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他们为什么偏偏拍武则天的马屁?(2/2)
自古以来,泰山封禅从来没有女人参与,而她却再次推翻了前朝旧例,请燕太妃参加封禅大典。(当时是李治在位,但是武则天和燕太妃是表姐妹,私以为女子参与封禅是武则天在背后运作。)
两人以女性的身份参与了国家最高级别的祭祀大典,燕太妃还亲自主持祭祀,这种事简直前无古人。】
【当然,她的种种举措也掀起了轩然大波,诸多思想保守派频频发声,但她铁血手腕,不服者皆杀之。
终于,那些保守派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不得不向她俯首称臣,为这位史无前例的女皇帝鞍前马后。
男人们不服气,要把女子打回原形,她就用屠刀杀到他们服气!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里挑战男权,将女子的社会地位擡高至此,这是她个人的一项功业。】
啊!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里挑战男权,这个厉害了。
但她在男权时代里成为女帝,做到这一点显然更加艰难。
不过,她是女皇帝,任用女子为官、擡高女性地位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来可以为自己储备人才、挑选左膀右臂,二来女性地位提高了,反对她这个女皇帝的声音就少了。
盘点到现在,大家估摸着武则天的功绩应该总结的差不多了。
可结果,盘点依然没有结束: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有一项极为特殊的功绩:
在古代,世界各国也多是男尊女卑,而当时的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在世界各国看来,这意味着中原王朝的迅速衰落,才会让一个女子为帝。
于是,武则天登基后,武周王朝就被这些国家所觊觎,因此,武则天也迎来了一次巨大的考验。
当时,吐蕃、西突厥、后突厥以及室韦四个王朝组建联军,兵分四路围攻武周,后世推测其综合兵力接近两百万人。这场战争涉及到了亚洲大陆上的15个国家,战争范围包含了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范围之大,参与国家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
正因如此,很多人称这场战争为“第一次亚洲大战”。
这场战争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诸国都认为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将是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灭国之战,即使武周不灭国,也需要割地赔款,付出惨重代价。】
四打一?接近两百万兵力?
看到这一段,历朝历代的人们都不高兴了,纷纷怒骂道:
“四打一算什么本事?”
“还专挑女子当家的时候打,这不是欺负人吗?”
“趁人之危?呸!呕吐gif.”
“结果呢?是胜是败?”
“不好说,联军有将近二百万人呢!”
唐高宗位面。
李治神情紧张,眼睛直直的盯着屏幕,心中却气恼不已,这些人真是不讲武德,自己还在的时候根本不敢蹦跶,看到女子登基就跳出来掀起战争。
欺负女子算什么本事?
而身为当事人的皇后武则天却一派淡然,虽然她如今还未登基为帝,可在她看来,自己只会胜不会败。
如果她战败了,又有何资格登上十大帝王榜单?
在万众瞩目之下,视频继续解说:
【公元693-694年初,武周王朝与吐蕃、西突厥、后突厥、室韦四个国家展开较量。一时间,亚洲大陆上的十五个国家同时开始交战。
在举世瞩目中,武则天沉着镇定地部署这场战争,经过一年多的交战,武周王朝大获全胜,威名远播,国际声望也空前提高。
在波斯大帝亚伯拉罕的带领下,200多个国家首领齐聚神都洛阳,建立起了象征世界中心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万国天枢的建立标志着华夏的国际地位达到顶峰。】
可看了这段视频,又有人表示不服:
赵光义:“各国元首集资建立?胡说八道!《大唐新语》中说武则天搜刮天下的铜铁和钱,于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这分明是她爱慕虚荣,做出的面子工程!”
嗯?
这下历代的人们都极为震惊,为了虚名而搜刮天下的铜铁,这属实有些过分了!
可因为有李隆基被打脸的前车之鉴,这一次大家也没有贸然发言,反而静静等待,想看看柳洹怎么说。
李世民@柳洹:“这次你怎么说?天枢到底是怎么建立的?”
