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2)
要不是情况不允许,他真想去村头老榕树下夸赞他侄子多优秀。
“你准备了这么多,倒显得我准备不够充分了。”方二婶蹙着眉,有些苦恼地跟周慧岚说道。
周慧岚笑着拍着方二婶的手,温煦地说:“二婶呐,这是我跟应礼的一点心意,多亏了这一年来你们的照顾,要不然我们也不放心在镇上住着。”
“你这孩子说的,看顾一下房子有什么麻烦的,而且应礼之前就已经多拿了好些钱,算下来可不少。”方二婶道。
无论是看房子、喂猪、照看田地这种,方应礼都加倍地补偿给他们了,他们要是还收这么多礼,怎么都说不过去。
可是他家里有的,方应礼家的比他们还要多,光是家里的东西拿不出手,方二婶就想到了别的。
过年前她去了趟县城,在那边的布料铺里扯了一匹花色新颖的棉布料,本是留着自己做两身连衣裙走亲戚的。但她这个年纪,那花色还是过于艳丽,要是周慧岚穿的话,反而刚好合适。
“这布料花色不错,素兰配鹅黄的底色,裁剪成连衣裙肯定很好看。”方二婶拉着周慧岚的手到里屋。
把这匹布料拿出来给她瞧。
周慧岚摸着这布料柔软舒服,心里也很是喜欢,可是这新款的布料价格不便宜,她今年又新做了两套衣服,不好再做新裙子。
“这有什么,你们现在住在镇上,又开着店,脸面很重要的,要是穿得不好,别人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编排。”方二婶是过来人。
村里人穿得不好,多是老旧打补丁的衣服,在村里是没事,可一旦去了农场,都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更何况是更大的镇上了。
知道二婶的好心,周慧岚心里感激地收下了这匹布料。
这么多的新料子光做连衣裙还能剩下不少,可以给方巧娥也做一条同款的小号裙子。等过了年开春的时候天气暖和下来,做条长袖春裙正好。
从方二伯家里出来,他们又去了陈婶子等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里送礼,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了,天色也不早。
外面天空夕阳西斜,暖橙色的霞光披撒而来,大地染上鲜艳的红橙橙的柔和暖光,照得整个人都懒洋洋起来。
初一这天不好去朋友家拜年,方应礼便没有去方大力、方富强的家里拜年。剩下的一个半小时,他都留下来,等拜完年的人家过来回礼。
只是他没想到,送走了过来回礼的方书朋之后,他在门口撞见了提着两大袋东西的周叶。
周叶他们家今天也要走不少亲戚,他先前让人留意着方应礼有没有回村,知道他回村后,风驰电逝地骑着自行车赶过来,就怕方应礼他们一家回镇上了。
见到人,他松开了一口气,看来是赶上了。
“周叶你怎么过来了?”方应礼很惊讶。
周叶笑着喊“新年好”,然后才说,“夏天的时候你帮了我家那么大的忙,我总该要过来拜个年。”
闻言,方应礼笑了笑:“新年快乐。”
将人迎进门,小炉里面烧着水,他一坐下来就可以直接泡茶,茶杯送到人家面前,他看着周叶放下来的拜年礼,依旧小小地吃惊了下。
周家准备的拜年礼不算贵重,但很用心,知道方应礼不爱喝酒抽烟,所以送上他爱喝的武夷山红茶。还有小孩子们喜欢吃的四喜糖饼,有绿豆饼、豆条、束砂、糖葱薄饼,蜜饯的话,有冬瓜丁、老香黄、化皮橄榄和黄皮鼓。
也难怪他会提着两大袋拜年礼了,这东西算下来,可比普通人家准备的年货还要丰盛。
方应礼今年家里备了不少干果坚果的小零食,还有一些好吃的糖饼,而且好巧不巧,他们备的东西还都不相同。
像他们家备的糖饼,是姜糖、明糖、仁香糖、豆辑、米润和糕仔。蜜饯就没准备那么多了,方应礼怕小孩过年的时候吃太多热气的东西,准备的则是柿饼和金桔干。这两种都可以直接嚼着吃,或者是煮水喝,可谓是一物两用。
小孩子们的嘴在过年的时候被养刁了起来,吃到了这么多好吃的八大传统名产饼食,普通的糖饼已经入不了他们的眼。
这会看到新的糖饼,虽平日也吃过,但一两个月没吃了,嘴里还是痒痒的。
方应礼看着他们想吃又不敢吃的样子,好笑地收下了周叶送过来的拜年礼,又让周慧岚给准备好相当的回礼让他带回去。
从古至今,送礼都是有往有来,拿到同等重量回礼的周叶没有推脱着不拿,高兴笑着说不打扰方应礼他们,乐呵呵地拿着东西回去了。
晚上,一家人终于返回到镇上的家。
次日清晨醒来,方应礼交代方同路和方巧娥两人在家里照顾牛娃,他要和周慧岚拿着拜年礼去往上田村。
初二这天,出嫁的女儿需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而周慧岚是牛娃的继母,方应礼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带着牛娃一起过去了。
给娘家准备的拜年礼不能含糊,刨除四礼之外,还需要准备一盆卤的猪肉,不能切片切块,要一整条的卤,每条巴掌长三指宽,需要八条。
不过想着店里卖的吃食里有糯米饭团和牛奶麻花,昨晚的时候,周慧岚就提前做了一盆备上。这会,准备好的东西都放在铁盆里面,用厚实干净的棉布包着,不让扬到灰尘。
卤肉则是被她抱在怀里,坐在方应礼骑着的三轮车后座,望着前方漫漫长路,周慧岚心里很是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