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卷二群雄逐鹿 26-再遇(1/2)
第54章卷二群雄逐鹿26-再遇
他心里多半知道她为何在此处出现,但却什么也不能说,也什么都做不了。最好的办法是装作没看见,搭上一个同僚出宫。但偏偏,他的脚像是长在了地上,半点没有挪动。
算了,不过是个可怜的女子,且去听听她如何说。
他只怔了一瞬,就整了整袖子,将刚刚的褶皱拍去一些,清了清嗓子,大步朝着王遐的方向去了,心里想着也许只是求一幅画。
诺大的广场上,所有人都在往外走,只有庾珉一个人往里走,惹得几个官员都向他抛去了眼神,王遐许是怕瓜田李下,徒惹非议,躲到了阶梯
庾珉也放慢了脚步,直到人流散的差不多,他才将将走到阶梯下。
王遐只身一人在此,冬日天冷,她披一件雪白的狐裘,手里拿着暖炉,头发全都盘上去,露出一截脖颈,白的可以看见一点点血管的青色。
庾珉低下头,明知故问,“夫人何故在此?”
王遐伸手拢了拢肩上的披风,擡头看着庾珉,“听宫里人说,今日父亲未临朝会,特地来瞧瞧。”
庾珉心中“咯噔”一下,他到底还是问了一个他很难回答的问题,若真说“王导今日没来上朝的原因是司马冲绑了你小弟准备造反。”那恐怕真得吓着这位养在温室里的娇花了。
话在舌尖翻来覆去数回,到底他既做不到讲实话,也说不出假话,只能说了句不相干的,“夫人多挂心自己,丞相大人一切安好。”
王遐顾不得追究礼数,仰头看着庾珉,整个人依旧柔和,但眉眼间却平添了几分常年身居高位的盛气,开口问道:“庾先生,我在宫里消息闭塞,只听,是否能透露一二分消息,让我求个心安。”
王导向来兢兢业业,这么多年少有缺席朝会,如今又正逢政权交叠,难免不叫人深想。王遐虽然久在宫中,但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事关家族,她总是要审慎。
庾珉听见这话稍稍有些错愕,她问的如此直白,让人想敷衍两句都不知该怎么张口,只好就着刚刚劝说桓文的耐心开口:“夫人多虑了,您安心在宫里,外面不过三两小事罢了。”
他庾珉什么时候成了个传信官,劝完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了。
王桓听完收了嘴角的笑意,这话中敷衍之意太过明显,庾珉不愿告诉她,她也无可奈何,只能继续开口,“我们不过是这宫墙里的鸟儿,左右飞不出你们的掌心,先生既不愿告知其中因缘,我便告辞了。”
说着,王遐屈膝一礼,转身就要离开。
庾珉却觉得奇怪,他与她不过第二次见面,怎么这话听上去倒是有几分埋怨。可他什么也不能说,只能任由王遐消失在眼前,默默叹了口气,往宫外去。
还不如刚刚就离开。
转念又想,她该不会为了打听这事儿惹出什么乱子吧。一下子,混乱的心绪翻滚着,脚步停停顿顿的又折腾了少许时间。最终还是上了停在宫城外等候的马车。
王氏的姊妹,什么时候轮到他来操心。
庾珉在宫里逗留了一时半刻的功夫,那头禁军已经得了调令,准备出发庐江。此去三千人几乎带走了禁卫军的一半,建康城里只剩下不足五千守军,此外,还有在建康南郊十里外驻扎的一万属兵,归摄政王司马滕统领。
这城南的兵马,是他最大的依仗。
浩浩荡荡的三千禁军从城中一路向北入庐江,不过一个晌午的时间,消息就传遍了建康的大街小巷。
一时间,人心惶惶,街头巷尾都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是要再兴战事,还有人觉得不过是小小流民作祟,要不了多久就能摆平。少数知道点内情的,道是哪位王爷坐不住了,要将那荒唐父子拉下马。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任百姓们想破脑袋,也只能在这载入史册的一刻做个旁观者。
宫里也不太平,此时后宫里常来常往的几个姊妹都聚在明光殿里,将手里的帕子攥得皱皱巴巴,没了主意。王遐大清早在庾珉那里吃了闭门羹,虽说不意外,但多少让人有些失望,尤其是这满屋子的人都期盼着能从她嘴里知道答案。
她只能稍事安抚,“总之,不论外面如何变,只要我在宫里一日,便会尽力护诸位周全。”
只是有些人对此投以感激的目光,有些人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有些人没得选择只能暂时相信,有些人盯着旁的路子,眼珠子在眼眶里打转。
消息灵通的世家凭借着灵敏的政治嗅觉,在此刻坚守着他们一贯以来明哲保身的态度。平日里谄媚地走动宫里宫外的,也都关起门来做鹌鹑,不吱声儿了。
只是任外面风云,有一人却难得睡了个好觉。
王桓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里没有杀伐,没有恩仇,像是回到了小时候,无忧无虑地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跑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