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2)
这会天色暗沉沉的,微薄的日光又再度隐没在云层里,瞧着是有点下冬雨的前兆。
“这狗日的天气……”
“要不我们先回宿舍?”方应礼看他们都是情绪不佳,淡定地问他们。
“嗯,先回去。”郑慈没反驳。
三人中,就方应礼是指导员,其他两人都是助理,隐隐中,他们两人会先听取他的意见。
回到宿舍,也没法干别的,三人把记录的数据统计了一遍,再重新规整好,时间也差不多来到中午。
消失三个小时的冯武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三张柔软舒适的床垫。
见还没到食堂饭点,他们先把床垫给换上。
等人来到食堂,排队打了饭,方应礼坐在桌子前,擡眼看了一下埋头吃饭的冯武。
方应礼问:“冯武,宿舍这边有水鞋吗?”
“啊?”忽然有人叫他,冯武呆了两秒才想起方应礼问的。
他连忙说:“有呀,就在一楼后面的仓库里,那里还有其他耙工具,你们是要吗?”
娄怀冷笑一下:“你觉得我们不需要?”
冯武噎住,瞬间反应过来他这话不对,急忙改口:“我的疏忽我的疏忽,我现在立马给你们拿水鞋。”
“没事,不急的,先吃完饭再拿。”方应礼淡淡看他。
郑慈拿着筷子,一脸冷漠地看着他。他长得好看,又白,面无表情的时候,看起来很冷。
冯武在大冬天里,冷汗都冒了出来。
纯粹是被吓到了。
说是不急,他可不敢真的慢吞吞的吃饭,极快地吃完饭后,马不停蹄地去到仓库那边,给三人拿来水鞋。
结果水鞋是有了。
可天空飘起淅淅沥沥的小雨。
冯武想到什么,重新回去一趟仓库,带出三把纯色的老式油纸伞过来。
撑开时,入眼是唯美的檀香色,上面有二十四根伞骨,人站在底下,飘动的雨水只把脚踝处的裤子打湿。
三人没急着回宿舍,有伞有水鞋,先去了一趟试验田。
看田里孤立着的水稻单株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才放心地回来。
许是下雨的缘故,次日张建树急匆匆地过来这边,确定田地里的情况没事之后,在宿舍里收到了很多来自娄怀不满意的话。
比如,床垫不舒服他们还要自己花钱买,没提前给他们准备水鞋,郑慈隔天还着凉感冒了等等等。
说到郑慈感冒这事,方应礼挺吃惊的,他洗冷水澡都没感冒,这人在田里泡脚了一个多小时的冷水,晚上就开始发低烧。
前半夜他发烧得厉害,还是方应礼背着下楼去敲的保安室的门,叫醒冯武,骑着三轮车去的城区卫生所。
打退烧针,输完液,后半夜一行人才回宿舍。
睡不好,大清早的又被临时过来的张建树过来吵醒,任谁都有怨气。
方应礼全程没多说什么,神色淡淡地喝着杯中的热水。
听到郑慈发烧了,张建树担忧地看了下脸色苍白的他:“还能坚持?”
“没问题。”郑慈摇头,让他别担心。
娄怀扯了扯嘴角,见状也不再管这事了。
接下来的几天,没有意外发生,插秧定株的水稻苗,开始了第一波施肥。
水稻从播种种下,再到可以收割,需要施三四次肥,用五六次农药。想要收获得更高的产量,每次都施肥施农药都不能随意。
三人探讨了一番,最后决定用方应礼提供的施肥方法。
很快,这个方法就传到张建树的耳朵里。张建树拿到方案沉默地看了许久,久到不知过去多长时间,他保持着的姿势向大脑传递着发酸的提示。
张建树回过来神,拨打了岐江县的电话。
对面的人一接通,张建树道:“谢专员,我们这边的施肥方案出来了。”
谢毕卿愉快的声音传来:“是应礼提供的?”
张建树说:“没错,我确定了,这个方案确实很不错,找不到缺点。”
谢毕卿笑出声:“果然还是得叫他来帮忙,你将这个方案传真过来,我这边对比下。”
张建树道:“好,你那边记得接收。”
两人说完,果断挂了电话。
张建树站起身,打算亲自过去试验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