李渊:“对对对,我们想听听你怎么解释这个事儿?”
柳洹冷冷一笑,搜刮天下铜铁建立天枢?
等的就是你!
柳洹:“首先,《大唐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请注意,它是小说而不是史书,其中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存疑。
另外,《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明确记载,各国首领请求铸铜铁为天枢,立于端门之外。而《大唐新语》中说武周天枢立于定鼎门。
孰真孰假简直一目了然。”
《大唐新语》竟然只是一部笔记小说?
啊?这……
李世民@赵光义:“天枢的地点都写错了?拿小说当历史?你这么厉害你大哥知道吗?”
李渊:“我也被唬了一跳。幸好听了柳洹的解释,不然真要误会我的好孙媳。”
李治:“放着史书不看,竟然根据一部毫无权威性的小说来污蔑阿武,你怎么看的书?”
宋太·祖位面。
赵匡胤也觉得脸上无光,从前行军打仗之时老二就喜爱读书,谁知道他读成了这样?
赵匡胤:“他这么厉害我属实是不知道。我现在就是好奇,他都把书读到哪里去了!”
赵光义:……
他觉得自己委屈极了,我就是看了个八卦,想确认一下真实性,我错了还不成吗?
把小说当历史?
施耐庵,罗贯中等小说家放下手中的笔,再看看写到一半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若有所思。
看到赵光义仓皇败退,又有人主动出击:
李隆基:“即使是各国元首集资建立,那也说明不了什么。也许只是为了拍武则天的马屁、自娱自乐!”
刘彻:“啊?花费如此之多的铜铁自娱自乐?想想都不可能吧?”
杨坚:“我也觉得不太对劲儿。”
然后,在万众期待之中,柳洹再次辩驳道:
“20世纪初出土的《阿罗憾墓志铭》中记载“故波斯国大酋长……君讳阿罗憾,族望波斯国人也。……为功之大矣,又为则天大圣皇后召诸蕃王,建造天枢。”(注5)
其中明确指出,是波斯国的首领阿罗憾召集个藩王、酋长为武则天建造天枢。
在伊朗钵罗婆文中,“阿罗憾”是传说中的救世英雄瓦赫兰,所以,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本人的号召力不容小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此说来,武周天枢的参与、建造者是各国酋长,是筹资百万亿的外邦胡商,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如此巨大的铜铁投入,消耗的物资如此之多,只要是正常人都可能是为了用来拍马屁和自娱自乐!
另外,假设是拍马屁,各国酋长怎么不拍李隆基的马屁?反而偏偏去拍武则天的?
怎么,是李隆基不想吗?是李隆基怜惜各国酋长,不忍他们耗费资金吗?”
李隆基:“……”
李隆基@柳洹:“你这后辈,盘点就盘点,怎的还讽刺人?”
嬴政@李隆基:“我注意你很久了,你一直在反对武则天的功绩,怎么,你的功业比她还大?那我可要好好瞧瞧,您到底位列第几位!我看看gif.”
刘彻@李隆基:“这样大的工程和物资消耗竟然被说成拍马屁、自娱自乐?难不成是各国酋长在自娱自乐?我看你和他们之间,一定有人脑袋里装满了杂草。”
杨坚@李隆基:“他们为什么不拍你的马屁,反而去拍你祖母的?怎么,是你不想吗?真的吗?我不信gif.”
李旦@李隆基:“你有点儿分寸,别太过分了!那个,我也想问问你,按照你这个逻辑,为什么你没有立天枢?是你不想吗?”
唐肃宗位面。
看着亲爹被怼,李亨觉得真是解气极了,自己的烂摊子都没打理好,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还好意思去说别人?
不行,我得在诸天万界的人们面前揭露你的真面目!
李亨:“切,怎么可能?我父皇才不爱惜民力,他曾派人快马加鞭往返于岭南和长安一带,只为了让自己的宠妃吃到新鲜的荔枝。”
杜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的是玄宗皇帝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李豫@李隆基:“而且皇祖父你还开创了“开元盛世”呢,也没有酋长主动为你建造天枢记功柱,哪怕是为了马屁和自娱自乐!”
