子猛吸空气中的香味。
从小饿习惯了,哪怕这几个月总是有好吃的,他们在闻到香味的第一反应,就是狠狠地吸上几口,生怕不吸快一点就吸不到这么香的味道。
方应礼知道这样的情况,所以到现在都没有说什么。
而是摸着他们的脑袋问要不要先尝一口。
“不要。”三只小朋友异口同声。
他们要等着全家人一起吃。
方应礼由着他们在这边吸着香气,他去洗手,回来接替周慧岚的位置,系上围巾开始做剩下的饭菜。
每到周末,他都要亲自下厨,做一道家里人都没吃过的美食。
今天他要做的也很简单,不过是一道鱼片酸菜豆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