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将军之风云再起gl > 后宫

后宫(1/2)

目录

后宫

第196章

自从诗诗入宫之后,东方子冥便将后宫事务都交给诗诗郡主打理。这后宫中人自是听说这诗诗郡主原本就是个奴婢出身,只因自小侍奉在陛下身边,受到荣宠,所以才会备受陛下青睐,所以这后宫中人虽都表面敷衍,但这心中均不服气被一个奴婢压制。

诗诗用了些时日了解了这后宫人事,虽然表面上看东方子冥的后宫像是风平浪静,但却也是各自为势,明争暗斗。

古往今来东方帝国的皇帝后宫其实也算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新帝继位后,那些未生育过的先帝嫔妃,新帝若是看上眼的,是可以直接纳入到自己的后宫中,子承父业的接着宠幸繁衍后代。

但自东方子冥登基为帝后,为了清除那些隐藏在皇宫中的各方暗流涌动的势力,她便狠绝的下令将先皇宠幸过的所有未生育的妃嫔宫女们都赐予为先帝陪葬,一时间皇宫中哀嚎遍野惨绝人寰,对这号称地狱冥王的新帝手段都充满了恐惧。

东方子冥冷下心肠,不为所动,她知道做君王者不可心存妇人之仁,若要铲除奸佞,震慑天下,便要有杀伐果决的雷霆手段,所以她必须要大刀阔斧的将这东方帝国的朝堂与后宫毒瘤清理个干干净净。

但虽如此,东方子冥还是心存仁慈的留下了三位未出阁的小公主,一位是十四岁的公主东方凤、和另外两位一母所生的双生公主十二岁的东方星和东方月,其三人的生母都是身份卑贱的嫔妃,早就在当年产下小公主不久后,便被段贵妃暗中施以手段谋害致死。

东方子冥记得段贵妃曾经说过,为了避免再有皇嗣与二皇子争夺帝位,段贵妃在先皇后离世后,便悄无声息的给先帝下了绝育的药物,所以这三位后出生的小公主其实都应该并非是先皇的血脉,也就不是自己的亲皇妹。

但碍于皇室颜面,东方子冥并未对这三位来历不明的小公主清理门户,想着待到这三个公主成年后便找个机会嫁离皇宫,眼不见为净便是了。

而且表面上东方子冥还能名正言顺的以照拂三位公主为理由,封赏先帝的宠妃珊美人为太嫔,留下一命让其养育教导这三位主公。

想这天狐珊儿本就是东方子冥自己的人,如今自己做了皇帝,让手下的这条小狐貍在宫中逍遥一下,到也无妨,反正自己这偌大的后宫空着也是空着,也正好能帮自己看管一下这三个公主。

诗诗在接掌了后宫的主事权后,见如今的三宫六院已然被东方子冥清理得几乎空空无主,但却仍然还有不小的开支。

诗诗知道东方子冥在登基之后,崇尚节俭,一心要以富国强民为根本,那么她便也想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她打理好后宫,那么要管理这偌大的宫廷,就必须先搞清楚皇宫中现有的财产分配情况,将其登记入账后,再行分配利用,这样应该也能为陛下节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此一想,诗诗便打定了主意,她首先要将这皇宫中的三宫六院的财产先统计出来,然后再按现有的主子重新分配利用,还有这些宫女宦官们的各宫调遣分配上也要重新调整一下,方才合理。

可是诗诗知道自己初来乍到,难免会有人不服,更不会听从自己的调遣。就像早前在御花园中遇到的那位罪臣之女的段氏郡主,她能感觉到这个段郡主对自己阴阳怪气的很是敌对。

不禁是这个段郡主,这两日诗诗有心想要招集皇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前来问话,却总是屡屡受阻,总是有很多无故请假告病者推脱不来,诗诗表面上虽风轻云淡的未起波澜,但心里面却也在盘算着观察着周遭动向,她怀疑这其中定当有人在暗处鼓动人心做手脚。

若兰见主子受气,心里也气得不行,忍不住为主子抱打不平道:“郡主,这些个狗眼看人低的狗奴才,是不把郡主你看在眼里。奴婢听说这后宫事务早前先帝在时都是交由段贵妃管理的,而那段贵妃又让自己的侄女段氏郡主帮着料理后宫琐事。虽然现今那段家大势已去,但这些宫里面遗留下来的老人还是听命于那段氏郡主的话,如今又传那段郡主所生的孩子是咱们陛下的,母凭子贵,更是有很多人都把这段郡主当成是后宫的主子,想必定是那段氏郡主在后面兴风作浪,真是好生的气人。”

想当年诗诗也是在这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皇宫中走出来的人,当然知道想要生存在这明争暗斗的皇宫中是要有手段的。诗诗听若兰所言,柳眉微凝,她当然知道那段郡主所生的孩子并不是东方子冥的,所以也并未将这段氏郡主与东方子冥的关系联想到一起。不过,看来自己要想在这皇宫中立威,势必要使些非常手段震慑一番这些不把她放在眼中的人。如此一想,诗诗眼珠微转,有了心计,遂命若兰暗中给太嫔天狐珊儿送去一封密信。

待得天狐珊儿收到诗诗的信后,微微一笑,对若兰小声点头道:“替我回诗诗姐姐,就说珊儿如约而行。”

“是。”若兰俯首应下,趁夜色隐入暗处。

这日,诗诗又以宫中主事者的身份传招各宫主子和宫女太监们前来郡主府议事,但等了半响只等来了零零散散的宫女太监们。

诗诗站在主位,听着宣话回来的太监禀告道:“启禀诗诗郡主,宣乐殿的段郡主说要照拂思君小公子所以出不来,宣乐殿只派了一个宫女前来参加。”

此时另一个太监,也匆匆回来,禀告道:“启禀诗诗郡主,凤阳阁的太嫔娘娘说她要照顾三位公主殿下的饮食起居,所以告假来不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