无形吐槽最为致命!
李隆基:……
唐玄宗位面。
李隆基一把掀翻身前的案桌,只觉得以往喜爱至极的梨园之声尤为刺耳,他当即厉喝道:“滚!都给我滚!”
乐者和伶人们脸色惨白,仓皇告退,杨贵妃也停住了舞动的身姿,惊疑不定地站在原地。
李隆基如同暴怒的狮子,怒气冲冲的在大殿里来回踱步,口中咬牙切齿:
“李亨,李豫?”
“敢在诸天万界面前揭露我!”
“真是我的好儿子、好孙子!”
然后他又看向神情惊惶的杨贵妃,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恶狠狠地走上前将她打倒在地:“让你吃荔枝!现在我被人嘲讽,你满意了没?”(剧情设定,反对家暴!)
……
看到李隆基销声匿迹,大家就知道柳洹拿出的史书资料让他从心了。
见大家也不在反驳,柳洹也继续盘点道:
【李峤在《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记载:“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何如万国会,颂德九门前。”(注6)这里的“西崦”指的是西方的西突厥和吐蕃,而“北燕”则指北方的后突厥与室韦。
显而易见,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是通过对外战争和国家实力打出来的,并非虚假的面子工程,它的建立确实是为了铭纪武周王朝在亚洲大战中所取得的旷世之功。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简称“天枢”,寓意“天下中枢”,这不仅是武周盛世的标志、更象征着世界的中心。天枢由200余位国家君臣筹集百万亿资金,建于当时的神都洛阳,位居世界三大纪功柱之首。
天枢的柱身刻有文武百官和各国首领的姓名,武则天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高大的纪念碑之一。
武周天枢是武周王朝屹立于世界之巅,统领万国、威压万邦的见证!而它的建立也标志着当时的华夏国际地位达到顶峰!
历来中原王朝繁荣鼎盛之时,也仅是东南亚霸主。而此时,世界二百余国心悦诚服,俯首敬拜,标志着武则天晋升为世界霸主!她华夏历代皇帝中唯一一位被当时的世界各国公认的霸主!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巨大的屏幕中,一苍颜华发的女子屹立在皇城之上,世界各国元首集资建立、总高147尺(45.87米)的天枢无异于通天巨柱,二百位各国国君像众星拱卫北极星一般对武则天俯首称臣。
皇城之上,天枢之前,
山呼万岁,四海咸服!
武周王朝统领诸国、一代女帝至高无上。
……
巨大的武周天枢、渺小单薄的女子,以及200多位国君俯首称臣,这一幕真是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仅凭世界霸主这一称号便足以入选榜单,古往今来,能让这些金发碧眼、黑肤卷发的海外各国心悦诚服的能有几人?
说实话,在得知这第六名是一个女帝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也心存轻视,甚至还有些挑刺的打算。
可如今,看到这壮阔的一幕,看到这样的历史功绩,他们也表示心服口服:
赵匡胤:“原来,我从来没有正确的认识过武则天,从没想过知道女子竟然能创造出此等壮举!”
朱元璋:“以前看史书,我只以为她的武周天枢是爱慕虚荣的面子工程,谁能想到竟有如此大的历史意义。”
朱棣:“我在位时大明也称雄宇内,可来大明朝贡的国家最多时也只是超过六十个,但竟然有二百余国向武则天表示臣服,我服了。”
李治:“我的阿武果然是最厉害的!不然我也不会让她参与政事。”
刘娥:“由此可见,女子称帝亦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赵匡胤、@赵光义、@赵恒,你们怎么看?”
赵祯@刘娥:“大娘娘三思。武周国力鼎盛、人才辈出,而女帝亦是天赋过人。而大宋与辽、西夏、吐蕃、大理并立,若是女子称帝,只怕……”
赵匡胤、赵光义、赵恒:……
你可闭嘴吧!
我们怎么看?我们用眼睛看!
