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1/2)
贺兰
第77章贺兰
这几日朝中派来巡查御史前来视察寒谷关中的民情,东方子冥得知这巡查御史是与奸臣左丞相段志纯势不两立的右丞相贺鸿飞所派来的,其巡查御史的身份是贺丞相的大公子贺兰,贺兰是个十八九岁满腹经论意气风发的少年公子,也是去年东方帝国科举考试一举夺魁的少年状元郎。
东方子冥对这个巡查御史贺兰很是感兴趣,此人虽然有高高在上的右丞相亲爹做后台,但却不选择走后门,反而凭借着自己真正的实力一步步考取的状元郎入得朝堂。
这样的人一定是位对朝堂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才,东方子冥现在手中最紧缺的就是朝中的栋梁之才,而这个贺兰恰巧又被东方子冥所看重,有一身傲骨志气的年轻人,不畏强权势力所低头,这不正是一个走进腐朽败落的国家所需要重新吸收的新鲜血液吗?
军师萧渊也认同东方子冥的想法,觉得右丞相贺鸿飞的儿子贺兰自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若是得以重用,此等人才将来必是国之栋梁。再者若是东方子冥真得以拉拢贺兰,那么右丞相贺鸿飞这个朝中重臣也便能为之所用,虽然右丞相被左丞相段某和段贵妃一直打压,其朝中政权现在不及左丞相,但贺鸿飞的势力也不容小觑,这么多年若不是朝中有右丞相贺鸿飞制衡着那左丞相段志纯,恐怕朝野早就翻了天,所以得此贺兰,非常有助于东方子冥以此为突破口,在朝中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巡查御史贺兰来到寒谷关的当天,东方子冥命自己的大师兄元丰和凌云二人陪同在寒谷关中参观游离,又从侧面了解了一番此人的性格作为。
是夜,东方子冥命人设下了小型的宴席,宴席上所来的官员都是东方子冥手底下的亲信,此时美酒佳肴歌舞升平,盛情款待巡查御史贺兰大人。
席间东方子冥坐于主位,看着这气宇轩昂一表人才的贺兰很是喜欢,双手举杯笑语寒暄着相敬道:“来,本将军敬巡查御史一杯,为远道而来的贺兰大人接风洗尘。”
一袭锦袍官服的贺兰终是见到这位神秘的皇三子东方子冥,见其向自己敬酒,也连忙起身举起酒盏恭敬道:“多谢大将军的盛情款待,贺兰回敬将军。”贺兰仰头饮下杯中酒水,擡眸看着主位上端坐的身披金甲头戴鬼头面具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俯首道:“大将军的威名可谓是威震朝野,仅凭诸葛神军一己之力便能突破阻碍,抵抗住金军数十万大军的侵略,驱赶外敌保家卫国,下官由衷佩服大将军的胆识与魄力!”贺兰深知现在朝中政权被奸臣左右,东方子冥能在朝廷无增援救济的状态下打得胜仗,其中的不易和艰辛自是不在话下,放眼朝中谁主人谁人能有此魄力与胆量?想必若没有一定的意志和破釜沉舟的决心是绝对做不到的。
东方子冥见贺兰对自己十分恭敬,笑意深邃,心道:看来这贺兰也有意与自己交好。
东方子冥有心试探,也便执起酒盏迈步笑意盈盈的向贺兰所在走了过去,边走边打量着这长相瘦瘦高高皮肤白皙俊朗神明的少年郎君,竟觉这贺兰的长相身形与自己竟有几分相似,东方子冥对这贺兰的好感又加深了几分,开口也赞许道:“便数我东方帝国,谁人又不知皇城神童贺兰子!御史大人两岁识字,三岁出口成章,四岁读书万卷禅悟佛经,五岁入圣山少林寺拜主持为师代发修行,十五岁修行圆满下山励志要有一番作为,十七岁考取功名一举夺魁成为我朝立国之后最年轻的一位状元郎,如此有才情有志向的热血男儿实属我朝急需的栋梁之才。”
贺兰没想到东方子冥竟然对自己的事如此了如指掌,看来这三皇子也对自己十分的重视,二人对望之下竟觉志趣相投,都对彼此生出了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贺兰俯身拱手道:“大将军夸赞了,贺兰今日在参观了寒谷关后,对大将军针对地方的治理之法更是心生敬佩,原本冰天雪地资源匮乏贫瘠的北方,百姓们连饮食保暖都成问题,但在大将军的一番治理之下,不但在寒谷关开疆扩土巩固边防,更发明了适合北方的温室栽种技术,让百姓们不禁能在北方安居乐业,还家家富足起来,将军的发展民生巩固边防双管齐下的治理之法,太让贺兰为之敬佩。”
在这腐败的朝廷中,贺兰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最痛恶的就是与鱼肉百姓、破坏朝纲的奸臣同流合污,所以贺兰要想在朝廷有所作为,就必须寻得一位明主,而放眼朝中两位皇子,那个段贵妃所生的自小养尊处优的二皇子东方修,根本就是个好色昏庸的酒囊饭袋,哪里能成为一代明君。更何况这二皇子还是那混乱超纲的段贵妃所生,从根上就已经被教育得歪了。
贺兰望着眼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对东方子冥满眼的期待之情,眼色沉重道:“大将军的身份实乃尊贵无比的嫡皇子,是我东方帝国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此次段丞相党羽轮番左右皇上说大将军在寒谷关中集聚党羽顿兵造粮意图可疑,正所谓三人成虎,皇上早已动了疑心,想让人彻查大将军。所以贺兰此次才主动请旨前来寒谷关附近巡查,实则也是想保护大将军,贺兰认为只有三皇子才是振兴我朝的希望,今日一见更加坚定了臣要辅佐三皇子的这份信念。”语罢,贺兰俯首跪倒在东方子冥的面前,行了君臣大礼,如此礼节代表了贺兰对东方子冥的臣服与认可。
东方子冥看到眼前的贺兰对自己所表衷心,唇角微弯间点了点头,能得此良臣对她而言乃是如虎添翼,向那高高在上的皇权进了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