大宋和大唐的情况能一样吗?你能和武则天能比吗?
你清醒一点!
老老实实的做你的摄政太后就行,不许胡闹!
世界霸主!
统领万国、威压万邦!
大秦。
始皇帝豁然掀起眼皮,目光凌厉的盯着屏幕。
那一行行字样仿佛一个个新大陆,不禁映入他的眼帘,更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
世界霸主?
是啊,以前人们认知有限,以为天下也只有中原和四夷,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人们大多只想着统一中原便可。
可如今才知天下之大,地域无边,而华夏也只是其中之一。
他创立“皇帝”称号,至高至大曰皇,至圣至明曰帝,皇帝意为至高无上。
而日才知晓这皇帝称号之上还有世界霸主,皇帝也并非是皇路的尽头!
皇帝是华夏的最高名号,而世界霸主却能统领万国、列国臣服!
华夏数百帝与皇,普通皇帝算不上特殊,能让蛮夷列国俯首称臣的帝王才是真正的至高无上。
他径直走到大殿外,深深地凝望着远方的天际和一望无垠的地域,微微一笑。
世界霸主是么?
武则天能做到,我嬴政,也能做到!
汉高祖位面。
吕雉也满脸颓然,武则天登基时,大唐已经经历三代君王,国力尚在鼎盛时期,可依然被其他国家轻视。
而大汉初立,北方匈奴正虎视眈眈,若是自己登基称帝,只怕……
看着她好似放弃了称帝的念头,刘邦这才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不是他小气,而是大汉的具体情况与大唐不同,远的不说,仅仅就北方匈奴就困扰了几代大汉皇帝。
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当这些聚集在一起,才有可能成就一位女帝。
永乐位面。
朱棣豁然起身,目光如狼一般扫视着茫茫大地。
原来,天枢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原来,除了大明和漠北、安南以外,还有海外二百余国,如今他又有了新的动力。
女帝入选,功绩羞煞男儿!
武则天可以做到,我朱棣未必比她差!
作者有话说:
万字奉上,希望友友们喜欢。
刚看有几个友友说这章的内容看过了为什么还要买?因为之前审v的时候闹了乌龙,直接更了一万字,结果当天没审v成功,所以当时就删了7000字,不然入v的字数码不够。
抱歉抱歉。
武则天的功绩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我也搜集了很多资料,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榜单,排名仅代表个人。
注1:引用《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春,二月,西突厥阿史那车薄帅十姓反。
注2:引用《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公元六九二年)党项部落万馀人内附,分置十州。”
注3:《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公元六九九年)七月丙辰,吐谷浑部落一千四百帐内附。”
注4:《旧唐书·郭元振传》:“大足元年……乃拓州境一千五百里,自是寇虏不复更至城下。“
注5:引用《阿罗憾墓志铭》:“故波斯国大酋长……君讳阿罗憾,族望波斯国人也。……为功之大矣,又为则天大圣皇后召诸蕃王,建造天枢。”
注6:引用李峤《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大唐新语·卷十八》:“长寿三年,则天征天下铜五十万余斤,铁三百三十余万,钱二万七千贯,于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径一丈二尺,题曰“大周万国述德天枢”。
《新唐书·列传·卷一》:“武三思率蕃夷诸酋及耆老请作天枢,纪太后功德,以黜唐兴周,制可。”《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诸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四夷酋长请铸铜铁为天枢,立于端门之外,铭纪功德,黜唐颂周;以姚璹为督作使。诸胡聚钱百万亿,大食(阿拉伯帝国)请献师(狮)子。”
《唐六典·卷四》:“凡四蕃之国,经朝贡已后,自相诛绝及有罪见灭者,盖三百余国。今所在者,有七十余蕃。
意思是说自唐立国至今,累计有300多个国家向大唐朝贡过,到开元后期还存的有70多个。(那么多国家为什么不来进贡了,这是一个疑点,关于唐玄宗推倒柱子后好多国家断交的推测也因此而来。)